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繁母猪冲上4379万!国家连续13次猪肉收储!2023年养猪大势已定

如题所述

2022终于走到尾声,这一年以来行业风雨兼程,生猪行情起起落落,但生猪产能和政策调控的大方向已逐渐稳定下来,为将来高质量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猪好多网特别整理年度大事件与大趋势,从“猪价走向、产能大势、政策概述、猪企动向”四大层面为您带来一整年的回顾与解析,与您一起看懂2022、看见2023。
猪价走向
猪价呈现先降后涨再跌的大趋势,整体上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4月猪价从16元/公斤区间下降至12元/公斤左右,第二阶段是4-10月猪价从12元/公斤上涨至28元/公斤左右,第三阶段是10-12月猪价从28元/公斤回落至17元/公斤左右。
第一阶段,大多数养殖场户处于亏损当中:1月平均每头猪亏损50元、2月平均亏损约190元/头、3月亏损约330元/头、4月亏损约240元/头。
第二阶段,养殖场户逐步扭亏为盈:5月亏损降低至90元/头左右,6月开始盈利50元/头、7月盈利约800元/头、8月盈利约700元/头、9月盈利约1000元/头、10月盈利约1300元/头。
第三阶段,养殖户面临猪价骤降同时成本攀升的局面:11月生猪利润迅速从1000元/头下降至700元/头左右,12月则再次经历“扭盈为亏”的局面,利润暴跌以至部分养殖户开始亏损。
整体来看,2022年稳定盈利的是7、8、9、10、11五个月:1-5月以亏损为主、6月有部分养殖场能盈利,而12月则迅速“两极分化”,二次育肥养殖户亏损加剧,而具备成本优势的养殖场能继续维持盈利。
明显可见,猪价波动起伏巨大,并且往往以出人意料的情况大起大落,让所有人都措手不及,而养殖场户的情绪与操作又会加剧这种情况,形成恶性循环。
所以说猪价“不可预测性”越发凸显,一般是大多数人都预测不准,而当大多数人都预测准的时候最终猪价又会变化,使得预测不准。
因此以“预测行情”为导向的经营策略已不可取,唯有以“提质增效降本”为导向才可持续发展。
生猪产能大势
从已公布的数据来看,2022年1-10月能繁母猪为4177-4379万头,11、12月受猪价影响能繁母猪不会有太大变化,因此整体上可见今年能繁母猪波动较小,最高月份与最低月份相差不过两百多万头。
分阶段来看,能繁母猪首先从1月的4290万头下降至4月的4177万头,这一趋势与猪价变化相契合,但总共减少了不过113万头,可见现如今能繁母猪缩减速度确实趋于平缓,其中原因主要是国家的生猪产能调控机制以及规模化发展导致。
后续随着猪价回暖,能繁母猪从4177万头一路上涨至10月的4379万头,总计上涨202万头。
明显可见母猪产能的恢复速度要快于缩减速度,这意味后续生猪产能“易增难减”,如果有人产能被迫淘汰,其他人就会迅速补齐,整体上导致猪价也“易跌难涨”。
整体来看,2022年能繁母猪少于2021年的4207-4564万头,预示着明年猪价会整体上好于今年,并且随着行业规模化、规范化发展,国家调控机制不断加强,最终会导致产能与行情趋于稳定。
猪业政策概述
2021年9月,农业农村部印发《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暂行)》,确定全国能繁母猪存栏保持在4100万头左右的调控目标。
到2022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第十次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电视电话会议重点任务分工方案;其中提出,督促产能过度下降的省份及时增养能繁母猪,确保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稳定在4100万头以上。
2022年上半年国家共连续13批次累计挂牌收储52万吨中央猪肉储备,提振了市场信心;下半年随着猪价大涨,则分别于9月、11月投放猪肉储备。
可见国家生猪产能调控机制不断发挥作用,始终在稳定生猪产能,防止供应与行情大起大落。
2022年6月,农业农村部又印发《生猪产能调控工作考核方案》,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并先后5次召开生猪企业代表座谈会、部门协调会、视频调度会,做好生猪稳产保供工作。
国家不断强化调控机制,及时引导行业正向发展,调控效果显著,生猪供应能力稳固,逐步实现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2022年10月30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以下简称《畜牧法》)由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自2023年3月1日起施行。
新修订的《畜牧法》旨在规范畜牧业生产经营行为,保障畜禽产品供给和质量安全,保护和合理利用畜禽遗传资源,培育和推广畜禽优良品种,振兴畜禽种业,维护畜牧业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防范公共卫生风险,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猪企动向
随着市场化竞争加剧,中国生猪产业的规模化发展不断提速。
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生猪养殖规模化率首次达到60%,2022年已进一步提高,据猪好多网统计2022年仅头部十大猪企便能出栏生猪1.4亿头,约占全国生猪出栏总量的25%,高达1/4!
分开来看,牧原今年出栏目标已上调至6100-6200万头,1-11月牧原已累计出栏生猪5517.4万头,12月还有583-683万头生猪要出,可能会创下牧原的单月出栏新高!并且牧原明确表示公司已建成产能7000万头,以牧原的增长速度来看,2023年大概率会冲击7000万产能大关。
温氏也已完全从非瘟中走出,1-11月已累计销售生猪1603.54万头,已超过去年的1321.74万头出栏量,最终大概率会达到1800万头,明年超越2000万头出栏量,成为全国第二个产能超两千万的猪企。
更重要的是,温氏生产成绩不断提升,最新造肉成本已经控制在8.05元/斤,处于行业较好水平。
正邦却难以抵挡猪周期下的剧烈亏损,不仅先后多次售卖子公司,也曾传出过“猪吃猪”的新闻,资金压力犹如大山一般压在正邦身上,终于在10月26日晚间发布《关于公司预重整债权申报通知的公告》,公告显示,南昌中院决定自2022年10月24日起对江西正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启动预重整程序,预重整期间为三个月。
从生猪产能上看,2022年1-11月,正邦科技累计销售生猪795.94万头,同比下降43.64%;累计销售收入82.87亿元,同比下降70.84%。
并且9月、10月、11月生猪销量分别为67.95、64.30、29.58万头,产能明显逐渐缩小,据此判断其2022年整体销量在800万头左右。
进入司法重整的正邦仍在努力,期盼“江西猪王”早日回到正轨。
总结
2022一路风雨兼程,养猪人经历了最刺骨的寒冬,也迎来了最热烈的旺季!我们都说“阳光总在风雨后”,却未曾想“阳光后又是暴风雨”,年末猪价暴跌的最大因素是情绪,无论是看涨情绪还是看跌情绪,都深刻影响着行情走向。
但如果将10-12月的猪价行情拉平来看,可见猪价依旧有较好的盈利空间,因此相信随着生产节奏回到正轨,2023生猪产业依旧可以期盼。
我们会发现,最痛苦的永远是昨天、最煎熬的永远是今天、最有希望的永远在明天,从生猪产业的发展趋势来看,2022年加速朝着规模化、规范化、微利化发展,这意味着生猪产能和行情大起大落的时代正在过去,未来最美好的不是在于行情好,而是在于行情逐渐稳定,推动养猪逐渐摈弃浮躁、回归初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7-09
根据您提供的信息,2022年我国能繁母猪数量达到4379万头,这是 一个相对较高的数字。同时,国家已经连续13次收储猪肉,这表明国家对生猪产业的发展非常重视,也反映了国内市场对猪肉的需求仍然很大。
在2023年,以下是一些可能影响养猪业的大势:
1. 生猪产能调整:由于去年能繁母猪数量较高,今年生猪产能可能会有所调整。但是,由于国家的生猪产能调控机制以及规模化发展,预计生猪产能不会出现大幅波动,整体上将保持相对稳定。
2. 市场需求变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猪肉品质和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养猪业需要更加注重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以满足市场需求。
3. 养殖模式转变:近年来,规模化养殖已成为养猪业的发展趋势。预计未来,规模化养殖的比重将进一步增加,同时政府也将加大对规模化养殖的支持力度。
4. 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养猪业也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例如,智能化养殖、生物技术在养猪业中的应用等,都将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总之,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养猪业将继续保持稳定发展,但需要面对各种挑战。因此,养猪业需要不断进行优化和创新,以满足市场需求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