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中的倒装句有哪一些分别是什么倒装

如题所述

文中的倒装句如下:

1、“甚矣,汝之不惠!”

释义:“你简直太愚蠢了!”

主谓倒置,为了强调谓语“甚矣”,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 

2、“且焉置土石?”

释义:“再说,往哪儿放置挖下来的土和石头?”

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将“焉”放到动词“置”之前。宾语前置时,用来表示强调。

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

释义:于是愚公率领众多儿孙之中可以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

定语后置,将定语“荷担”放到“子孙”后面,是为了突出和强调定语。

4、告之于帝。

释义:向天帝报告了。

状语后置,将状语“于帝”放到谓语“告”后面,意义上对谓语起修饰限制作用。

5、“何苦而不平?”

释义:“还怕挖不平吗?”

疑问句中宾语前置,将“何”放到“苦”之前,起强调宾语的作用。

扩展资料:

《愚公移山》是一篇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的寓言故事。其主题思想即恒道。它借愚公形象的塑造,通过“智叟”与“愚公”的对话,展现出了“智叟”之愚与“愚公”之智,告诉人们做事要持之以恒,才有可能成功。

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雄伟气魄,表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信心和顽强毅力,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坚持不懈的道理,对人们有很大的启发。

它具有人定胜天的思想,在天人关系上,重人轻天的倾向十分鲜明。愚公在批驳智叟时,关于山与人的关系的分析,实际上蕴含着进步的哲学思想,讲的是在一定条件下事物之间的关系可以发生转化的道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1-19
我的小店买东西吃到一半才想起来还是觉得这么多次表示感谢……但不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6
《愚公移山》中的倒装句
1、甚矣,汝之不惠。
即“汝之不惠,甚矣”的倒装,“甚矣”前置,表示强调。
2、且焉置土石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焉”充当“置”的宾语,前置。
3、何苦而不平
疑问代词“何”充当“苦”的宾语,前置。
4、“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定语后置的句子,应为“遂率荷担之子孙三夫”。“荷担”本来是“子孙”的定语,为了突出中心词“子孙”,而把它的定语“荷担”移到后面,并用语助词“者”字煞尾,把它与其它的词语隔开,这是古代汉语中常见的一种句式。
以上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