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岁的称谓是什么?

如题所述

五十岁的称谓有:知命、知天命、半百、知非之年、艾、知天命之年、知命之年。

    相关年龄的称谓

    五十岁的称谓有:知命、知天命、半百、知非之年、艾、知天命之年、知命之年。

    出自:“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论语》;艾:古称五十岁的人为“艾”。《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艾称年老的。

    四十岁不惑之年 。

    出自:《论语》:“三十而立,四十不惑。”

    六十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耳顺之年、还历之年、花甲之年。 。

    出自:天干地支顺次组合为六十个纪序名号,自甲子到癸亥,错综参互相配,故称花甲子或花甲。《唐事纪事》“手捋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花甲:天干地支配合用来纪年,从甲起,六十年成一周,因此称六十岁为花甲。花甲:我国古代用干支记时间。所谓干支,是天干地支的简称。天干有十,地支十二,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照顺序搭配成六十个单位,通常就叫作“六十花甲子”,也称“花甲”。把这种记时间的词语移用到记人的年龄上,就以“年届花甲”或 “花甲之年”来指人到60岁了。

    七十岁时古稀之年、悬车之年、杖围之年。

    出自:唐 杜甫 《曲江》诗之二:"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后因用"古稀"为七十岁的代称。明 李贽 《观音阁》诗之一:"如何古希人,不识三伏苦。"

    耋[dié]:七八十岁的年纪,泛指老年。耄[mào]耋[dié]之年。

    出自:语出《汉·曹操·对酒歌》:"人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

    喜寿:指77岁,草书喜字似七十七,故特代指77岁。

    出自:因"喜"字的草书近似竖写的"七十七",故得此名。

    耄[mào]:指八九十岁的年纪,泛指老年,如:老耄、耄耋之年。

    出自:语出《汉·曹操·对酒歌》:"人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

    期颐:指百岁高寿。期颐:期,

    出自:朱熹讲是“周匝之义”,即转过一圈了,“谓百年已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9-22
50岁称“知天命”

20岁称“弱冠(不是加冠)”;30岁称“而立”;40岁称“不惑”;50岁称“知天命”;60岁称“花甲”或“花甲子”;70岁称“古稀”77岁称“喜寿”,80岁90岁称“耄耋”;88岁称“米寿”,99岁称“白寿”;100岁称“期颐”。
第2个回答  2015-04-04
五十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
艾:指50岁。语出《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老年头发苍白如艾。
《民国通俗演义》三十七回:“……我年已及艾,还有什么不满意的事?”
五十岁一般称“知天命”
20岁称“弱冠(不是加冠)”;30岁称“而立”;40岁称“不惑”;50岁称“知天命”;60岁称“花甲”或“花甲子”;70岁称“古稀”77岁称“喜寿”,80岁90岁称“耄耋”;88岁称“米寿”,99岁称“白寿”;100岁称“期颐”。
第3个回答  2016-06-27
叫做知命之年
具体各年龄段的雅称是:
襁褓 未满周岁的婴儿
孩提 2—3岁的儿童
垂髫 幼年(又叫总角)
豆蔻 女子13岁
及笄 女子15岁
加冠 男子20岁(又叫弱冠)
而立之年 30岁
不惑之年 40岁
知命之年 50岁
花甲之年 60岁
古稀之年 70岁
耄耋之年 80,90 岁
期颐之年 100岁
第4个回答  2016-06-27
《礼记·曲记篇》中说:“人生十年曰幼,二十曰弱,三十曰壮,四十曰强,五十曰艾,六十曰耆,七十曰老,八十、九十曰耄,百年曰期。”

而立之年:三十岁。
不惑之年:四十岁。
知天命、知非之年:五十岁。
耳顺、花甲之年:六十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