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鸟类有哪些

如题所述

1、鹌鹑

鹌鹑又叫秃尾巴鹌鹑和红面鹌鹑,鹌鹑一般在我国东北和新疆这些地区繁殖,当冬天的时候,鹌鹑会迁徙去全国各地,安盛在国外主要分布在非洲,欧洲和亚洲,鹌鹑的头比较长,尾巴短,而且鹌鹑的翅膀是尖的,头顶的羽毛一般都是棕色的,中间会有一条比较浅色的花纹。

鹌鹑的背部一般都是棕褐色的羽毛,腹部是灰白色的,成年的安全一般提成大约在18厘米左右,体重是100克左右,鹌鹑一般生活在比较空旷的平原和有水流的岸边,鹌鹑一般是群居生活,它们喜欢吃一些谷类豆类,杂草之类的食物,鹌鹑有的时候也会吃一些幼虫。

一般鹌鹑的孵化温度大约是在37度左右。

2、红腹锦鸡

红腹锦鸡一般分布在甘肃和陕西,还有青海东南部,和四川东部,贵州,广西这些地方,雄鸟身体一般是金黄色的,下体是红色的,尾巴是黑褐色的,头上会有金黄色的羽冠。红腹锦鸡体重大约是600克左右,身体大约长90厘米左右。

红腹锦鸡一般是成对或者是单独的生活在矮树丛中,它们一般喜欢吃一些幼芽和竹笋,有的时候也会吃一些昆虫和蜘蛛。红腹锦鸡大约是在4月开始繁殖,每次产卵大约在20枚左右。

3、麻雀

是雀科雀属的鸟类,俗名霍雀、瓦雀、琉雀、家雀、老家贼、只只、嘉宾、照夜、麻谷、南麻雀、禾雀、宾雀,亦叫北国鸟(个别地方方言又称呼为:家雀、户巴拉)。雌雄同色,显著特征为黑色喉部、白色脸颊上具黑斑、栗色头部。喜群居,种群生命力极强。

是中国最常见、分布最广的鸟类,亚种分化极多,广布于中国全境,也广布于欧亚大陆。麻雀是国家二类保护动物世界共27种,其中5种分布在中国境内。其中树麻雀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麻雀,其他种类如山麻雀、家麻雀比树麻雀少见,生活环境也有所区别。

4、斑鸠

属于鸟纲、鸽形目(Columbiformes)、鸠鸽科(Columbidae)、斑鸠属(Streptopelia)的欧洲和北非鸟类,英名:Turtle Dove。 学名Streptopelia turtur。体长28公分(11寸)。体淡红褐色,头蓝灰色,尾尖白色。在地面觅食,吃大量小型种子和蚯蚓

斑鸠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 由于城市的发展,现在城市内少有斑鸠的出现 多出现在低海拔的非城市地区。斑鸠不属于国家保护动物行列我国常见的品种有:火斑鸠,珠颈斑鸠,山斑鸠,还有人工培育的白斑鸠。

5、鸽子

世界各地广泛饲养,鸽是鸽形目鸠鸽科数百种鸟类的统称。鸽属,学名Columba,是鸠鸽科的一属,俗称鸽子;包括各种小型中型和大型的鸽子,其中有我们今天常见的鸽子,即原鸽。

鸽子要看种类。 我们常说的野鸽、家鸽指岩鸽,它们不是保护动物。斑尾林鸽等是。(斑尾林鸽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29

1、喜鹊

喜鹊(学名:Pica pica)是鸟纲鸦科的一种鸟类。共有10个亚种。体长40~50厘米,雌雄羽色相似,头、颈、背至尾均为黑色,并自前往后分别呈现紫色、绿蓝色、绿色等光泽,双翅黑色而在翼肩有一大形白斑,尾远较翅长,呈楔形,嘴、腿、脚纯黑色,腹面以胸为界,前黑后白。留鸟。

2、麻雀

麻雀(Passer):是雀科麻雀属27种小型鸟类的统称。它们的大小、体色甚相近。一般上体呈棕、黑色的斑杂状,因而俗称麻雀。初级飞羽9枚,外侧飞羽的淡色羽缘(第一枚除外)在羽基和近端处,形稍扩大,互相骈缀,略成两道横斑状,在飞翔时尤见明显。嘴短粗而强壮,呈圆锥状,嘴峰稍曲。除树麻雀外,雌雄均异色。

3、燕子 

燕子(Swallow)学名家燕,是雀形目燕科74种鸟类的统称。形小,翅尖窄,凹尾短喙,足弱小,羽毛不算太多。羽衣单色,或有带金属光泽的蓝或绿色;

大多数种类两性都很相似。燕子消耗大量时间在空中捕捉害虫,是最灵活的雀形类之一,主要以蚊、蝇等昆虫为主食,是众所周知的益鸟。在树洞或缝中营巢,或在沙岸上钻穴,或在城乡把泥黏在楼道、房顶、屋檐等的墙上或突出部上为巢。每产3∼7卵。

4、乌鸦

乌鸦(学名:Corvus sp.):是雀形目鸦科鸦属中数种黑色鸟类的俗称。又叫老鸹,嘴大喜欢鸣叫。为雀形目中体形最大的鸟类,体长50厘米左右。全身或大部分羽毛为乌黑色,故名。羽毛大多黑色或黑白两色,长喙,有的具鲜明的白色颈圈,黑羽具紫蓝色金属光泽;翅远长于尾;嘴、腿及脚纯黑色。鼻孔距前额约为嘴长的1/3,鼻须硬直,达到嘴的中部。

5、黄鹂

黄鹂属(学名:Oriolus):是雀形目、黄鹂科的1属。共有31种。中型鸣禽。喙长而粗壮,约等于头长,先端稍下曲,上喙端有缺刻;鼻孔裸露,盖以薄膜;翅尖长;尾短圆,跗跖短而弱。体羽鲜丽,多为黄、红、黑等色的组合,雌鸟与幼鸟多具条纹。

扩展资料

生活习性

食性

鸟类的食性可分为食肉、食鱼、食虫和食植物等类型,还有很多居间类型和杂食类型。有些种类的食性因季节变化、食物多寡、栖息地特点以及其他条件而异。

迁徙

鸟类在不同季节更换栖息地区,或是从营巢地移至越冬地,或是从越冬地返回营巢地,这种季节性现象称为迁徙。鸟类因迁徙习性的不同,可分为留鸟、夏候鸟、冬候鸟、旅鸟、迷鸟等几个类型。鸟类的迁徙通常在春秋两季进行。秋季迁徙为离开营巢地区,速度缓慢;春季迁徙由于急于繁殖,速度较快。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21

最常见的鸟类有麻雀、喜鹊、乌鸦、翠鸟、斑鸠等。

    麻雀

麻雀(Passer):是雀科麻雀属27种小型鸟类的统称。它们的大小、体色甚相近。一般上体呈棕、黑色的斑杂状,因而俗称麻雀。初级飞羽9枚,外侧飞羽的淡色羽缘(第一枚除外)在羽基和近端处,形稍扩大,互相骈缀,略成两道横斑状,在飞翔时尤见明显。嘴短粗而强壮,呈圆锥状,嘴峰稍曲。除树麻雀外,雌雄均异色。

世界共27种,其中5种分布在中国境内。分布相当广泛。除极寒冷的南北极和高山荒漠,世界各地均有分布。

2.喜鹊

喜鹊(学名:Pica pica)是鸟纲鸦科的一种鸟类。共有10个亚种。体长40~50厘米,雌雄羽色相似,头、颈、背至尾均为黑色,并自前往后分别呈现紫色、绿蓝色、绿色等光泽,双翅黑色而在翼肩有一大形白斑,尾远较翅长,呈楔形,嘴、腿、脚纯黑色,腹面以胸为界,前黑后白。留鸟。

栖息地多样,常出没于人类活动地区,喜欢将巢筑在民宅旁的大树上。全年大多成对生活,杂食性,在旷野和田间觅食,繁殖期捕食昆虫、蛙类等小型动物,也盗食其他鸟类的卵和雏鸟,兼食瓜果、谷物、植物种子等。每窝产卵5~8枚。卵淡褐色,布褐色、灰褐色斑点。雌鸟孵卵,孵化期18天左右,1个月左右离巢。

除南美洲、大洋洲与南极洲外,几乎遍布世界各大陆。中国有4个亚种,见于除草原和荒漠地区外的全国各地。喜鹊在中国是吉祥的象征,自古有画鹊兆喜的风俗。 

3.乌鸦

乌鸦(学名:Corvus sp.):是雀形目鸦科鸦属中数种黑色鸟类的俗称。又叫老鸹,嘴大喜欢鸣叫。为雀形目中体形最大的鸟类,体长50厘米左右。全身或大部分羽毛为乌黑色,故名。羽毛大多黑色或黑白两色,长喙,有的具鲜明的白色颈圈,黑羽具紫蓝色金属光泽;翅远长于尾;嘴、腿及脚纯黑色。鼻孔距前额约为嘴长的1/3,鼻须硬直,达到嘴的中部。

主要栖息于低山、平原和山地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次生杂木林、人工林等各种森林类型中,尤以疏林和林缘地带较常见。大多为留鸟。集群性强,一群可达几万只。群居在树林中或田野间,为森林草原鸟类,多在树上营巢。主要在地上觅食,步态稳重。

除少数种类外,常结群营巢,并在秋冬季节混群游荡。行为复杂,表现有较强的智力和社会性活动。鸣声简单粗厉。一般性格凶悍,富于侵略习性,常掠食水禽、涉禽巢内的卵和雏鸟。杂食性,吃谷物、浆果、昆虫、腐肉及其他鸟类的蛋。很多种类喜食腐肉。分布几乎遍及全球。

4.翠鸟

翠鸟属(学名:Alcedo)的鸟类,属中型水鸟。自额至枕蓝黑色,密杂以翠蓝横斑,背部辉翠蓝色,腹部栗棕色;头顶有浅色横斑;嘴和脚均赤红色。从远处看很象啄木鸟。因背和面部的羽毛翠蓝发亮,因而通称翠鸟。

食物以鱼类为主,兼吃甲壳类和多种水生昆虫。共15种,48个亚种。中国有3种:斑头翠鸟、蓝耳翠鸟和普通翠鸟。最后一种常见,分布也广。

5.斑鸠

斑鸠是鸽形目斑鸠属鸟类的统称,属脊索动物门鸟纲鸽形目,体形较家鸽为小,因而通常被称为鸠(dove),以与鸽子(pigeon)相区别。

头小;颈细;嘴狭短而弱;翅形狭长,第二枚和第三枚初级飞羽最长;尾相当长,呈凸尾状;跗蹠短而强,趾长而狭,均适于行走奔驰。 体羽大都为灰或褐色,无金属光泽;雌雄相似。

扩展资料:

鸟的贡献

鸟对人类的贡献是众所周知的。鸟类还有一种特殊的作用,这就是它启发了人类的智慧,为人类探求理想的技术装置或交通工具,提供了原理和蓝图。可以说,在结构、功能、通讯等方面,鸟类是人类的老师,许多现代科学技术问题,科学家常常需要去请教鸟类。

鹰击长空,鸽翔千里,鸟类可以在空中自由飞行,这对人类是多么大的吸引和激励啊!传说,在2000多年前,中国的著名工匠鲁班,曾研究和制造过木鸟。据历史文献记载,1900多年前,中国就有人把鸟羽绑在一起,做成翅膀,能够滑翔百步以外。

400多年以前,意大利人达·芬奇根据对鸟类的观察和研究,设计了扑翼机,试图用脚蹬的动来扑动飞行。后来,经过许多科学家的试验,人们才弄清鸟类定翼滑翔的机理,认识到机翼必须像鸟翼那样前缘厚,后缘薄,构成曲面才能产生升力,再加上工业提供了轻质的金属材料和大功率发动机,终于在1903年发明了飞机,实现了几千年来人类渴望飞上天空的理想。

人类自从发明了飞机,飞上天空以后,就在不断地对飞机进行革新改造,不论是体积、载重、速度,都很快超过了鸟类。现代飞机已经比任何鸟类都飞得更快、更远、更高,尤其是20世纪中期后来出现的各种飞行器,可以到星际间航行,更是鸟类所望尘莫及的。

尽管这样,在某些飞行技术和飞行器的结构上,人造的飞机仍然不如鸟类那么完善而且精致,更不要说消耗能源方面了。例如,金鸻可以连续在海洋上空飞行4000多公里,而体重只减少60克,如果飞机能用这种效率飞行,那将会节省许多燃料。

鸟类的翅膀具有许多特殊功能和结构,使得它们不仅善于飞行,而且会表演许多“特技”,这些特技还是21世纪人类的技术难以达到的。小小的蜂鸟是鸟中的“直升机”,它既可以垂直起落,又可以退着飞。在吮吸花蜜时,它不像蜜蜂那样停落在花上,而是悬停于空中。这是多么巧妙的飞行啊。

鹰的眼睛是异常敏锐的。翱翔在两三千米高空的雄鹰,两眼扫视地面,它能够从许多相对运动着的景物中发现兔子、老鼠,并且敏捷地俯冲而下,一举捕获。鹰眼还具有对运动目标敏感、调节迅速等特点,它能准确无误地识别目标。现代电子光学技术的发展,使我们有可能研究一种类似鹰眼的系统,帮助飞行员识别地面目标,同时可以控制导弹。

候鸟的迁徙路程,短则几百公里,长则几千公里。但是,它们总能准确地到达世世代代选定的目的地。这说明候鸟有极好的导航本领。科学家们早已对这些现象展开了研究,认为鸟类所以有很好的导航本领,是因为它们都有各自的特殊感觉器官,能够感觉和分析自然界不同地域环境因素的变化,从而辨认方向,寻找迁徙路线。

有的靠辨认太阳的位置,利用太阳作定向标;有的靠辨认星星的方位,利用星象导航;有的靠感觉地球磁场的变化,利用地磁导航;还有的利用地球的重力场导航。弄清鸟类导航的原理之后,仿生学家在企鹅的启示下,人们设计了一种新型汽车——“企鹅牌极地越野汽车”。这种汽车用宽阔的底部贴在雪面上,用轮勺推动前进,这样不仅解决了极地运输问题,而且也可以在泥泞地带行驶。

鸟给人类了许多无价的启示:人们看到天空中的飞鸟,想到了一种能把我们带到天空中飞的机器:飞机;山雕飞落地刹那间的坚定和稳重,让人觉得自己也可以从天空中飞下,安全落地;飞翔中的蜻蜓,给人类创造直升飞机带来了灵感;

猫头鹰灵巧无声的飞行,改造了飞机的性能;天鹅在水面上撩飞的优雅,使水上飞机问世。研究金翅鸟能改善飞机功能、研究鸽子可预测地震等那些肯思考的人,通过观察天空中飞行的鸟类,获得了灵感,而创造出来的奇迹,让我们受益无穷。

参考资料:鸟(鸟纲动物)_百度百科 斑鸠(鸽形目斑鸠属鸟类的统称)_百度百科 翠鸟属_百度百科乌鸦(雀形目鸦科几种鸟类通称)_百度百科喜鹊(鸟纲动物)_百度百科麻雀(文鸟科麻雀属鸟类通称)_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01

1、麻雀

麻雀属都是小型鸟类,它们的大小、体色甚相近。一般上体呈棕、黑色的斑杂状,因而俗称麻雀。



2、长尾缝叶莺

体小(12厘米)的棕顶冠而腹白的莺。尾长而常上扬;额及前顶冠棕色,眼先及头侧近白,后顶冠及颈背偏;背、两翼及尾橄榄绿色,下体白而两胁灰。


3、 鹊鸲

体长40~50厘米,雌雄羽色相似,头、颈、背至尾均为黑色,并自前往后分别呈现紫色、绿蓝色、绿色等光泽,双翅黑色而在翼肩有一大形白斑,尾远较翅长。

4.白舌

体形像八哥但比它小,身体略大,羽毛呈灰黑色,有斑点,嘴尖色黑,它行动时头部向下,喜食蚯蚓。立春后呜叫不已,夏至后停止鸣中,十月过后就冬眠了。它居住在树林和洞穴中。

5.斑鸠

头小;颈细;嘴狭短而弱;翅形狭长,第二枚和第三枚初级飞羽最长;尾相当长,呈凸尾状;跗蹠短而强,趾长而狭,均适于行走奔驰。

扩展资料

鸟类(Aves):脊椎动物亚门的一纲。体均被羽,恒温,卵生,胚胎外有羊膜。前肢成翼,有时退化。多营飞翔生活。

心脏是2心房2心室。骨多空隙,内充气体。呼吸器官除肺外,有辅助呼吸的气囊。地球上的鸟类分为游禽、涉禽、攀禽、走禽、猛禽、鸣禽六大类。

参考资料鸟类_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0-12-16

午后,秋风习习,与父亲坐庭院里葡萄架下闲聊。正好院里葡萄藤上白头翁做了个窝,曾经有几年故乡不见了白头翁,话题也就聊到了故乡曾经有过如今已经消失的鸟。

父亲扳着手指,给我数起了他记忆中那些消失了得鸟类,大多数我连名字都没听过,更不用说见识过了。

早先有一种鸟,羽毛锦光闪闪,很漂亮,有两种颜色,通常叫白牡丹红牡丹,大概就是因为长得漂亮,才得其名吧。父亲不知其学名,只是说这红白牡丹,个头大概比白头翁大,比别咕咕(野鸽子)小,但它们的尾巴很长,有尺把长。父亲小时候,这鸟常见,最后大概在1960年代在故乡的视野中消失了。父亲再也没见过。父亲只是跟我感慨,“有点漂亮的”,这句吴方言,转换成普通话,其实就是非常漂亮的意思。父亲对红白牡丹的消失,语气中充满惋惜遗憾。

白鹗也是父亲小时候常见的鸟,在故乡属于大鸟。父亲说,故乡的白鹗,浑身雪白,跟天鹅似的,大小也差不多,比白鹭大不少,有故乡最大的戆鹅那么大。跟白鹭把窠做在稻田糟践稻秧不同,白鹗通常把窝做在榉树顶上。父亲说,白鹗窝大概是做得最高的了吧。父亲告诉我,白鹗的蛋也是鸟蛋里最大的,有鹅蛋那么大,青莹莹的。父亲口中的白鹗,与天鹅一样,属于那种比较高贵的鸟类——白鹗做窝的榉树是故乡材质较好的树种,鸟窝又高,蛋又大,都有些与众不同的气象,与梧桐引凤凰类似。白鹗也是在1960年代从故乡消失的。

麻鹗是另一种从故乡消失的鸟,消失的时间也是在1960年代。麻鹗大小与喜鹊乌鸦差不多,一般鸟窝做在河滩边的树上。麻鹗到底是什么鸟,我无法从度娘中了解到。父亲回忆说,大概是1959年,他正和祖父在水龙上推水,看到边上旱地的树上有麻鹗,回家取了鱼叉,一把叉住了麻鹗。当天正好曾祖父老家江阴璜土前栗山来人,祖父就把父亲叉到的麻鹗烧了招待远客。

牵龙老喔(老喔,吴方言,鸟的意思)是父亲告诉我故乡消失的另外一种鸟,我也不知其为何鸟。父亲告诉我,牵龙老喔和乌鸦很像,但应该不是乌鸦。它们每年在收稻子时过来。旧时收成之后,把稻粒从稻壳上打下后,没有碾米机碾米,而是用朴树做的工具——通常像磨盘大小,来脱去稻粒的外壳,然后再放在石臼里舂成米,这个给稻子脱壳的过程,就叫牵龙。每年这个时候,牵龙老喔总是准时过来,从不爽约,故名牵龙。牵龙老喔过来时都是成群结队,黑压压的一片,栖息时也是聚集在一起。父亲说,那时用野鸡枪(故乡旧时打野鸡的一种鸟铳,发散弹)开一枪,就可以烧上一锅了。牵龙老喔也是在1960年代消失的。

父亲说,最近这两年黄豆鸟都见不到了。我很惊讶。黄豆鸟是故乡身形最小的鸟,做的窝最漂亮,通常燕竹园里最多。小时候黄豆鸟的数量也是非常庞大的,应该仅次于麻雀。它们也是成群结队活动,我小时候没有少祸害它们的窝和蛋。2016年,我还写过一篇江南旧闻,《故乡的黄豆鸟》,没想到,如今竟然连它也不见了。而它们消失的时候,却是其他鸟类越来越多的时候,至于消失的原因,父亲也不清楚。

父亲说,现在白鹭白头翁都回来了,麻雀又成了公害——院子里就有好多麻雀窝,锦鸡、野鸡、苦喔、别咕咕、翠鸟、斑鸠等等,都有,啄木鸟应该也有——父亲说,去年他还听到了啄木鸟的啄木声,不过,今年还没听见过。

现在还打鸟么?我笑着问。父亲笑了:都这把年纪了,还打什么鸟 ,现在打鸟都要吃官司了。我们俩都笑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