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知觉(感知)的理论解释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7
知觉只是一种解释,是对感觉赋予含义的过程。事实上,大部分人都会基于相同的方式知觉大部分错觉和两可图形,这意味着存在基础的知觉原则。那我们是如何形成知觉的呢?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有两种经典的理论解释。即知觉的格式塔理论和基于学习的推理理论。虽然这两种解释看起来似乎彼此矛盾,但是他们真正强调的是对知觉的互补影响。格式塔理论强调我们大脑的天生结构如何影响我们将刺激信息解释为有意义的知觉。另一方面,基于学习的推理理论则强调后天习得的影响,包括预期背景和文化力量对感知的作用。换言之,格式塔理论强调先天因素,而基于学习的推理理论则强调后天的教养因素。

                知觉组织:格式塔理论。

也许你已经注意到一系列闪动的灯,比如霓虹灯招牌,能够产生移动的错觉,而实际上这些灯并没有动。大约100年前,一群德国心理学家被这些感知错觉所吸引。他们认为大脑天生就不仅仅感知刺激,而是感知刺激的模式,他们把这种模式叫做格式塔,即德语中的“感知模式”或“形式”。所以大脑用刺激的原材料形成了大于各个感觉局部简单总和的感知整体。(也就是说感知整体大于感觉局部之和)。这种观点便成为格式塔心理学

1、图形和背景

格式塔心理学所发现的感知过程的最基本的一个要素,是将感知体验分为图形和背景。图形是吸引我们注意力的一个简单的模式或格式塔,而所有其他的东西则成为背景。我们在背景之上感知图形。比如你正在吃一块美味的香肠披萨饼,披萨饼由乳酪、馅料以及面饼构成,当你专注于馅料时,馅料就成了图形,其他的成为背景。而当你专注于披萨饼时,披萨饼成为图形,馅料等成为背景。图形和背景进行了换位。

2、封闭性:填补空白

格式塔心理学家发现的第二种强大的感知整合过程是封闭性。封闭性让你把不完整的图形视为一个整体,这一过程是通过提供缺失的部分,填补空隙以及推测潜藏的物体来完成的。比如你看到一个将半个脑袋从前后探出来的人,你的头脑会自动填补这个人的脸以及身体藏在墙后的那部分。总之,人类具有将刺激感知为完整的平衡的自然倾向,即便是在物体的局部有所缺失的情况下。封闭性也能用来解释在感知过程中,我们视野中的盲点被背景信息填满的现象。

3、感知归类的格式塔定律

我们如何在头脑中将分离的,看似归属于同一模式的刺激元素整合在一起的?这是格式塔心理学家所面临的最根本的问题之一。韦特默归纳了一套感知规律定律,他认为这些定律是我们头脑天生固有的。

相似律:我们将外表(或者是声音,或者是感觉等)相似的事物归在一起。任何因为事物具有共同特征而将其归在一起的倾向,都体现了相似律。”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谚语,就总结了我们进行感知分类的假设。

连续律:我们喜欢将事物视为连续的,而非脱节的或分开的。比如我们很久没有遇见的人,我们通常会假设他们的人格没有发生变化,和以前是连续的。所以即便我们多年不联系,但我们依然会预期他还是那个以前我们认识的人。这就是连续律对人的感知过程中发挥作用。

共命运律:与运动有关。当视觉元素一起移动的时候,你会将其感知为一个整体。比如一群鱼或者是一支正在行进的乐队,我们会将其感知为一个整体。

从格式塔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我们的感知受到头脑中固有模式的影响,这些先天的心理过程以自上而下的方式决定了知觉的各部分如何被组织在一起,就像山脉和沟壑决定了河流的走向一样。格式塔心理学家还认为,感知分类的所有定律说明了一个更为一般的原则,那就是完型趋向律。这一原则是这样阐述的:我们会尽可能地感知最简单的模式,即需要耗费最少认知努力的知觉。这条最一般的格式塔感知原则也被称为感知的最低原则。我们经常会看到我们预期看到的东西,而不是事物的真实面目,这就是格式塔完形趋向律的运用。

4、深度感知过程的特性

心理学家在对六个月以上的婴儿进行视觉悬崖实验时发现,对视觉悬崖的惧怕几乎与婴儿学会爬行同时出现。这说明深度感知的一些能力很可能是天生的或受到了早期发展进程的很大影响,而且这些进程是由基因预先设定好的。大一些的孩子和成人在每天的深度感知过程中,都要利用不同种类的线索。一些是双眼线索,另一些则是单眼线索。

双眼线索依赖于两眼同时工作。当被观察物体相对较近的时候,双眼会聚是主要的深度线索之一。远近不同的物体会让每个眼睛的视线以不同的角度会聚在一起。

另一个双眼深度线索是视网膜像差。这是由于双眼的视角不同而造成的。由于物体离我们越近,像差就越大,所以脑会根据像差的变化来判断深度。

深度感知的单眼线索。

物体的相对大小可以作为判断高度和距离的线索(近的物体看起来大。远的物体看起来小)。

对象的重叠也叫插入,遮挡的物体看起来进被挡的物体看起来远。

明暗和阴影可以一起作为判断距离的线索。明亮的看起来近,阴影的看起来远。

运动视差:在做相对位移的时候,近的物体看起来移动的快,远的物体看起来移动的慢。

空气的透视作用。当有雾或者霾的时候,会让远处的物体看起来没有近的物体清晰。

              基于学习的推理理论

1866年,赫尔姆霍茨指出来学习(或培养)在感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他的基于学习的推理理论,强调人们如何利用预先的学习来解释新的感觉信息。基于这样的学习,观察者对感觉的含义进行推理(猜测或者是预测)。这一理论解释了为何在看到插着蜡烛的蛋糕时,你会推理正在进行一个生日聚会。

一般情况下,这些感知推理是比较准确的,但是混淆的感觉和模糊的安排会创造感知错觉,并让人得出错误的结论。实际上我们的感知解释是有关我们感觉的假设。

决定我们能否成功形成准确知觉的最重要的因素包括背景,我们的预期和感知定势

背景和预期。一旦你界定了一种背景,你就会对可能碰到的人、事物或事件形成预期。比如,你认识的一个人出现在你并没有预期他会出现的场合时,比如不同的城市或者是新的社会群体,你很可能不太容易认出他来。问题不在于他们看起来不同,而是因为背景不寻常:你没有预期他们会出现在那里。所以感知辨识不仅仅依赖于事物的物理特征,而且还依赖于背景和预期。

感知定势:作为背景和预期对感知产生影响的平台,学习的另一种影响方式与感知定势有关。 在感知定势的影响下,我们更容易注意到某种刺激线索。总之,感知定势让你在特定背景下对特定的刺激提高警觉。比如初为人母者对婴儿的啼哭声就很敏感。感知定势通常会引导你将模糊的刺激转变为你所期待的模式。

另外,文化、经历也会影响感知。

那么关于知觉形成的学习理论和格式塔心理学家提出的先天理论,究竟哪一个正确呢?其实两者都是正确的,也就是说我们的感知过程既受到先天因素,也受到后天因素的影响。虽然两种理论都强调自上而下的过程,但是格式塔理论认为大脑被先天设置为以特定的方式来影响感知,不过我们也确信感知受到了经历和学习的影响,就像赫尔姆霍茨所总结的那样。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