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认为中国没有哲学,更没有哲学家

如题所述

你听谁这么说的?黑格尔并没有明确地说过“中国没有哲学”.而是说中国的哲学思想,不是西方那种“真正哲学”.但与黑格尔同时代的德国哲学家谢林与老黑有不同的看法. 实际情况是这样:黑格尔在他的《哲学史讲演录》里以“东方哲学”这样的字眼来概括印度和中国哲学.但他又立即让这种哲学从真正的哲学史中脱离出去了.作为通往真正哲学(这里指西方哲学)的“预备性的”东西,他对此只想给个“说明”而已. 按照黑格尔的说法,亚洲哲学的一个主要特征是,它是“宗教哲学”.他强调指出,东方宗教(印度和中国的)基于他们那些表现为哲学思想的“普遍观念”(allgemeineVorstellungen),更应被视作哲学,而不是被看作像基督教学说那样的东西,因为在后者那里思想被个性化和个体化了.但这同时也是西方的优势.这里,主体性环节得以发展,并且由此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反思层面.又因为“普遍观念”并未经历过自我反思,因此就只是“枯槁的知性”(trockenerVerstand). 对于中国哲学,黑格尔理解的就是孔子、《易经》、《书经》和道家.他对此概括性地说了这样的话:普遍的抽象在中国人那里也继续走入具体之物中去,虽然这只是符合一种外部的秩序,也不包含什么富有意义的东西.这是中国智慧的基础. 黑格尔主要是通过阿贝尔·雷缪萨的描述来了解老子及其“道”的.黑格尔自己是否曾阅读过《道德经》的全译本,已不得而知.如他自己所说,他在维也纳曾“见过”一本.(19)据黑格尔说,雷缪萨给出了希腊语词“逻格斯”来作为对“道”的最佳翻译.于是黑格尔便使用“理性”来翻译它. 根据黑格尔,道的学说首先奠基于纯粹抽象之上,也即,奠基于无任何反思的纯粹感性知觉之上.经由老子而产生了一种深化,由此,直接的意识(单纯的感性知觉)处在了通向思想的过渡之中.然而这并未进入反思,同时也未进入运动之中.老子的思路甚至走到了“三位一体的规定”中,但从中“并未建立起更高级的精神性宗教”.意识和精神物没有被设立起来去对道做出规定,而是还跌倒在直接的人中.“道的现实性和生活性还是现实的、直接的意识.” 黑格尔是第一位将亚洲思想(印度和中国)笼统地包含进哲学史和历史哲学中的重要西方思想家.对他而言,亚洲是哲学的开端,但这个开端本身还未进入真正的历史,因为在亚洲还没有塑造出真正的主体性.黑格尔一方面是近代主体哲学的完成者,但另一方面也是通向一个新的哲学史时代的一扇门.他的辩证法,也就是他对意识辩证发展的分析,对于德国哲学中出现与“道”(Weg)的思想的接近是有先行指导意义的.如此,黑格尔对于老子的接受就有了双重含义:首先,通过黑格尔,亚洲哲学哪怕只作为初级阶段,也毕竟被包含进了哲学史;其次,在黑格尔那里,现实性是向着某物历史性地发展起来的,在这一点上,它还发生在基督教救世历史的框架里,因此还在普遍神学的框架里.这种时间的历史化马上沦落为历史主义,它为人们在历史的名目下用一概而论的眼光来观察多种多样的文化构建了基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02
这就和哲学不是哲学,Philosophy才是哲学一样可笑!
第2个回答  2021-01-28

为什么中国近代一百多年出不来哲学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