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羊角岭水晶矿床

如题所述

(一)地质概况

该矿床位于南岭次级东西向构造带与北东向构造带的复合部位。

矿区地层主要为寒武系陀烈群的一套变质岩,主要岩性为长英脉混合质黑云片岩、黑云母混合岩、斑状混合岩和混合花岗岩。在这套变质岩中夹有扁豆状、透镜状大理岩。

矿区构造简单,以断裂为主,主要有两组:一组是北北东向断裂,它除控制屯昌花岗闪长岩体的生成外,也是矿区矽卡岩和含晶石英脉的主要控制构造,本矿区多数矽卡岩和含晶石英脉的走向为北北东(图21-1);另一组为东西向断裂,主要是几条高角逆断层,一些次级断裂则控制着含晶石英脉的走向。变质岩中片麻理的走向以近东西向为主,说明成矿前本区就存在着南北向挤压应力。

图21-1 羊角岭矽卡岩水晶矿床地质图(据广东省地质局海南地质队六分队,1975)

本区岩浆岩主要为海西期屯昌花岗闪长岩岩体。角闪花岗闪长岩属屯昌岩体西部的边缘相,岩石灰白色,中细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为斜长石、钾长石、石英、黑云母、角闪石等,副矿物有磁铁矿、锆石、榍石、磷灰石、金红石、钛铁矿等。部分黑云母呈假六边形重叠堆积是其典型的岩性特征。岩体与陀烈群变质岩在平面上呈港湾或半岛状接触,矽卡岩水晶矿床就产于该岩体的西部接触带上。

(二)矽卡岩特征

矽卡岩呈星群状产于花岗闪长岩与变质岩的接触带上或其附近(图21-1)。产于接触带上的矽卡岩多呈倒葫芦状或筒状,规模较大;产于花岗闪长岩中的内矽卡岩,多呈筒状或脉状等,规模次之;产于混合岩和片麻岩中的外矽卡岩,多呈筒状或透镜状,规模相对较小。矽卡岩组成矿物主要是石榴子石,其次是绿帘石、透闪石、阳起石、石英、方解石、绿泥石,局部见少量符山石和硅灰石;伴生金属矿物主要是黄铁矿、辉钼矿,其次是闪锌矿、黄铜矿和镜铁矿等。石榴子石有均质和非均质两种,其中后者分布普遍且常包裹前者,可见后者生成晚于前者。脉状矽卡岩以非均质石榴子石为主。

矽卡岩在平面上自中心向外大致有下列分带趋势:石榴子石矽卡岩→绿帘石化石榴子石(或透辉石)矽卡岩→富石英绿帘石矽卡岩→围岩(片麻岩、混合岩或花岗闪长岩)。

(三)含晶石英脉地质特征

含晶石英脉大多呈树枝状、不规则透镜状或脉状产于矽卡岩中,粗粒单矿物石榴子石矽卡岩中石英脉分布密集,而细粒致密块状、矿物组成复杂的矽卡岩中石英脉则较稀疏。石英脉明显地受裂隙控制。当其受多组构造裂隙控制时,则呈网脉状。在石英脉交叉膨大或尖灭处,往往都有晶洞产出(图21-2)。

图21-2 矽卡岩水晶矿床剖面图(据原地质部第一矿产公司六五三地质队)

石英脉的类型有纯石英脉、绿帘石石英脉和碳酸盐石英脉。本矿区以纯石英脉为主。纯石英脉多产于粗粒单矿物石榴子石矽卡岩中。绿帘石石英脉和碳酸盐石英脉多产于矽卡岩边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