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饥饿时吃饭,会感觉食物变得更美味?

如题所述

传统的解释是饥饿时,人体会增加唾液和胃酸等消化液的分泌,从而可以更快地补充糖,蛋白质和脂肪等营养物质,使人吞咽食物更容易。控制饥饿的大脑区域主要位于下丘脑。下丘脑不仅可以控制身体的垂体和内分泌系统,而且还可以调节体温,饥饿,疲劳,性行为和昼夜节律。由于下丘脑功能的多样性,科学家无法确定控制饥饿的下丘脑中神经元的特定区域或组。

近来,控制下丘脑核的弓形核(ARC)中蛋白质表达的神经元受到了极大的关注。科学家发现,这种神经元在饥饿的情况下会被激活并促进觅食行为。但是,具体的神经途径仍然未知。在日本东京《自然·通讯》发表的最新研究中,该大学的研究小组对神经元进行了详细研究,发现了两条由于饥饿引起的味觉而改变的神经信号传导途径,从而调节了甜/苦味。在神经区域,不同的食物会使人的味觉系统反应不同:某些食物会使您食欲不振,其他食物会使您感到不适。从进化的角度来看,这些味觉反应与人类祖先的生存有关:甜味通常代表高热量和营养丰富的食物,而苦味代表变质和有毒食物,当食物够了如果食物不足,饥饿会导致人们遭受正常情况下不食用的各种食物。较早的一项研究指出,饥饿可以增加许多生物的敏感性,从果蝇到人类,他们的味觉都会有很大的变化。

因此,我们发现在下丘脑区域表达蛋白质的神经元在味觉调节中起关键作用。 “这篇文章的第一作者东京大学的欧文说:”我们使用化学遗传学和光遗传学方法,选择性地激活了一些饥饿的小鼠大脑中的蛋白质,来观察看它们是否影响小鼠的口味。 “这项研究证实,神经元可以通过两个神经元途径调节甜味和酸味。饥饿增加下丘脑的甜味,同时抑制对酸味和苦味的厌恶。”这解释了为什么饥饿使我们觉得食物变得更加美味。

在肥胖和II型糖尿病的小鼠模型中,神经元的组织活性和口味偏好发生变化。该研究的共同作者也表示:“我们的下一个目标是研究这种下丘脑的神经通路是否会在诸如糖尿病和肥胖症等病理状况中发生变化。我们已经知道,肥胖患者喜欢吃可能与神经有关的糖果,因为丘脑中谷氨酸转运蛋白的活性与目标的变化有关。“同时,研究表明对于美味的食物,当它们饿时,它们会尝出比以前更香和更美味的味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1-14
因为人饿的时候会饥不择食,所以会觉得食物更好吃,其实吃完了也就那样。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11-14
因为太饿了,此时自己对食物的需求就会减少很多。
第3个回答  2019-11-14
这个一般来说的话是可能是因为太饥饿的原因,所以会觉得特别好吃。
第4个回答  2019-11-13
因为饥饿的时候身体是对吃的,没有什么明显的判断力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