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政治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是什么?

如题所述

这个涉及到政治学的内容,精英政治是个政治理念(与暴民政治相对),具体你可以参照下面文章,总结起来不难:

影响:

精英政治关注社会的权力结构及其特性。早期的精英政治更多地体现为一种社会理论,它把社会中的人分为精英与大众两种类型,并提供了“精英—大众”的两分法。

以大众政治者的角度而言,常认为精英政治者是蔑视大众的。甚至认为精英政治是一种蔑视、嘲笑,甚至是仇视普通大众,认为大众是一个无知、盲动而又自命不凡的群体的主张,而认为“奴隶”、“野蛮人”、“乌合之众”、“群畜”等名词是精英政治下的产物(这很可能是一种对精英政治的误会与偏见)。事实上,理想的精英政治其实具有一种高道德的自持,关于知识的追求更是无止境的。真、善、美的全面成长应当是身为精英的使命。然而,精英政治却常成为既得利益者作为剥削、奴役中、下层阶级的借口,以致于使精英政治这个观念后来却成为“剥削者”、“敌视大众者”的代名词,但这样的认知都是具有阶级偏见的。

以人类历史而言,高度文明通常为上层精英所开启。因为上层精英通常不需担忧生存问题,而有余力去发展文化活动以致于高度的文化活动----文明。但这样的成果当然是精英阶层与大众阶层合作的结果。若无大众阶层提供生产服务,精英阶层根本没有余力来发展文明。由此可知,精英阶层与大众阶层的存在,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上都是不可缺少的。但这样的明确二分法却是没有意义的。毕竟,一个人是否为精英(或大众阶层),这种界定并没有明确的指标,因为真理的追求是无止境的。既为无止境,就没有绝对的精英。但大众阶层却是可以明确界定的。若一个人没有“永恒性的体认(灵性、良知的体认)”、没有“成长的自觉”、不知行合一的去求知、求真,那这样的人就很有可能成为“无知者”。然而,缺乏上述体认的人在人类历史中却占多数(相对于精英、知识份子而言)。是以,这多数人就可称为“大众”。大众(mass)一词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开始被强调,这个字被强调是由于相对于资产阶级(常是一群“非”追求真、善、美,而为追求利益的少数垄断资源的人)的多数人的自觉。他们自觉与“主流文化”(他们认为这是以精英阶层的意志所建构的)、“剥削者”、“有钱人”不同,而提出的一种自我文化的强调。

精英政治者几乎普遍对民主政治抱有悲观政治情绪。在他们眼里,民主制是骗人的把戏,根本不会成功。由于刻意去迎合大多数人的利益,民主政治常常发展成为所谓的“暴民政治”,只有政治精英才是民主政治的堡垒,佑护民主免于暴民政治。

精英政治的兴起从另一个角度暴露了西方民主制度的某些缺陷,精英政治倾向于将民主视为程序的作法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民主与自由政治的结合,为当代西方宪政民主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在现代政治学理论体系中,精英政治理论的影响已经超出其理论本身,在政治科学领域里有着重要地位。

实质:

精英政治的兴起反映了西方思想界对大众民主兴起的保守态度,人们试图以精英政治来对抗大众民主的潮流。受到来自多元政治、社会政治等思潮的批判和挑战,精英政治在当代日趋衰落。晚近崛起的新精英政治则更多关注利益集团,试图在精英决策、精英统治的合法性等问题上有所突破。

人们而常常使用“权力精英”、“社会精英”、“寡头”、“统治阶级”等概念来称呼精英。帕雷托在区分“精英统治”和“民众”两个概念的基础上从“高度”和“素质”两个方面来定义精英;韦伯、熊彼特等人倾向于将精英视为民主政治的获胜者;拉斯维尔则试图以“高度”的概念作为定量地分析精英的标准。但时至今日,即使是精英政治者内部,精英的含义亦并不一致。

早期的精英政治有一种贵族倾向,把身份、地位、财产作为衡量精英的标准。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精英政治逐渐接受并融合了民主的某些要素,发展成为精英民主。精英政治民主否认古典民主理论中“人民主权”、“公意”、“共同福利”等价值取向,更倾向于将民主视为一种方法或是一种程序,对民主采取工具政治的态度。这种程序民主的概念直接影响到达尔、亨廷顿等人的民主理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12-30
优点:工具理性主导政治日程,不媚俗,不唯上。
缺点:容易自身形成庞大的利益集团,绑架国家机器
关键在于司法的独立和公正。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1-01
自身形成庞大的利益集团,绑架国家机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