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将领傅作义的结局

如题所述

因病在北京逝世。

1930年参加阎、冯反蒋战争,任津浦线总指挥。抗日战争时期,历任第七集团军总司令,第八、第十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司令长官兼绥远省、察哈尔省政府主席。解放战争时期,任华北“剿总”司令。

1949年1月底,接受中共提出的和平解放北平条件,率部起义,使古老的文化故都完好地回归人民,200万市民的生命财产免遭兵灾。这一义举对中国人民革命事业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后又对绥远和平解放作出了重要贡献。

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水利部、水利电力部部长,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是二、三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1974年4月19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79岁。

扩展资料:

傅作义促成北平和平解放

1949年1月22日,傅作义部按照和平协议开始撤离北平。傅作义正式宣布《关于和平解放北平问题的协议》公告。同日,北平城内的20余万国民党军移出城外,开至指定地点听候改编。

1949年1月29日,北平联合办事处召开筹备会议,中共代表叶剑英径直对傅作义方面代表郭宗汾说:“此机构是在前线司令部指挥下的工作机关,不是政权机关。”

为此,在叶剑英建议下,该机构名称确定为“北平联合接交办事处”。加上“接交”二字,最终从形式及性质上否定了傅作义的任何分权企图。傅作义在军事及政治上的谋划均迅速遭到挫折。

1949年1月3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举行正式的入城仪式,北平宣告和平解放。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十位有影响的国民党起义将领的最后归宿【3】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3-21

1949年1月促成北京和平解放,使古老的文化故都北京及其全部珍贵历史建筑完好地得到保存,200万北京市民的生命和财产免遭兵燹。

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水利部、水利电力部部长,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任水利部(后来的水利电力部)部长长达22年之久,为新中国水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974年4月19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79岁。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8-03-21
傅作义

(国民革命军高级将领,新中国领导人之一)

傅作义(1895年6月27日-1974年4月19日),字宜生,山西荣河(今山西省临猗县孙吉镇安昌村)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五期步兵科毕业,国民革命军高级将领。先后参加辛亥革命、北伐战争、中原大战、绥远抗战、百灵庙战役。抗日战争时期,曾任第七集团军总司令。解放战争时期,任华北“剿总”司令。1949年1月促成北京和平解放。
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水利部、水利电力部部长,第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一至三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8-03-21
傅(1895年6月27日-1974年4月19日),字宜生,
1949年,他协助和平进入北京城,并于后来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首任水利部部长,晚年任全国政协副主席。
1974年初,因患癌症住院。
1974年4月19日,在北京病逝,享寿78岁
第4个回答  2016-10-09
《 国民党起义将领大结局》是一本化夷写的人文社科类书籍名,内容简介:在以蒋介石为首的蒋氏王朝即将被推翻之际,国民党内部分崩离析,土崩瓦解。大批国民党高级将领在中国共产党的感召下,高举起义大旗,毅然投向人民的怀抱。本书用纪实的手法,生动再现了傅作义、程潜、陶峙岳等人当年的起义壮举,以及新中国成立后他们的晚年生活。全书情节波澜起伏,可读性强,且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