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经营结构失衡是地勘单位面临困境的主要原因

如题所述

我国地质勘查单位(以下简称地勘单位)是在高度集中计划体制下形成的,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来讲,是用行政手段配置出来的。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各级地勘单位做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巨大成绩,但是从总体来看,仍然面临着严重的困难,其根源就在于生产经营结构严重失衡。即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配置的地质勘查生产能力,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不适应了。其中最不适应的是矿产地质勘查,而矿产地质勘查占用的生产能力,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占全部地质勘查生产能力的90%。所以它的不适应,直接影响了整个地质行业。

上述情况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是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必然结果:①矿产资源勘查由市场配置后,将从根本上避免找“呆”矿的现象。因为在盈利机制推动下,很难想像会有投资者愿把资金投入到现阶段无法开发利用的矿产勘查上。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受种种非经济因素的影响,却往往出现这种情况。②由市场配置矿产资源勘查的重要特征之一是,任何一个矿产资源勘查的投资者,由于受利润机制的驱动,必然要把投入产出效益放在首位。因此,在勘查程度上将不会像计划经济时期那样一味求深求精求全。也就是说,无需把整个矿区都搞清楚,并且按比例提交不同级别的储量,而是把首采区搞清楚就可以了。③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为了节省交易费用,并尽可能减少不确定因素,在矿产勘查开发中,矿业部门实行探采结合的体制将是顺理成章的。④市场经济是开放的经济,可以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特别是当国外的矿产资源比国内的丰度好、价格便宜时更是如此。这样国内矿产资源勘查的需求,与计划经济时期比较也将减少。⑤从地质条件上讲,找矿的难度越来越大,特别表现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找矿的潜力越来越小,这样原来配置在这些地区的矿产地质勘查生产能力,几乎都成为剩余。

由上述5个原因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用行政方法配置的地质勘查生产能力,全国78万人的专业地质勘查大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市场来配置,就不需要那么多了。当然,地质勘查产业本身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还可以进一步扩大服务领域,引发一些新的地质需求。但是近几年的实践证明,无论如何也需要不了如此庞大的地质勘查大军。这就是结构问题的症结所在。

地勘单位的生产经营结构失衡不是一般性的失衡,它有如下特点:

(1)生产经营结构失衡的幅度大,即地质勘查原有的生产能力,大约有80%需要调整,这是其他任何行业和企业所少见的。

(2)多数地勘单位生产经营结构调整,是产业结构调整,而非产品结构调整,这就使需要调整的生产要素的面非常宽,不仅生产设备、生产场所需要改变,而且原材料、劳动技能都需要改变。

(3)许多地勘单位结构调整虽然已经取得很好的成就,但很不稳定。

首先,许多单位还有30%左右的生产能力处于闲置状态,具体表现在待岗人员上。而且这个待岗人数,基本上是在没有减员增效的情况下统计的。如果进一步实行减员增效,待岗人数还要增加。

其次,已经转产的人员,有许多尚不够稳定。比如工勘业,有些单位手段单一,设备老化、技术落后,随时有被挤出市场的可能,而且它本身也面临着向路桥等基础工程调整的形势;矿业多数处于黄金堆淋、收购地方矿产品阶段,真正搞长远矿山基建的还为数不多;多种经营点多面宽,缺少竞争能力。所以,多数地勘单位调整生产经营结构的任务还相当艰巨。这也反映了解决结构性问题具有长期性和整体性,必须将其纳入各单位的发展战略来抓。

所谓长期性是指解决结构性问题涉及到国家的产业政策、省市的地区布局、市场需求的选择、资金的筹措、人员的培训等方面,不是短期内能够解决的。特别是在当前整个经济处于买方市场的形势下,调整产业结构难度更大,没有长期打算难以奏效。

所谓整体性是指结构性问题涉及到整个地勘行业,不像经营性问题那样只限于具体单位。这就使在产业方向选择中,不仅受到原产业单位的抵制,而且在新进入单位之间也相互争夺,这也增加了结构调整的难度。

总之,必须充分认识地勘单位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性和艰巨性,从而把它作为经济发展的中心工作来抓,作为各级领导班子最重要的决策来抓,并抓出成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