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我是个语文素养自认为还很高的学生,但成绩不稳定。

我是河北的理科生
全国语文能力竞赛还是全国一等奖呢!那是高二,也是我语文成绩稳定在117.128的时期。但是,到了高三,我从一直以来的班里第一到现在的极其不稳定....选择是我所有科目的通病,最惨的一次只对了三个...
马上要高考了,我发现除了作文以外,我什么都不会了....也不知道要看些什么...
至于作文,我只能说我只会写固定的文体,就是说,我早就写熟了..虽然到了高三,我的作文才上过53,但是自己却感觉自己的文采越来越不堪,快要江郎才尽了...

高三以前,我从来没有刻意的学过语文,但是语文一直都考得很不错。现在马上要高考了,我想要努力夺取130的时候,却发现自己不知道该干些什么,而且好像,什么都不会了..

老师有什么好的建议吗?能让我重回巅峰状态

同学你好,我是来自新东方优能学习中心的老师万铮。
非常理解你现在的心情。曾经是语文能力竞赛一等奖获得者,现在却感觉除作文外什么都不会,也不知道要看什么,这样的心路历程确实令人倍感痛苦。
首先,我们来谈谈你的心态。面对高考,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太重视”,这就容易产生紧张心理,总认为还有很多东西没有掌握好,令我们不自觉地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了。
我想说的是,一个语文能够在竞赛中获奖的学生,肯定语文能力是很强的。以前你觉得做语文题得心应手,说明你的语言感悟能力强。这本身就是语文这门学科最强调,也是最重要的能力。因此,请先放松心情,放弃妄自菲薄。相信面对语文题目,一定能够迎刃而解。
下面我再来谈解题技巧。
语文考试的阅读部分是技巧性最强的部分。文言文阅读,主要考查实词、虚词、文言句型等基本知识。由近年来的考试我们不难发现,所考知识点与课本之间是有紧密联系的。文言实词可以参考课本中学过的文言文课后注解以及考试大纲规定的120个实词。建议,每天抽一点时间把教材中文言文下面的注解再认真看看。虚词主要考“之乎者也其与焉,因为而且所以则,乃于何若”这十八个。翻译文章和实词考查题目中我们可能会遇到通假字,在此给你推荐通假字的常见规律:1、声旁字代替形声字
如“共其乏困” 共 通“供”,供给。
2、形声字代替声旁字
如“所赖君子见机”,机通“几”,预兆。
3、同声旁的形声字互相代替。
如“不辩牛马”,辩 通“辨”,辨别。
4、音同或音近的字互相通假。如“太后之色少解”,少 通“稍”,稍微。
对于诗词鉴赏,请回归教材看看必修一到五出现过的诗词,了解教材中出现过的诗人、词人的生活背景和写作风格。
诗词的解读给你推荐一个口诀:
看题目明含意
看作者悟情志
看背景知来历
看意象析主旨
看典故解用意
每首诗词都请关注题目、作者、注解。试题中给出的注解就一定是答题的重要信息。
现代文阅读中,也需要熟悉常考题型和解题思路。比如:在全国卷中“理解句子含义”,“问作用”,“鉴赏分析”,“文意理解”等题型就是常考的。在高考前就是需要不断地做题,把所有题型的答题思路娴熟掌握。这样,解题的自信心很容易就树立起来了。
你对于哪些题目的回答方式还有疑问,可以具体举出,便于我们为你作答。
祝你取得好成绩。

祝你取得好成绩。来自:求助得到的回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4-22
抓基础,阅读写作高考阅卷基本全高分
第2个回答  2011-04-22
选择靠的是基础,你这是基础不牢的结果。
你自己也说没有刻意地学语文,语文是不用刻意学习的,但是语文考试是需要你学习的。至少现在是这样。
所以,放下自己的过去的成绩,多做题,多做题。选择不好是不是?一天做两套选择题行不行?做完对答案,问老师,问同学,逮谁问谁,不耻下问!
我不是老师,我只是在高考中吃了语文的亏的学生一枚。
我的情况跟你有些像,但是我不希望你跟我一样。
加油吧,语文考试是需要做题的!
第3个回答  2011-04-22
你的问题就是考试压力太大 脑子里的东西其实已经存在但是你下意识里认为你什么都不会 你现在就应该放松心态应该知道其实你能做好 学习是积累的过程你的过程走的很良好 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就一定可以考的很好 高三说是实力的竞争更确切的说是心理的竞争 有那么多学习很好但发挥的不好的学生不是麽 调整好心态 顺其自然 不要很刻意的去学语文 不要过分去追求高分 你的语文自然就会和你以前一样了 心态心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