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年轻人不愿意生小孩?

如题所述

年轻人不想生孩子的原因有很多,下面大家来聊一聊。

  1.觉得没有这个必要。

  在过去大家都看重的就是血脉的传承。很多人都觉得的自己的血脉,必须要传承下去,不能断绝,不能让人耻笑。但是到了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可能觉得没有必要的,看中的东西可能是自己的人生,对于传承也没有太多的想法。

  还有现在的社会也开放了很多,就算不想要孩子,别人也不会说太多,因为大家都有自己的选择。
2.感觉生活比较艰难。

  其实正在经历生活的人都明白没有一个人的世界是一帆风顺的。很多人在年轻的时候就开药要努力学习和工作,一直到老。有的人不管在做吗努力,可能也不会活的很好,大家都很匆忙的出门,然后要晚归,还要承受各种痛苦,应付各种的琐事。

  这些一切的一切都让生活变的比较困难,自然也不会想去生孩子。
3.经济状况并不是很好。

  大家都知道抚养一个孩子,其实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比如当怀孕了,就需要做产检,就算生产成功,也是一大笔钱,如果生产失败,出了问题,那就是更大的一大笔钱了。

  然后是抚养孩子的各种费用,比如奶粉、衣服、玩具、兴趣班、择校费等等。等到孩子长大之后还要买车买房,为自己孩子的终身大事发愁,这些费用加起来会让年轻人透不来气。

  还有一切年轻人可能工资还比较低,吃饭生活都成问题,更别说照顾孩子了。因此生孩子的念头也就消失了。

  
4.现在离婚率比较高,婚姻也没以前那么稳固了。

  现在很多夫妻,就算不离婚,可能也不会幸福。在这样的环境下,如果连基础都不够扎实的话,那就更不会有了。

  这个时候他们会觉得,如果有了孩子,两个人再也不能在一起了,等到了分开的时候,如果有了孩子之后可伶的就是孩子。所以很多人结婚之后都不会着急生孩子。所以一般都是等大家准备妥当,才会考虑生孩子的事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4-29
2023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新浪财经之夜于2023年4月11日在海口举行,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出席并作主题演讲。陈文玲表示,按照贝克尔经济学家的行为经济学说,子女也是消费品,子女是长周期的消费品,是可以给你带来长久回报的耐用消费品。所以,年轻人不生小孩是不对的,你没有长周期的耐用消费品,他的价值是超过你购买其他消费品的价值。(4月11日 极目新闻)
  相关发言内容登上微博热搜,引发广大网友的质疑:“不把人当人,孩子是我的消费品,我又是谁的消费品呢?”“有娃的没娃的都沉默了”。笔者认为,鼓励生育的方式有很多种,但物化子女不可取。
  据国家统计局育娲人口研究团队数据,2022年我国人口开始负增长,总和生育率跌破1.1、全球倒数,放开并鼓励生育刻不容缓。中国总和生育率从1970年代之前的6左右,降至1990年的2左右,再降至2010年后的1.5左右,2021年仅1.15,2022年或不到1.1,仅为世代更替水平(2.1)的一半,全球倒数。全面二孩政策不及预期、三孩政策效果未显现,未能扭转中国出生人口下降趋势,生育堆积效应已消退。
  生育率降低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最主要的是当下很多年轻人自己的生活已经不堪重负。房价过高、薪资低、物价飞涨……这些都让广大年轻人一天比一天焦虑。且不考虑养育孩子是否有回报,生育孩子一定要付出长周期的投入。由“育娲人口研究”发布的《中国生育成本报告2022版》出炉。根据《报告》显示,全国各地区平均养育0~17岁孩子成本为48.5万;0岁至大学本科毕业的养育成本平均为62.7万元。有网友调侃道:“生存艰难的季节狮子都知道停止繁衍。”
  面对如此情况,中国未来的生育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鼓励生育的方式和政策。然而,到底该如何鼓励,绝不是把子女宣传为长周期的“消费品”。每个孩童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应在成长中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也在一起成长,双方应当是互相成就的关系。有关部门应想办法降低房价、物价、医疗费用,降低孩子的生育、教育、养育成本,将生育成本全面纳入社保,发放生育补贴等,让生孩子、养孩子的负担能小一些,减少年轻人们的压力和负担,这或许是提高生育率的最优解。
  不管如何,在生育问题上,生老病死的数据都不能够被用来当作道德绑架年轻人的武器。所谓的专家并没有真正了解年轻人对婚育的态度,了解他们的焦虑,真正切实地解决他们的问题,而是抱着傲慢的态度,说一句“不生小孩是不对的”,甚至开始替年轻人计算付出与回报成本,试图将生育变成一件投资,将子女物化成消费品。这种行为只会更大程度的引起年轻人的不满,对提高生育率起反作用。
  我们期待专家们能挽回属于他们的公信力,未来能够提出更多真正行之有效的鼓励生育政策,建立男女平等、生育友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完善男性陪产假制度,鼓励男性共同参与育儿,以及加强女性生育价值的社会补偿,增强女性生育福利待遇,保障女性公平就业权益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人民生活的幸福感,提高生育率。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