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健全完善乡镇街道安全监管机制

如题所述

市场经济条件下,安全生产随着经济体制的变革而变化,呈现出新的规律和特点。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职能的进一步强化和安监部门执法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强,尤其是新《安全生产法》的颁布和施行,促使全国安全生产形势逐步好转,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率逐年下降。但区县以下中小型生产经营企业安全产形势仍不容乐观,事故发生率仍维持在较高水平,离安全生产形势根本好转的目标差距甚远。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基层没有完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所在辖区内的中小型生产经营企业缺乏有效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是影响中小型企业安全生产形势实现根本好转的重要原因之一。加强基层安监机构建设、促进区县安全生产形势根本好转应认真研究当前的安全生产监管状态,认清安全生产形势,寻求破解制约和影响工作的良策,使安监工作水平更上台阶。
一、浦口区基层安全生产监管的现状
  为了夯实安全生产监管基础,2006年以来,浦口区安委会根据《江苏省安全生产条例》及2006年区安全生产、消防工作会议精神,下发了《关于镇街建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站的通知》,随后两年时间内,辖区的11个镇街、老山林场、汤泉农场以及开发区和度假区先后分别成立了专门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站,同时配备了相关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人员,但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基层安全生产工作形势仍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基层薄弱。我区地处南京市西北部,扬子江北岸,与下关区、建邺区、雨花台区、江宁区隔江相望,北部、西部分别与六合区、安徽省的来安县、滁州市、全椒县、和县毗邻,总面积达90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48万余人,辖8个镇、3个街道、117个村委会、67个居民委员会。区内共有4条国道、7条高速、5条铁路越境而过,还有13条公交线路沟通全区和主城。经过10年的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以目前10个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站,55个专(兼)职的安全管理人员,难以承担如此繁重的监管任务。
  二是基础脆弱。一方面是基层安监机构人员编制问题。目前多数镇街还存在无专门的安监工作人员的情况,辖区的9个街道及一个省级开发区,55名监管人员中,有35名为编外聘用人员,另外还有9人为兼职监管人员,并且人手严重不足。在装备配备方面,星甸街道、汤泉街道、桥林街道先后配备了检查专用车辆,但其余街道监管装备仅是正常的办公设备,交通工具缺乏,满足不了安全监管工作的实际需求。同时,所有街道安监站均身兼数职,承担着环保、消防、特种设备等多项职责,造成了基层安监站疲于应付各类任务,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只能浮于面上、流于形式,从时间、精力、财力以及人员素质上都不能适应目前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需要;另一方面是资金问题。多数基层安监工作人员的工作经费是由街道的财政支付,但有部分安监站的经费无稳定的支付渠道,导致基层安监站在设备、办公条件、办公经费上严重滞后。
  三是安全监管工作软弱。我区大中小型企业众多,其中造船企业23家,目前,全区共有危化企业63家,其中生产企业6家,储存经营企业4家,加油站51家,使用危化品从事生产备案企业2家。4家企业构成危化品重大危险源,其中危化储存经营企业1家,工贸企业3家,烟花爆竹仓库2家,经营点352家,另有民爆仓库1家,矿山企业1家,砖瓦厂24家。一方面基层安监人员承担了包括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矿山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建筑市场安全管理、烟花爆竹、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等安全生产监督检查的所有工作。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上级有关的工作都要落实到基层身上,而大多数镇街安监员都不是专职的,平时都有大量的事务和中心工作要处理,在人员的数量、工作条件、人员素质上都难以承担如此专业、繁重的安全生产监管任务;另外一方面是基层安全监管人员存在严重权责不清的情况。对发现的隐患也没有直接的手段促使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整改。基层安监队伍如何管、镇街安全工作有责无权、权责不对等问题成为制约新时期基层安全生产工作的一个突出的问题。
  二、基层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薄弱的主要原因
  造成目前基层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薄弱,安全生产形势得不到根本好转的原因是多方面,主要有:
  一是意识不高。基层镇街政府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不足,仅仅停留于应付上级政府下达的任务和指标,并未真正将安全生产尤其是基层安监机构的建设纳入部门的中心工作。
  二是投入不足。镇街安监站的工作经费基本上由街道财政支付,实报实销,但在数量和稳定性上得不到有力保障。
  三是制度不全。安全生产法规定了各级人民政府有督促各有关部门依法履行安全监管的职责,但是镇街安办在实际工作中难以发挥综合协调作用,造成涉及相关职能部门的专项整治行动在基层落实整治措施不力,效果不明显,形成整治工作任务由基层安监唱独角戏的局面,增加了基层安监工作人员的监管负荷和工作压力。
  三、有关对策的思考
  (一)解决人员、编制问题,提高安监队伍整体素质。
  一是扩大安监队伍,夯实工作基础。针对目前区内未普遍建立、健全基层安全监管机制、配备专职安全监管工作人员的现状:
  一是要增加基层安全监管人员编制数量,强化乡镇安全生产监管队伍建设。由安监局向区委、区政府建议,要求镇街政府高度重视基层安监机构建设,成立专门的安监机构,给予编制,配备人员,同时建议市安监局专题向市委、市政府、市编办汇报,以引起足够的重视,由市编委下发文件,在新一轮的镇街机构改革中要求镇街成立专职的安全生产机构,根据各地的实际配备相应的编制,以保证镇街的安全生产工作基础扎实有力,彻底改变基层安监机构现状。
  二是加强培训,全面提高镇街安监队伍的素质。采取集中培训、岗位练兵、组织竞赛等办法,狠抓镇街安全生产监管队伍思想素质和业务技能培训,对镇街主要领导、分管安全工作的领导、安监专(兼)职工作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法规和执法监察业务培训,采取专业辅导、模拟演练、以老带新的方法,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和镇街安全员开展实战演练,切实促进区、镇两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和执法监察人员思想素质、监管技能、文书制作、微机操作等业务能力和办案水平的提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