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资源配置以达到最优化的程度,有效实施人力资源规划的对策措施?

如题所述

1 制造过程中的人力物力等资源配置

1.1 质量保证项目组织

主要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及安装、调试人员实时做好质量安全控制服务工作,确保质量安全服务让运营单位满意。质保服务小组构成如下图所示:

质量保证人员结构图

小组成员职责概述如下:

(1)组长:负责定期回访采购方收集相关项目设备运行信息,组织人员按照运营单位的要求及时优质提供服务。

(2)技术人员:负责为采购方培训一批合格的维护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为后期服务提供技术支持,向采购方提供技术咨询以及协助解决运营中出现的特殊技术问题。

(3)调试、安装人员:负责本项目设备安装过程中的调试、安装,同时为后期服务提供调试的技术支持。

(4)质量安全人员:负责对质量信息的收集、汇总、分析及处理工作,特别是对工程质量缺陷及重大质量问题的处理工作,严格按质量保证体系执行。

(5)生产调度员:负责随时接收从釆购方反馈的信息并及时向服务组长反映,配合制订专项服务计划,对服务质量进行跟踪。

(6)服务作业小组:负责现场维修、故障处理等服务,详细记录服务内容、地点及服务质量并报于质量安全部。

1.2人员资格

(1)抓好设计关,整个技术方案遵循相关标准,并通过设计会审、设计交流等活动使各方在思想、认识上达到一致,以确保技术方案的先进性、合理性及可靠性;

(2)加强质量法制教育,提高全体施工人员质量意识;

(3)管理组织岗位落实,健全项目质量工作的二/三级检查管理制度,加强生产质量检查,配备专业质量监督检查人员;

(4)项目组必须执行《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全部要素,严格遵供方公司颁布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及作业指导书,把好质量关,在竣工验收时达到一次交验;

(5)严格按图加工,现场生产人员应认真熟悉图纸,详细阅读设备说明及有关技术文件,有关施工验收规范、规程,及时提出生产技术措施,对设计图纸上有关生产中的不明之处,设计交底时与设计人员商量明确。生产过程中,应做好各工序之间的交接工作,加强中各环节的衔接;

(6) 加强原材料和设备的进场质量检验工作,作好记录,坚持不合格不生产的原则;

(7) 上道工序必须为下道工序创造质量优良条件,上道工序不合格,下道工序不准加工;

(8) 开工前应对现场生产人员进行生产全过程的技术交底,在每个具体零部件、关键工序、重点部位生产加工时,现场技术人员应向生产负责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使全体生产人员明确技术要求和安全措施,并经常检査,督促执行;

(9) 落实质量管理制度,加强质量检查工作,编制质量检查手册及生产工艺卡,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质量检查活动。对生产工序严格管理,落实三检一评制度,使得工序质量得到有效控制,保证项目整体质量;

(10) 加强产品保护措施,提高职工产品的保护意识;

(11) 所选用的设备技术先进,功能齐全,符合设计要求,其同类组件及其零件应完全可置换。同时所有部件应便于维修、安装和更换;

(12) 根据生产现场的具体情况,以及设计要求,应制订相应的技术措施。对于加工难度大、工艺要求高的零部件、重点设备应编制具体的生产方案,如安装、调试方案等。

(13) 项目后期以系统试验、交验为中心,做好收尾工作和系统缺陷的修复及交验前的准备工作,保证系统试验和交验工作的顺利进行,以确保项目按期运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4-29
1.合理调整生产一线,特别是采掘一线的人员结构。要按照精干、高效的原则,把不适应生产一线工作的

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年老体弱人员调整出来,把身强力壮的人员充实到生产一线岗位

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上去,使生
产一线的职工队伍始终保持精兵强将的态势,以保证生产一线人员能有旺盛的精力去完成各项生产任务。
2.要根据生产实际需要,参照生产一线的人员数量和工作量,按比例配置辅助人员,使之既能保质保量,按时完成生产任务,又不浪费劳动力。
3.对地面和机关岗位的人员配置,要杜绝因人设岗现象的发生。对可兼职作业的岗位要予以合并,以确保人力资源的舍理利用。
4.要公开、公平、公正地让每个职工凭自己的能力竞争上岗。对上岗人员要实行三级动态管理。即:将上岗人员划分为优秀、合格、临时三种上岗身份,并根据每个上岗人员的实际工作业绩,定期实行三种身份相互转换制度。让每个上岗人员既有动力,又有压力。
5.在人力资源配置过程中,要打破工人、干部的身份界限,真正做到能者上,庸者下。同时也应打破大中专毕业生必须分配到管理岗位上去工作的观念,可以把他们分配到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人岗位上去工作。让他们在实践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用他们掌握的理论知识去弥补实践中的缺陷,以促进相关岗位的技术进步。
6.在配备各个岗位的生产(工作)人员时,应采取老、中、青三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让每个岗位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体能结构都符合优化配置原则,使经验丰富、技术水平高的老职工与精力充沛、体格健壮的年轻职工之间形成一种互补效应,以确保能高效率地完成企业的各项既定目标。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