陪伴孩子成长好处

如题所述

1.对孩子的成长而言,陪伴+教育才算是合格的。

陪伴是基础。

转换一下问题:吃饭对人生活的重要性。人要想生活,必须要吃饭。但是,光吃还是不够的,如果要想保持健康,吃什么、吃多少、怎么吃这些因素都很重要。但如果你不知该怎么来吃或者没有条件吃得健康,那么你至少要去吃。

对这个问题也如是。陪伴犹如上题中的吃饭,是一个基本需求。陪伴输送的是爱及安全感。即使对成年人而言,每一个人也不是绝对独立而勇敢的,仍会害怕长久的独处,在失意的时候需要亲近人的关怀,只不过有时候我们会刻意隐藏自己的情感,假装我们与小时候不同。婴儿自在母体伊始,就已经开始渴求爱。刚生下来的婴儿,需要每天大量的拥抱时间,需要安全感的来源,如奶嘴、环绕感的环境,他们不会去伪装和自己勇敢,会以大哭抗议。

但是随着孩子的日益长大,仅仅有陪伴是不够的。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其实是一个从陪伴到分离的逐渐的过程。父母拥有孩子,到陪伴他/她成长,其实始终带有一个使命:即让他/她成长为一个独立、乐观、勇敢的个体。很多父母都深有体会,在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对应着不同的教育内容。孩子不会自己成长,更易于接受一些对自己而言简单的、有吸引力然而很可能是不好的习惯。这并非偶尔的一次说教、示范,或者一段时间的监督改善就能够保证孩子不再“出问题”。习惯的建立必须保以时间的积累,且需要长期的延续性。

教育永远不是一劳永逸的。同时光有教育也是不够的,比方你不陪伴,却只是看到孩子的问题然后来指点甚至指责,只会体现出自己的失职及缺乏耐性。教育需要的是正确的方法、大量的耐心、坚持、陪伴以及爱。

如果对教育没有什么心得,至少应该做到陪伴。我们所说的陪伴,大体上指代的是有效的陪伴,是一种爱的陪伴。它不一定越多越好,但一定要足够。父母的陪伴本身是潜移默化的影响,能够带来不需要言语的感受,因此陪伴本身也是一种教育,它与教育是相融合的。

我在小的时候,爸爸就生重病,后来去世了。从在异地医院照顾爸爸,到后来为了生计辛苦赚钱,我的童年及学生时代,我妈不能算是一直陪伴左右。但是我回想从前时,对妈妈的感觉就是总陪在身边,和温暖、安全的感觉。这跟我妈一有机会就会在我身边,以及她的温柔、体贴、耐心是分不开的。我有个表弟,小学时候我们有一段时间一起由姥姥照顾,我是一年之后我妈妈就过来亲自照顾我了,而表弟却由我的姥姥照顾了很多年才回去老家,我觉得其实舅舅舅妈未必没有条件亲自照顾表弟,后来表弟的辍学、打架直到工作后仍不独立都让我感到了陪伴和教育的缺失。我妈妈在陪伴我的过程中,基本是“无为而治”的,也许是她本身性格的柔弱,也许是因为对我失去父亲的补偿心理,我的成长期其实是被溺爱的。这对孩子而言是被期望的,但也导致了我长大后很长时间仍拥有的依赖人格及不成熟的心智。但我仍很珍惜和母亲在一起的那些温暖时光。

陪伴至少能让一个人了解爱。

2.这个命题的出现,其实也反映了中国孩子成长的一种现状:“有效陪伴”的缺失

从前总觉得留守儿童是个案,在农村比较普遍。然而到了自己也为人母的这个年龄,发现身边竟有这么多留守儿童的案例。

有段时间帮一个护士补习英文,和她也会聊天,她说自己和老公工作太忙,双方父母又在老家,孩子从几个月大就一直由老人看管,现在都快六岁了。

她说起过年时孩子会来跟她住一段时间,她却盼着孩子走,因为孩子整天整天地看电视,她管不了她。

陪伴如果没有,教育自然也等于是零。

再说说那些有一定时间和能力来照顾孩子的父母。这对孩子而言自然是比较幸福的一种状态,但仍有痛点,譬如“有效陪伴”的问题常常被提上桌面。去孩子的幼儿园参加家长会,老师们给唱了一首歌,里面有关于“爸爸妈妈请你放下手机”的歌词,相信这种类似的话不止一次出现在爸爸妈妈耳中眼前了,但还是几乎每次都能引发不少触动。

现代社会不只有诱惑,还存在着巨大的压力。这使得陪伴和物质给予形成鲜明的对立面。若是选择陪伴,便不能够给予孩子较好的物质基础;若是想拥有好一点的收入,往往需要你的拼尽全力,又不得不牺牲掉陪伴。现代社会需要的是超人般的成年人,在工作、家庭、自我等之间找寻平衡。

陪伴不仅仅意味着你在。你可能忙于带孩子去各种辅导班、兴趣班,对话中充斥着你要他或她学会的东西,却忘了你们可以一起在游戏中欢笑,或停下来听一听他想要告诉你的事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04
父母的陪伴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子从小就生活在父母的身边,所以对父母很依赖,有父母在身边,他们有安全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一些生活习惯 ,生活常识都是从父母这学的,所以父母是孩子的天。有父母在孩子身边富,孩子才会最开心,最有安全感。
第2个回答  2020-12-04
让孩子有安全感,有温暖,在爱的环境中成长心理更健康,帮助孩子解决一些生活和学习上的问题,孩子成长得更快。让孩子更懂得感恩。其实是互相成长的过程。在陪伴的过程中了解孩子的性格和心理以及学习状况更好地帮助他。
第3个回答  2020-12-04
最重要的是,你从小的陪伴和照顾,孩子会自然而然的对你形成了紧密的依赖关系,那么后面的教育沟通都是水到渠成的。
否则他根本不会听你,你们的关系会很淡,甚至会对立,特别是到了孩子青春期。
第4个回答  2020-12-04
①长期被忽略了陪伴的孩子,那些撒娇,倾诉和分享的情绪,都只能憋在自己心里,长期以往,变得越来越早熟,孤僻!
②没有爸妈的陪伴和鼓励,孩子只会越来越害怕展示自己,变得胆小敏感,缺少勇气!
③作为父母的深知,童年时代是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尤其是孩子的事务管理和时间管理。若没有父母的良好指导和帮助,孩子的懒惰和娇惯等习惯一旦养成,往后纠正起来就会难上加难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