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的地形特征对当地的气候有什么影响?

如题所述

有利影响:
(1)黄土土质松散,垂直节理发育,特别适合挖窑洞居住,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
(2)高原地形水土流失严重,但适合林业的发展,有利于水土保持,特别是经济林业的发展如苹果的种植.
(3)光照条件好,有利于发展太阳能的综合利用.
不利影响:
(1)水土流失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土壤肥力越来越弱.
(2)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给人们的交通带来了极大不便,影响人们的出行.
(3)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多
黄土高原生产上已种植业为主,主要种植谷子和高粱等杂粮作物,原来是不合理的轮荒耕作制度,现在有了很大改观.该地属于半湿润到半干旱干旱、季风与非季风、农牧业的过渡地带,生态环境极为脆弱.多旱灾,蝗虫灾害和地震、滑坡等自然灾害.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黄土高原在中国北方,它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连秦岭,北抵长城,主要包括山西、陕西、以及甘肃、青海、宁夏、河南等省部分地区,面积40万平方公里,为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厚50—180米,气候较干旱,降水集中,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黄土高原矿产丰富,煤、石油、铝土储量大。黄土地貌塬、梁、峁的演变过程,实际上是黄土地貌的碎片化过程,即先前的地貌顶部面积逐渐减小的过程。这一过程导致可耕地面积不断缩减;耕种条件越来越差;土壤逐渐贫瘠化;水土流失加剧。
黄土高原是高原地形,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貌特征:沟壑纵横,山地与断谷、盆地相间分布。地势起伏大,远看起来不平整,支离破碎。黄土高原地貌的形成原因:
1、自然原因:
(1)黄土土质疏松,土壤颗粒小
(2)黄土垂直节理发育
(3)植被稀疏
(4)降水集中,多暴雨
2、人为原因:
植被破坏严重,导致无法蓄积水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