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三大殿是哪三大殿?

如题所述

故宫三大殿是: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

1、太和殿

太和殿是走进紫禁城的见到的第一座大殿,建筑宏伟不说,这里可是偌大的紫禁城里面最大的一座宫殿了,这里就是民间流传的“金銮宝殿”了。这座宫殿在古时候,明清两代的皇帝经常用这里来举行着重大的庆典活动,所以来到这里就会发现这里真的还是很奢华的。

大殿内外的建筑都用着数以万计的金色巨龙这样的纹路装饰着,象征着皇家的器宇不凡。太和殿的屋脊的地方,还用十个脊兽装饰着,十分盛大,也是现在的存在的古建筑中唯一一座这样的建筑。

2、中和殿

中和殿是太和殿之后便可以看见的宫殿,同样的气势恢宏,外观宏伟,这里是在太和殿举行着大典之前,皇帝会在这里休息片刻,闭目养神,然后接受着各个管事官员的朝拜。或者,也会在这里做着大典之前的检阅祝文和奏书这样的文字工作。

3、保和殿

保和殿,是三大殿的最后一座,这里在明朝的时候,是作为皇帝在举办大典之前沐浴更衣的地方,而在清朝的时候,这里是顺治和康熙的居住场所。此外,这里还是顺治皇帝举办大婚的场所,并且在乾隆五十四年后,这里也被作为皇帝举办殿试的场所。

扩展资料: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北京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

北京故宫于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建设,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建,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它是一座长方形城池,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四面围有高10米的城墙,城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

北京故宫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1961年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故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2-09
故宫的建筑依据其布局与功用分为“外朝”与“内廷”两大部分。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是皇帝举行朝会的地方,也称为“前朝”。是封建皇帝行使权力、举行盛典的地方。此外两翼东有文华殿、文渊阁、上驷院、南三所;西有武英殿、内务府等建筑。

太和门内,在3万多平方米开阔的庭院中,是外朝的中心: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三大殿(明朝称: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嘉靖时改名:皇极殿、中极殿、建极殿。现名为清朝时名称)。这3座大殿是故宫中的主要建筑,它们高矮造型不同,屋顶形式也不同,显得丰富多样而不呆板。

太和殿

(明朝称奉天殿、皇极殿),俗称“金銮殿”,太和殿高35.05米,东西63米,南北35米,面积约2380多平方米。面积是紫禁城诸殿中最大的一座,而且形制也是最高规格,最富丽堂皇的建筑。太和殿是五脊四坡大殿,从东到西有一条长脊,前后各有斜行垂脊两条,这样就构成五脊四坡的屋面,建筑术语上叫庑殿式。檐角有10个走兽,为中国古建筑之特例。大约从14世纪明代起,垂檐庑殿是封建王朝宫殿等级最高的形式。太和殿有直径达1米的大柱72根,其中6根围绕御座的是沥粉金漆的蟠龙柱。殿内有沥粉金漆木柱和精致的蟠龙藻井,殿中间是封建皇权的象征——金漆雕龙宝座,设在殿内高2米的台上,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御座前有造型美观的仙鹤、炉、鼎,背后是雕龙屏。太和殿是故宫中最大的木结构建筑,是故宫最壮观的建筑,也是中国最大的木构殿宇。整个大殿装饰得金碧辉煌,庄严绚丽。太和殿是皇帝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即皇帝即位、生日、婚礼、元旦等都在这里庆祝。每逢大典之日,从太和殿至天安门外,设有庞大的仪仗,太和殿前檐下设中和韶乐,太和门内设丹陛大乐,王公立于丹陛之上,一品至九品文武百官齐集于丹墀内陈设“品极山”

中和殿

(明朝称华盖殿、中极殿)于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建成。是故宫三大殿之一,位于太和殿后。中和殿高29米,平面呈方形,黄琉璃瓦四角攒尖顶,正中有鎏金宝顶。屋顶正中有一条正脊,前后各有2条垂脊,在各条垂脊下部再斜出一条岔脊,连同正脊、垂脊、岔脊共9条,建筑术语上叫歇山式。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举行大典前稍事休息和演习礼仪的地方。皇帝在去太和殿之前先在此稍作停留,接受内阁大臣和礼部官员行礼,然后进太和殿举行仪式。另外,皇帝祭祀天地和太庙之前,也要先在这里审阅一下写有祭文的“祝版”;在到中南海演耕前,也要在这里审视一下耕具。中和殿曾历经三次火灾,现存为明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重建。殿初名华盖殿,后改中极殿,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始称中和殿。每逢皇帝在太和殿举行典礼前,先在此休息,接受官员的跪拜礼。每年春季祭先农坛,也先在这里阅视祭文。祭祀地坛、太庙、社稷坛的祝版,也在此阅视。

保和殿

(明朝称谨身殿、建极殿)于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建成。也是故宫三大殿之一,在中和殿后。保和殿高27米,建筑面积580平方米。平面长方形,黄琉璃瓦四角攒尖顶。屋顶有4条垂脊的亭子形的方殿。四脊顶端聚成尖状,上安铜胎鎏金球形的宝顶,建筑术语上叫四角攒尖式。保和殿是每年除夕皇帝赐宴外藩王公的场所。保和殿也是科举考试举行殿试的地方。清乾隆时重修。原名谨身殿,明嘉靖时改名建极殿,清顺治时始称保和殿。每年除夕,皇帝在此宴请少数民族王公大臣。自乾隆后期,这里便成为举行“殿试”的场所。“殿试”是科举制度最高一级的考试,每三年举行一次,被录取者称“进士”,前三名为“状元”、“榜眼”、“探花”。

太和殿和中和殿、保和殿都建在汉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工字形基台上,太和在前,中和居中,保和在后。远望犹如神话中的琼宫仙阙。基台三层重迭,每层台上边缘都装饰有汉白玉雕刻的栏板、望柱和龙头,三台当中有三层石阶雕有蟠龙,衬托以海浪和流云的“御路”。在25000平方米的台面上有透雕栏板1415块,雕刻云龙翔凤的望柱1460个,龙头1138个。用这样多的汉白玉装饰的三台,造型重迭起伏,这是中国古代建筑上具有独特风格的装饰艺术。而这种装饰在结构功能上,又是台面的排水管道。在栏板地栿石下,刻有小洞口;在望柱下伸出的龙头也刻出小洞口。每到雨季,3台雨水逐层由各小洞口下泄,水由龙头流出,千龙喷水,蔚为壮观。这是科学而又艺术的设计。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4-11
故宫的建筑依据其布局与功用分为“外朝”与“内廷”两大部分。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是皇帝举行朝会的地方,也称为“前朝”。是封建皇帝行使权力、举行盛典的地方。此外两翼东有文华殿、文渊阁、上驷院、南三所;西有武英殿、内务府等建筑。

太和门内,在3万多平方米开阔的庭院中,是外朝的中心: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三大殿(明朝称: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嘉靖时改名:皇极殿、中极殿、建极殿。现名为清朝时名称)。这3座大殿是故宫中的主要建筑,它们高矮造型不同,屋顶形式也不同,显得丰富多样而不呆板。
第3个回答  2021-10-31
故宫三大殿是: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
1、太和殿
太和殿是走进紫禁城的见到的第一座大殿,建筑宏伟不说,这里可是偌大的紫禁城里面最大的一座宫殿了,这里就是民间流传的“金銮宝殿”了。这座宫殿在古时候,明清两代的皇帝经常用这里来举行着重大的庆典活动,所以来到这里就会发现这里真的还是很奢华的。
大殿内外的建筑都用着数以万计的金色巨龙这样的纹路装饰着,象征着皇家的器宇不凡。太和殿的屋脊的地方,还用十个脊兽装饰着,十分盛大,也是现在的存在的古建筑中唯一一座这样的建筑。
2、中和殿
中和殿是太和殿之后便可以看见的宫殿,同样的气势恢宏,外观宏伟,这里是在太和殿举行着大典之前,皇帝会在这里休息片刻,闭目养神,然后接受着各个管事官员的朝拜。或者,也会在这里做着大典之前的检阅祝文和奏书这样的文字工作。
3、保和殿
保和殿,是三大殿的最后一座,这里在明朝的时候,是作为皇帝在举办大典之前沐浴更衣的地方,而在清朝的时候,这里是顺治和康熙的居住场所。此外,这里还是顺治皇帝举办大婚的场所,并且在乾隆五十四年后,这里也被作为皇帝举办殿试的场所。
第4个回答  2011-01-07
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