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里夫人的资料!!短点!!

如题所述

玛丽·居里(1867.11.7—1934.7.4)。世界著名科学家,研究放射性现象,发现镭和钋(pō)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一生两度获诺贝尔奖(第一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第二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用了好几年在研究镭的过程中,作为杰出科学家,居里夫人有一般科学家所没有的社会影响。尤其因为是成功女性的先驱,她的典范激励了很多人。后有同名电影《居里夫人》,另外,网络上居里夫人还有宅女的意思。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4-24
简介
中文名: 玛丽亚·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
外文名: Maria Sklodowska-Curie
别名: 居里夫人
国籍: 法国
出生地: 波兰华沙
出生日期: 1867年11月7日
逝世日期: 1934年7月4日
职业: 物理学家,放射化学家
毕业院校: 索邦大学
主要成就: 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

原名:
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居里(波兰文:Maria Sklodowska-Curie)
介绍
玛丽·居里(Marie Curie),(1867.11.7—1934.7.4)出生于波兰。她是法国的物理学家、化学家。作为世界著名科学家,研究放射性现象,发现镭和钋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她被人称为“镭的母亲”,一生两度获诺贝尔奖(第一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第二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在研究镭的过程中,她和她的丈夫用了3年零9个月才从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0.1克的镭。但在其中年时期,丈夫不幸丧生在马车的车轮底下。作为杰出科学家,居里夫人有一般科学家所没有的社会影响。尤其因为是成功女性的先驱,所以她的典范激励了很多人。很多人在儿童时代就听到她的故事,但得到的多是一个简化和不完整的印象。世人对居里夫人的认识,很大程度上受其次女在1937年出版的传记《居里夫人》所影响。这本书美化了居里夫人的生活,把她一生所遇到的曲折都平淡地处理了。她还能说出 居里夫人
世上每克镭的所在地,这是她最杰出的地方.1934年因白血病逝世。直到死后40年,在她用过的笔记本里还有射线在不断释放。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3614.htm#sub3614

第2个回答  2011-04-29
居里夫人,波兰裔法国籍女物理学家、放射化学家。1903年和丈夫皮埃尔-居里及亨利-贝克勒尔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1911年又因放射化学方面的成就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95年,她与丈夫皮埃尔-居里一起移葬入先贤祠。她还是“居里学院”的创始人
第3个回答  2011-04-25
爱因斯坦的《悼念玛丽·居里》演讲:“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的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做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许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 “我幸运地同居里夫人有20年崇高而真挚的友谊。我对她的人格的伟大愈来愈感到钦佩。她的坚强,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己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她在任何时候都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公仆,她的极端谦虚,永远不给自满留下任何余地。由于社会的严酷和不公平,她的心情总是抑郁的。这就使得她具有那严肃的外貌,很容易使那些不接近她的人发生误解—这是一种无法用任何艺术气质来解脱的少见的严肃性。一旦她认识到某一条道路是正确的,她就毫不妥协地并且极端顽强地坚持走下去。” 她一生中之所以能取得最伟大的科学功绩——证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并把它们分离出来,不仅是靠着大胆的直觉,而且也靠着在难以想象的极端困难情况下工作的热忱和顽强,这样的困难,在实验科学的历史中是罕见的。生前生活照片(8张) 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忠,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
第4个回答  2011-04-22
中文名: 玛丽亚·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
外文名: Maria Sklodowska-Curie
别名: 居里夫人
国籍: 法国
出生地: 波兰华沙
出生日期: 1867年11月7日
逝世日期: 1934年7月4日
职业: 物理学家,放射化学家
毕业院校: 索邦大学
主要成就: 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