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糖作为叶面肥,有什么好的配方?

如题所述

在田间地头,常常能看到农民朋友给不同农作物叶面喷施红糖水,说是能起到助长增产的作用。那么这样做是否有效果?有没有科学理论为依据?

食用红糖的主要成分

常见的红糖一般都是由甘蔗榨汁以后浓缩制成的带蜜糖。甘蔗中不仅含大量的水分、蔗糖、果糖、多糖、葡萄糖以及多种氨基酸,还含有丰富诸如如磷、钾、镁、铁、锌、铜、锰、硒等很多种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营养成分。而未经高度提纯精炼的红糖(俗称粗糖),正是因为保留了甘蔗中大部分的营养成分,所以能够显著增强作物叶片的光合作用、补充各种中微量元素,对作物生长极其有利。

红糖作为叶面肥主要是富含的氨基酸对农作物有助长作用

氨基酸作为作物生长发育不可或缺的养分,同时也是一种非常好的植物营养调节剂和养分络合剂。氨基酸(尤其是甘氨酸)能够大幅增加作物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从而显著提升作物光合作用形成有机物养分的能力,可以为作物生长提供更多的营养物质;它能提高作物体内的氧化物和多种酶的活性,还能增强作物的呼吸作用、促进作物的新陈代谢功能、提高二氧化碳的渗透度,对促进作物的种子发芽、根系发育、养分吸收等各方面都具有极好的促进和激活功能。

正因为氨基酸强大的络合能力,不仅能够调节作物对各类养分的吸收率和吸收量,而且能够平衡作物体内各类养分的比例平衡,同时氨基酸还能和一些难水溶、作物难吸收的养分元素通过螯合反应,既能减少这些养分的流失,又能提高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利用率。另外,氨基酸还能促进干物质养分的积累以及从根叶部向植株其他部位运输。所以民间会出现许多关于食用红糖和农药、调节剂等配合喷施的小配方,给作物补充营养、防治病虫害、缓解药害,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

民间常用配方

1.防治黄瓜、甜瓜、西瓜等作物上的霜霉病,可在霜霉病发生前,每亩用红糖(100克)+磷酸二氢钾(50克),兑水30公斤,均匀喷施全株叶片,能较好地预防霜霉病的发生。

2.防治番茄、辣椒等作物病毒病,可在作物开花结果前使用,每亩用红糖(100~150克)+尿素(50~80克),兑水30公斤对全株叶片均匀喷雾,可预防病毒病的发生。

3.在油菜、棉花、花生等作物开花坐果期使用,每亩每次用红糖(100克)+硼酸(20~30克),兑水30公斤,彻底融化后,对全株均匀喷雾,可提高坐果率,防止落花落果现象的发生。


4.在小麦、玉米、花生、大豆等作物发生药害后,每亩用红糖(150克)+0.01%芸苔素内酯可溶粉剂(15克),兑水30公斤,对全株均匀喷雾,每7天喷一次,连喷2~3次,可使发生药害的植株快速恢复生长。

5.在小麦、水稻等作物灌浆期,用红糖(150克)+磷酸二氢钾(80克),兑水30公斤对全田均匀喷雾,每7天喷一次,连喷2~3次,防止植株早衰,籽粒饱满,千粒重增加,显著提高产量,一般增产10%~15%。

6.作物发生药害冻害后,可喷施红糖+芸苔素内酯溶液,能快速解除药害,使植株恢复生长。

总之,民间使用红糖和其他制剂混合的配方还有很多,都取得了满意的喷施效果,大家利用的正是食用红糖增效和强吸收的作用。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治疗作物病害,还是想要获得高产,仍在平时的施肥和防治上下功夫,单纯依靠所谓的“配方”来增产增收是不贴合实际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