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末期蜀国明明人才凋零了,诸葛亮死后为什么还一定要杀魏延?

诸葛亮死后为什么还一定要杀魏延?

看过《三国》的人都清楚,在故事末尾,其实诸葛亮身边已经没有几个能够主持大局的人了,所以他一直为当时局势发愁,而这种情况下他还要杀魏延是因为诸葛亮非常清楚,如果自己不在人世那么就没有人能够管制住魏延,所以为了国家能够安稳的发展,他不能让魏延这样一个危险的人物活在世上,所以诸葛亮才会下令,在自己死后一定要杀了魏延。

当时诸葛亮受命率兵前去北伐,而且为了重振江山,他们对这次北伐非常看重,所以当时把赵云和魏延都带在了身边,让赵云跟随的主要原因就是稳定军心,而魏延其实是这场战役的主力,所以尽管魏延当时对诸葛亮诸多不敬,诸葛亮也没有说什么,因为诸葛亮当时需要仰仗魏延,所以才没有和他一般见识。

看到这里可能有些疑惑,既然他是主力,为什么还要杀他,其实后世对诸葛亮的这个决定进行了分析,最开始诸葛亮是被刘备请出山多的,他心中对刘备非常感激,所以在知道刘备没有什么胜算的情况下,还是尽心尽力地帮他谋划,后来刘备去世,诸葛亮便开始辅佐刘备的儿子。

后来诸葛亮病重,当时他知道自己大限将至,可国家却还有外敌没有清扫,内部多的问题又接连不断,所以他一直在思考自己死后该怎么安排,经过思考后,他认为自己死后魏延必定会更加肆无忌惮,而那时又没有可以管制他的人,所以诸葛亮才下令一定要杀了魏延,为得就是能够稳定住局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30
担心魏延谋反。由于诸葛亮一直压抑着魏延的发挥,而当孔明去世以后魏延将成为资深最老的大将。孔明深知魏延有野心。而自己的滴传弟子姜维震慑不住。所以在临死之前,布置好妙计。到时候除掉魏延。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10-31
胃炎是在诸葛亮死后在于洋溢的争夺中失败,被马代追斩而死,并不是诸葛亮所杀。三国志评价魏延既赡养氏族雍猛国人又性极高,当时皆必下之。魏延之前在刘备的手下职务是镇北将军,刘备死后,诸葛亮在汉中让魏延总督全部。为人手中有实权,作战勇猛,但性格孤傲,与同僚相处的并不融洽。
在诸葛亮第5次北伐时,诸葛亮病情加重,遇杨毅蒋维等人商定在自己生死后退军,让胃炎断后,如果胃炎不聪明就随他便并没有下令要杀掉胃炎。
历史上的魏延生性高傲自卑,要强不买洋溢同居,不做出了少占道的行为,让本就与他不和的洋溢有了杀他的理由,但魏延在诸葛亮北伐中英勇作战,作汉中太守时完美的防御系统,这些工具都是实实在在的。
第3个回答  2019-10-30
担心胃炎谋反,所以要杀了他。
虽然说诸葛亮料事如神威严,可能确实是有谋反的迹象。
但是总体来说,魏延应该不像三国演义当中这样说的,是一个反派。
第4个回答  2019-10-31
不是一定要杀,而是准备了两条锦囊,一条是魏延没有造反如何继续,另一条是魏延造反如何处置,这两条计策都授予马岱实行,因为诸葛亮料事如神,他早就看出魏延脑后生有反骨,刘备诸葛亮在世的时候可以压得住他,不在时呢?魏延必定谋反!那么魏延此时就不再是人才了,而是人祸!诸葛亮就是防着他这一手,授意马岱依计行事,最后果然不出亮之所料,魏延没有人能管的住他,马岱按计策将魏延斩首,随后拿出丞相锦囊,宣读魏延的斩首令!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