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时王克功死后葬在什么地方

延安时王克功死后葬在什么地方

黄克功案件1937年10月全面抗战之际,曾立下赫赫战功的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团级干部黄克功,在逼迫延安公学女学生刘茜结婚不成的情况下,将其枪杀。案情细节:延安陕北公学不到20岁的女生刘茜一夜未归。校方接到报告后,立即派人四处寻找,在延河岸边的一块大石头旁边找到了她的尸体。她身中两枪,已经死亡。延安保卫处接到报案后,发了通报,很快就由下面反映上来两条重大线索。一条是刘茜同宿舍的同学反映,出事前那天晚上,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第六大队大队长黄克功前去找她谈话,约她到延河岸边散步谈心。因为刘茜原来就在黄克功任队长的抗大第四大队学习,两人关系过从甚密,后来成了恋人,关系也公开化,因此黄克功约她外出谈心也并不是第一次。另一线索,就是黄克功的警卫员举报自己的首长形迹可疑。他发现首长(黄克功)天刚亮就爬上抗大六大队所在地凤凰山上的一垛高墙向城外河边眺望,给他擦枪的时候,发现他的手枪有刚发射未久的痕迹,给他洗衣服的时候,发现衣服上有新鲜血迹。警卫员感到事情重大,于是向保卫部作了汇报。领导同志立即找黄克功谈话。这时的黄克功已经恢复了理智,承认刘茜是自己所杀,并毫无保留地从头到尾坦白了自己的杀人罪行并提出接受依法判处。案发后,抗大校长罗瑞卿、政治部副主任胡耀邦通过搜集证据,初步将黄克功确定为重大嫌疑人。此时,黄克功已经率领部下奔赴抗战前线,部队已经行至黄河边。是让有重大犯罪嫌疑的黄克功上前线杀敌?还是将其绳之以法?最终,抗大决定带回黄克功,将案件查个水落石出。负责审理黄克功案件的法官雷经天,面对红军的功臣、曾经有救命之恩的战友,选择了公开审理的形式:参加审判法庭旁听的有来自部队、机关、学校的代表2500多人。5名审判员既有法官又有群众,既有黄克功的战友,也有刘茜的同学。案件在延安引起很大的影响,许多人为黄克功说情,因为1935年有一个现成的案例:国民党将领张灵甫枪杀了妻子,仅判十年刑期,1937年抗战爆发后,蒋介石让张灵甫戴罪立功上前线杀敌。作为公诉人的胡耀邦,在公审会上申明了法律的尊严,并且提出将黄克功判处死刑的诉讼请求。但在最后合议案件时,审判员之一、黄克功的战友李兴国坚决反对判处死刑,并拿出瑞金时期的红军条例,认为据此可以减轻立下战功的黄克功的刑罚。黄克功也提出“拿一挺机枪死在冲锋的路上”的请求。作为审判长,雷经天不但让李兴国充分表达意见,而且坚持从法律角度与之辩论,“今天我们不依法枪毙黄克功,就是枪毙了共产党的未来”。他认为在法律面前,立下战功的将军与柔弱的女学生之间是平等的。同时,雷经天也充分尊重黄克功的权利,帮助黄克功捎信给军委主席毛泽东请求赦免。“战时军人有请求赦免的权利,我要充分尊重他的权利。”雷经天说。不过毛泽东没有赦免黄克功,坚持依法判决。最终黄克功被宣判死刑并立即执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7-13
抱歉,我暂未了解到延安时王克功的相关信息,我可以提供一些其他相关信息。
王克功,陕西省韩城籍烈士。陕西省韩城市龙门镇阳山庄村人,中国共产党党员,生前部队是青海省玉树县新生砖厂,牺牲地点为青海省清水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