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毕生为国发光的百岁院士走了,你如何评价徐叙瑢院士的一生?

如题所述

徐叙瑢1922年4月出生,山东临沂人。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1955年于苏联科学院列别捷夫物理研究所获副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因病于2022年7月12日在北京去世,享年100岁。

如何评价徐叙瑢院士的一生?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各项事业百废待兴,此时的徐叙瑢从西南联大毕业后,找到了自己钟爱的研究方向——光谱学,刚刚成立的中科院也在此次找到了他,希望他能到中科院物理研究所,从事固体发光科学研究。一个是自己喜爱的方向,一个是未知的科研领域,徐叙瑢陷入两难。但当他得知,固体发光在我国是空白领域,而且国家迫切需要时,毅然决定中途改行,投身国家科研空白便愉快地服从了组织的决定,“照亮全中国”成为他毕生的愿景。

徐叙瑢 说“只有富足还不够,必须有先进的文化”他着眼国家科技发展大局,大力扶持中青年学者,鼓励年轻人在实践中增长才干,他常说“我的责任就是把年青一代带到国际比赛的起跑线让更多的年轻人超过自己”。他教育年轻人要在实践中增长才干,不要过多留在专家身边。在培养学生方面,他鼓励学生放宽眼界,出国深造,学成后报效祖国,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工作。

徐叙瑢说只有国家强盛了,别人才会用另一种眼光高看你,搞科研讲求持之以恒,要坚持自己的方向,要做深学问、做大学问。”

徐叙瑢 院士身上有一种精神,一种斗志,他治学严谨,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奠定中国发光学基石,让中国发光学走向世界舞台。

徐叙瑢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言传身教感染了无数人,他的学生们始终牢记教诲,以徐老为榜样,以振兴发光学专业为己任,为我国的发光学在全世界高科技领域能持续占有一席之地而奋力拼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7-16
在从事科研的过程中,徐叙瑢有着“科学大师”的前瞻眼光。他常说“要做就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不能局限于自己熟悉的领域”。所以在我看来,他的一生都在追求极致和创新,以及探索中国的未来。
第2个回答  2022-07-16
辉煌,特别的得到赞叹,让人觉得这个人付出太多了,太棒了这位教授能量很大。
第3个回答  2022-07-16
徐叙瑢主要从事复合发光的动力学,过热电子的实验论证、能量传递、瞬态光谱及光致发光、阴极射线发光、场致发光、发光在癌症早期诊断中的应用等研究。他倡导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发光学研究室,作为主要创建人成立了“中国科学院激发态物理开放实验室”和“铁道部信息存储、显示与材料部级开放实验室”;组建了我国发光学会,开创了我国第一个发光学专业,培养的人才大多成为我国发光学领域的中坚力量与学术带头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