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德与西德在二战之后的差异(不要经济方面的)回答好的话追加50

论文的、生活方面的差异最重要了、生活方式、文化、
最好是论文,发我邮箱。[email protected]

根本差异是外环境造成的。我不知道你是问军事方面还是总体,我从总体说带点军事例子,不满意你说再改
二战后西德依靠西方世界输血重建。依靠传统的重视科技态度,配合鲁尔地区储量丰富而且全面的资源(西欧好像只有德国煤铁石油都充足,法国作为先欧盟另一轴心天生就缺少一种资源,我忘了是什么了),配合德国人或者说细致或者说死板的态度,重工业水平快速恢复。而且西方我觉得因为人口较少这一原因,相对对人民和生命的态度还是很敬畏的,德国可以承认其错误,德法战争那么多年也能和解,这是一种较为务实的态度。(对比东方日本,日本就死不承认,对人的生命态度恶劣。苏联/俄罗斯和咱们打仗也经常靠人海,对俘虏和被俘的态度也和西方完全不同,我觉得主要是人力资源成本的原因)换的良好的外环境,加上西德因为工业水平快速回升,也不受外界压力,基本自给自足,又进一步加强了自己的生产力,构成良性循环。军事上以坦克为例,第一代主战坦克靠美国支援,第二代自己设计,但是主炮那一代北约坦克全使用英国的L7,坦克本身回归一流,部分最先进技术从外国获取,第三代坦克已经位列世界第一(豹2和M1系列之争估计永远没有答案)。而且第三代北约坦克主炮主流是德国的120mm火炮,M1也是仿制的,发动机也是世界柴油机最好的动力组。
东德因为二战后东普鲁士割让给苏联,波兰领土西扩,丢失了西里西亚工业区的一部分,对本身生产力就有所影响,整体工业水平低于西德,苏联实行各地生产不同产品,汇总再分配体制,使得各国工业单一,水平不足,万一有灾害应变也不足。使东德整体工业技术落后,在军工方面一切华约国家统一使用苏联装备,根本不允许发展重型军工设施,所以军事装备上华约国家除轻武器很少有所建树,德国也不例外。苏联对华约国家和东欧非华约国家使用的也是高压政策(参考布拉格之春和苏联对南斯拉夫铁托的态度),对德国也不会有西方对西德那么宽容,所以东德重建的资源获得也少于西德,起步就晚,发展速度还比不上西德,崩溃时早晚的事追问

生活方面的差异能说下不

追答

生活方面,西德就不多说了,渡过最开始的重建期后就是正常的西方国家,而且因为工业发达,还算富裕的国家。而东德不然。因为整个华约实行计划经济,跟咱们当年一样,什么都靠票领。而且基本生活用品很多华约国家是只生产几种,也便于苏联管理,而且使各国对苏联的分配产生依赖性,虽然苏联人民本身的生活因为压迫其他成员还算不错(到70年代末80年代才在苏联境内有饥荒存在),但是其他国家除了自己生产的工农业品其他物资都是很大的缺口,反抗苏联的后果就是50年代还是60年代(我好意思,我记不清了,不过网上很容易查到)的布拉格之春事件为例,会遭到苏联镇压。生活用品主要来源就是工业或者农业,不过强大的工业可以带动农业。东德相对因为本身拥有一部分西里西亚工业区,自身基础在华约国家中较好,而且身处北约华约对抗的第一线,相对获得资源比一般华约国家稍好,所以人民生活在华约国家中算相对不错的(以上华约国家的说法是不包括苏联本身的),但是因为很多物资依靠外来运输,所以很容易造成短缺,而且一切物资以苏联为第一位,使得有些收成不好的年份除苏联外的国家生活会比较困难。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只是就生活水平简单对比,肯定不很贴切,只是比喻)西德和东德水平的差距大概相当于70年代香港和大陆生活水平的差异(不考虑大家刚开始一起重建和最后苏联体系近乎崩溃这两阶段)。过早的共产主义还滋生大量腐败,高层与基层贫富差异很大(这个有现成的例子)。。。
以上就是我的感觉,不是专业人士,肯定有不对的地方,有什么看法欢迎探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4-19
跟现在的的中国和美国一样,中国就是东德,美国就是西德
第2个回答  2011-04-19
就和现在的南北朝鲜一模一样
第3个回答  2011-04-24
我昨天发了,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