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弘时怎么死的

如题所述

雍正五年丁未八月初六日申时抑郁而终,年二十四岁。

爱新觉罗·弘时,清朝雍正皇帝第三子,乾隆皇帝的异母哥哥,康熙四十三年甲申二月十三日子时生。母齐妃李氏,据记载他年少放纵,行事不谨慎而在雍正五年(1727年)被削除宗籍,雍正五年丁未八月初六日抑郁而终,只有二十四岁,雍正十三年(1735年)10月,清高宗乾隆皇帝继位之后,追复弘时的宗籍。

雍正对弘时的处罚也是很严厉,直接将他过继给政敌允禩做儿子,轰出了紫禁城,并且在雍正四年将允禩撤去黄带,从玉牒除名,二月,对弘时做了同样处理。

弘时的政治生命百分百已经完结,此时的弘时一定是郁闷至极,得抑郁症都算轻的了。终于弘时在被除名后一年半于雍正五年丁未八月初六日申时死亡,故而最大的可能是,弘时被严厉打击后因过度抑郁而死的。

扩展资料

对于弘历来说,之所以能被雍正选为皇位继承人,和自己的聪明才智存在直接的关系。根据史料记载,弘历自幼聪明,五岁就学,过目成诵。公元1721年,当时在位的康熙皇帝见到了自己的孙子弘历,当时弘历十岁,祖父康熙帝见而惊爱,令养育宫中,亲授书课。

由此,康熙皇帝的疼爱,或者说弘历自己从小就聪慧过人,是其被确立为储君的重要原因。和弘历相对应的是,《清皇室四谱》关于弘时的记载中指出,弘时年少的时候就比较恣意妄为,也即行为上不够谨慎,不守规矩。

最后,因为这一原因,爱新觉罗·弘时在雍正五年(1727年)被削除宗籍。雍正五年丁未八月初六日申时卒,年二十四岁。

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雍正皇帝把皇位传给四子乾隆,而不是三子弘时,很可能和乾隆的出身存在一定的关系。乾隆皇帝的生母是满洲镶黄旗人,父亲是四品典仪官、加封一等承恩公的凌柱。

其曾祖父是大清王朝的清初开国五大臣之一、后金第一将巴图鲁额亦都。与此相对应的是,弘时的生母齐妃李氏(1676年-1737年),只是知府李文烨之女。也即生母的出身和地位较高,成为弘历最终能继承皇位的因素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弘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25

雍正五年丁未八月初六日申时抑郁而终,年二十四岁。

爱新觉罗·弘时,满族,1704年3月18日出生,清朝雍正帝第三子,乾隆帝的异母哥哥。康熙四十三年甲申二月十三日子时生。

母齐妃李氏。雍正四年二月十八日,命为允禩之子。据载他年少放纵,行事不谨慎而在雍正五年(1727年)被削除宗籍。雍正五年丁未八月初六日申时卒,年二十四岁。雍正十三年(1735年)10月,清高宗(乾隆帝)即位之后,追复弘时的宗籍。

弘时嫡福晋姓董鄂氏,是尚书席尔达的女儿。有两个妾,一是钟氏,是钟达的女儿,一是田氏,有一子永珅,3岁夭。《清史稿·卷二百二十 列传七》:弘时雍正五年以放纵不谨,削宗籍,无封。

扩展资料

弘时因哥哥早夭,幼时也曾深受雍正宠爱,被溺爱养成了简单直率,任性的脾气。只是弘历出生后,其聪明灵秀夺了弘时的风头。

不过雍正对弘时还是饱含父爱期望的,既使弘时都已成年生子,还留他居于紫禁城,并特请大儒严加调教。不过弘时曾亲睹了康熙朝两废太子,九子夺嫡的残酷,他的眼睛只盯着雍正的立储意向,而未去体会父爱。

雍正为了避免重蹈前朝覆辙,决定设置秘密立储制度。弘时也打起了自己的小九九,觉得无论是年龄、母亲位分,还是立长不以贤的古训,自己都是储君不二人选。

可是弘时眼看着只有13岁的弘历,竟然连着两次替雍正祭拜康熙,没有他的份。弘历就是雍正心中的储君之选已经显而易见了。弘时储君梦碎,令他气急生怨,对雍正及弘历渐生嫌隙之心。

弘时被削去宗籍其实深究原因,这和清王朝最开始秘密建储,是有直接关系的,在康熙晚期,九子夺嫡的激烈是封建王朝时期前所未有的,在雍正登基之后,爱新觉罗.弘时他是长子,虽然不是嫡出,但是母亲李氏作为雍正的侧福晋,地位是远高于其他的嫔妃的子女的。

所以按理说,弘时应该被雍正作为皇位第一的顺位继承人来培养,但是事实上正是因为皇权的继承问题时,直接导致了他会远比其他皇子更容易和雍正皇帝造成冲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弘时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6
弘时,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生。世宗第三子。雍正五年(1727)以所谓放纵不谨等为借口,削宗籍,赐死。无封。弘时(康熙四十三年二月至雍正五年八月初六) 雍正三年逐出宫廷,令为允禩之子,四年二月黜宗室,交与允裪养赡。高宗继位,追复宗籍,子1人,四岁卒,无嗣。

以下是原文:
巧言令色自误自败 欲火烧的越陷越深
雍正五年丁未八月初六日
这大概是雍正最后一次和弘时谈话,所以,他显然也很有些冲动。他看也不看弘时地说:“朕其实半点也不‘圣明’。杀张廷璐时,你一句话都不说,朕只是觉得你这人心太‘忍’。
总觉着你毕竟是朕的亲儿子,得宽纵时且宽纵,能包容时就包容吧。朕当时曾想,也许让你掌上大权,你或者会安份一些。好比一条狗,喂饱了它,它还能再咬人吗?却不料你竟然这么狠心,先想到杀弟弟,进而又要杀父亲……你你你,简直是古今天下最贪婪暴虐的衣冠禽兽了!”
弘时自尽了,他在临死之前还留下了一封绝命书。可雍正皇上看也不看,就把它扔在火里烧了。

很明显!!是听了谗言 想先杀乾隆。后杀父王雍正!!!自己当王!!!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4-07-03
弘时,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生。世宗第三子。雍正五年(1727)以所谓放纵不谨等为借口,削宗籍,赐死。无封。弘时(康熙四十三年二月至雍正五年八月初六) 雍正三年逐出宫廷,令为允禩之子,四年二月黜宗室,交与允裪养赡。高宗继位,追复宗籍,子1人,四岁卒,无嗣。

以下是原文:
巧言令色自误自败 欲火烧的越陷越深
雍正五年丁未八月初六日
这大概是雍正最后一次和弘时谈话,所以,他显然也很有些冲动。他看也不看弘时地说:“朕其实半点也不‘圣明’。杀张廷璐时,你一句话都不说,朕只是觉得你这人心太‘忍’。
总觉着你毕竟是朕的亲儿子,得宽纵时且宽纵,能包容时就包容吧。朕当时曾想,也许让你掌上大权,你或者会安份一些。好比一条狗,喂饱了它,它还能再咬人吗?却不料你竟然这么狠心,先想到杀弟弟,进而又要杀父亲……你你你,简直是古今天下最贪婪暴虐的衣冠禽兽了!”
弘时自尽了,他在临死之前还留下了一封绝命书。可雍正皇上看也不看,就把它扔在火里烧了。

很明显!!是听了谗言 想先杀乾隆。后杀父王雍正!!!自己当王!!!
第4个回答  2014-07-02
应该是病逝,因为随着雍正彻底打垮八王势力后,将其转给八王做儿子可见已经断绝其即位的可能,再加上八爷党已被摧毁弘时已经没有靠山了,所以可以说毫无威胁。另外,雍正还将其交给十二爷看管,实在是没有杀的必要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