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下政治期中考试 (人教版)答得好追加分50

如题所述

一、 单项选择题(共12题,每题5分,计60分)+55
1、爱的微笑像一把神奇的钥匙,可以打开心灵的迷宫。下列对微笑的评述错误的是( D )
A、微笑是一种无声的亲切的语言 B、微笑是一种无声的动人的音乐
C、微笑是人类一种高尚的表现 D、微笑永远是存在于朋友之间
2、曾经有一位哲人说过:时间会飞翔,而你就是驾驶员。这说明( A )
A、时间易逝,要学会把握时间 B、每个人都将成为时间的驾驶员
C、想成为时间的驾驶员非常难 D、当驾驶员难,当时间的驾驶员更难
3、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人身权利不受侵害,国家的相关法律保护每个公民的生命安全。刑法对侵害人的生命健康的犯罪行为,予以严厉的制裁。这样的规定表明的是( A )
A.珍爱我们的生命 B.惩罚违法犯罪行为
C.只珍爱一些人的生命 D.侵害了犯罪人的生命
4.古语“没卷诗书喜若狂”、“怒发冲冠”、“哀民生之多艰”、“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分别表达的情绪是:( A )
A.喜、怒、哀、俱 B.怒、惧、哀、喜
C.喜、俱、哀、怒 D.俱、怒、喜、哀
5、小康在期末考试中作弊,被监考老师当场发现,并予以制止,责令其离开考场。一开始,小康还为自己的行为辩解,后来,经老师的批评教育,终于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流下了悔过的泪水,你认为( C )
A、小康当众被老师批评教育很没“面子”
B、小康为自己的行为辩解是维护自己的自尊
C、小康敢于正视自身的不足,这是对自尊的有力维护
D、老师的行为破坏了小康的良好形象
6、俗话说:“一个和尚挑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这告诉我们的道理是(D )
A、不想索取也就不别付出 B、要为集体建设贡献智慧
C、做人不能太懒 D、要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
7、“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自身也不可避免的存在着缺点和不足。下列说法或做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C)
A、我们要勇敢地接受自己的缺陷和不足,做到悦纳自己
B、多想想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并发扬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C、怨天尤人,悲观厌世
D、努力改正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不断完善自己
8、小强是一名初中学生,最近一年多他的身体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嘴巴上长出了毛茸茸的胡须,声音也变低变粗。小强的上述变化( A )
①、表明了他已经进入青春期 ②、表明他的发育太快,已经进入成年期
③、是正常的,是成长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 ④、是身体不够健康的表现
A.①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②④
9、《中国青年报》曾就中学生在择友、交友方面做过专门调查。在“你有知心朋友吗”这一栏的回答中,2500多名中学生,72%的同学非常肯定地回答自己有知心朋友。这表明B( )
A.中学生缺乏友情 B.友情是我们健康成长中不可缺少的精神营养
C.中学生出现滥交朋友 D.中学生交友不讲原则
10、小树升入初中后,觉得长大了,处处欺负别的同学,做值日也不按时,还经常迟到、旷课,致使班内的“流动红旗”被摘走。这充分说明了( C )×
A.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B.纪律是集体利益的可靠保证
C.集体是我们成长的乐园 D.离开集体,个人无法发展
11、“生命的质量在于追求,而不在于仅仅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从这些语言中,你能体会到(C )
A.人的生命因为智慧而闪烁光彩 B.生命很珍贵,好死不如赖着活
C.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创造和奉献 D.人生的价值在于享受
1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礼。“这句话告诉我们:(C )
A、不经过雕琢的玉就没有价值
B、青少年的心灵像璞玉一样纯洁
C、人的高尚品德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学习和生活中逐渐培养起来的
D、青少年应该进学校读书
二、简答题。(共40分)
1、你对“爱心”是怎么理解的?请写出2句以上相关的名句。(10分)

2、 你对自己有“自信心”吗?你是怎么做到自信的?(10分)

3、 结合思想品德课本的有关知识谈谈我该怎样做好一个七年级学生?(至少从4方面回答,共20分)

初一政治期中考试试卷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12题,每题5分,计60分)
1、D 2、A 3、A 4、A 5、C 6、D
7、C 8、A 9、B 10、D 11、C 12、C
二、简答题(共40分)
1、(10分)(1)爱心是一份情感、一种责任,它需要启迪、激活、熏陶和培养。爱是一种关怀,是一种理解,是一种奉献。
(2)“爱人者,人恒爱之”“授人玫瑰,手留余香”( 言之有理即可。)

2、(1)有自信心。(2)言之有理即可。(10分)
3、联系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自信、知耻、自尊、维护人格尊严、尊重别人等方面,言之有理即可。(至少从4方面回答,每方面5分,共20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4-25
教科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期中考试试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1.在学校里,同学们相互了解、相互激励,生活在这个大家庭里感到非常幸福。这种对团体的依赖和需求的感觉是( )
A.想念感 B.归属感 C.安全感 D.成就感
2.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自己的兴趣和发展自己的特长。下列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学校应组织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多提供机会给学生
B.培养兴趣、发挥特长是自己的事,与他人没有关系
C.学生个人应结合自己的实际,不要盲目追求
D.老师应多同学生谈心,多为学生提供方法
3.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集体中。下列对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它像是一滴水与大海的关系 ②离开集体,个人更能自由地发展 ③个人与集体相互依存
④个人只有融入集体,才有利于自己的健康成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在集体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学会团结互助,要真正做到团结互助,就应该( )
①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②尽量掩饰自己的缺点 ③对别人的缺点敢于提出诚意的批评 ④正确对待同学之间的矛盾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④ D.③④
5.建设良好的班集体,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这对我们每个人都有利。要建设良好的班集体,就要求我们每一个人都要( )
①敢于承担责任 ②学会处理好同学间的关系 ③珍惜班集体的荣誉 ④积极、主动为班集体做力所能及的事 ⑤以集体利益为重
A.①②④ B.①②③⑤ C.①④⑤ D.①②③④⑤
6.建设好班级和学校集体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对于建设班级和学校集体,我们应反对的是( )
A.个人力量太小了,不值得一提 B.人人必须要贡献力量
C.集体的事必须通力合作,群策群力 D.积极进取,乐于奉献
7.每当考试来临,我们有的同学会表现出紧张的情绪,这是( )
A.正常的情绪反应 B.不正常的情绪反应 C.缺乏理智的表现 D.不好下定论
8.不同的情绪对于人的身心健康和成长发展有不同的作用,为了有利于人的健康成长,下列的方法中你认为不可取的是( )
A.保持和培养积极的情绪 B.合理地宣泄不良情绪
C.把不良情绪置于心理,自己默默忍受 D. 多培育轻松、开朗的良好情绪
9.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情感,情感的发展需要我们一生自身的努力和培训,而情感发展的关键时期是( )
A.儿童时期 B.少年时期 C.青年时期 D.中年时期
10.我们每个人几乎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平时父母因某事对我们讲多了几句,就认为是父母的啰嗦、唠叨,于是对父母有了几分的成见。其实,这是( )
①不尊敬父母的表现 ②尊敬父母的表现 ③一种不良的情绪 ④一种不良的情感
A.① B.①③ C.①④ D.①③④
11.学校饭堂的一幕:高年级的某同学仗着自己身材高大,强硬抢占了低年级某同学的位置,而且还顺利地买到了饭菜。对这一幕,你的正确评价是( )
A.在社会生活中有无规则一个样
B.社会生活就是要竞争,谁强谁上
C.高年级同学的行为违反了规则,应受谴责
D.对不太习惯排队的同学应谅解,人与人之间要有爱心
12.我们的社会生活需要有良好的秩序,有了良好的秩序才能使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得以顺利进行。这说明了( )
A.秩序来自规则 B.有没有规则一个样
C.法律能够保障我们的生活 D.我们的生活需要有良好秩序来维护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一不违法,二不犯罪,与法律无联系
B.我现在年龄还小,尚属未成年人,与法律无联系
C.我不与别人打官司,与法律无联系
D.法律伴随每个公民度过一生,公民的生活离不开法律
14.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我国的法律鲜明地反映了( )
A.公民的意志 B.农民的意志 C.广大人民的意志 D.知识分子的意志
15.有人认为“讲自由,就不能有任何的约束;有纪律的约束,就谈不上有自由。”这种看法之所以是错误的,是因为( )
A.不懂得纪律是有约束力的 B.不懂得自由与纪律是相辅相成的
C.不懂得纪律的重要性 D.认识到自由是非常宝贵的

二.简答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6.在学校里,你是怎样注重自己的成长的?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来说说。

17.法律必须靠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为什么?

三.辨析题(仅作判断不说明理由的不给分。本题13分)
18.人的情绪是天生的,是无法改变、无法控制的。

四.材料分析题(要求运用所学的知识,结合材料分析说明。本题18分)
19..材料:宋朝文学家苏轼写过一篇《河豚鱼说》,说的是南方的河里有一条豚鱼,游到一座桥下,撞到了桥柱上。它不责怪自己不小心,也不打算绕过桥柱游过去,反而生起气来,恼怒桥柱撞到了它。它气得张开两腮,竖起颌旁的鳍,胀起肚子,漂浮在水面,很长时间一动也不动。后来,从水面上飞过的老鹰看见了它,一下抓起圆鼓鼓的河豚,撕裂开它的肚子,转眼间,这条豚鱼就成了老鹰的美食。
阅读材料后,请回答以下问题:
⑴故事里的豚鱼犯了一个怎样的致命错误?从故事中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8分)

⑵自律的关键是什么?(2分)

⑶请你说出自己平时进行自律一个实例。并尝试分析自律对青少年的成长有什么作用?(8分)

教科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期中考试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B C B D A A C B D C D D C B
二.简答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6.答:⑴注意处理好与老师的关系,老师可以给予我们学科上专门的指导和帮助,使我们不断丰富知识、经验。(4分)⑵注意处理好与同学的关系,同学之间可以相互帮助、相互鼓励,共同进步。(4分)⑶充分利用学校的环境、设施,使我们的兴趣、爱好得到培养,使学校成为我们学习知识、发展能力的最佳场所。(4分)
17.答:法律靠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的理由有:⑴法律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意志,它的实施常常会遇到被统治阶级的反抗和破坏。(4分) ⑵在我们现实生活中,违法犯罪的行为时有发生,需要用法律来制裁违法犯罪的行为来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保障社会生活的有序与和谐。(4分) ⑶法律规定了人们享有什么权利,应该履行什么义务,但必须要以国家强制力作后盾,才能对侵犯他人权利和不履行义务的行为予以制裁,确保人们享有的权利得以充分实现,应尽的法定义务得以切实履行。(4分)
三.辨析题(本题13分)
18.⑴ 这种说法是不对的。(1分) ⑵ 人的情绪会随着时间的不同和场合的不同而发生变化,而且它还可能反映这个人的兴趣和志向。因此,人的情绪不是天生的,是会变化的。(6分)而且,人们可以主动地通过适当的途径和方法来调控自己的情绪,理智是关键。因此,人的情绪并不是无法控制的。(6分)
四.材料分析题(本题18分)
19.⑴故事里的这条豚鱼没有很好地进行自律(或:自省。或:没有自觉地约束自己)。(4分)启发:在做事的时候,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做、不应怎样做,自觉约束自己,保全好自己。(4分)
⑵自律的关键是要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2分)
⑶所列举的例子合理即可。(2分)
自律对青少年的成长的作用:自律使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自律使人高尚起来;自律能够使人自知;自律使人学会战胜自己;等。(回答出3点即可,每点给2分,共计6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