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夜啼》陆游的译文及注释(急要!!!!)

乌夜啼
【宋】陆游
纨扇婵娟素月,纱巾缥缈轻烟。
高槐叶长阴初合,清润雨余天。
弄笔斜行小草,钩帘浅醉闲眠。
更无一点尘埃到,枕上听新蝉。

陆游在中年以后,反对写艳词。他的《跋〈花间集〉》说 :“《花间集》皆唐末五代时人作。方斯时,天下岌岌,生民救死不暇,士大夫乃流宕如此,可叹也哉!”《 长短句序》说 :“风雅颂之后为骚,为赋,千余年后,乃有倚声制辞起于唐之季世,则其变愈薄,可胜叹哉!予少时汩于世俗,颇有所为,晚而悔之 。”这首词绮艳颇近《花间集》,当是少年时的作品。完全不同于陆游失意后的创作意境。词是写一个上层妇女在春天中的孤独、寂寞的生活的。写她午后无聊,只好躺在床上打发这些难捱的时光。反而却又引起了女主人公的诸多心事,只能是更加愁了。上片起二句 :“金鸭余香尚暖,绿窗斜日偏明”。 后句用晚唐方棫诗“午醉醒来晚,无人梦自惊。夕阳如有意,长傍小窗明”的句意,以窗外斜日点明时间,一“绿”字渲染环境 ,“偏”字即方诗的“ 如有意”;前句写金鸭形的香炉中余香袅袅,点明主人公身份,近于戴叔伦《春怨》诗“金鸭香消欲断魂 ,梨花春雨掩重门”,李清照《醉花阴》词“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所写的情景。这情景,看似高贵幽雅 ,仔细品味却透露孤独无聊。“兰膏香染云鬟腻,钗坠滑无声 。”由闺房写到房中人,即女主人公,装束华贵,但孤独无聊的情绪反而透露得更分明。正因为无聊才将自己从上到下的梳妆打扮了一番,美丽的头发“兰膏香染”,却无人来欣赏。“钗坠滑无声”,正如李贺《美人梳头歌》 :“一编香丝云撒地,玉钗落处无声腻 。”欧阳修《临江仙》 :“凉波不动簟纹平。水晶双枕,旁有堕钗横。中的团圆的“双枕”,正可反衬出女主人公冷清的“单枕”。美好的时光,却是如此的令人伤感。由此,对女主人公此时此刻的心绪,我们可以切实地感受到了。 下片开头两句 :“冷落秋千伴侣,阑珊打马心情”。 正面写主人公的寂寞 。她不但离别了心上人,深闺独处,而且连同耍秋千的女伴也很少过从。女伴“冷落”,自然自己的心情也更为“冷落”,前者正好反衬了后者 。“打马”之戏,是宋代妇女闺房中的一种游戏 ,词中主人公的心上人不在 ,女伴“冷落”,“ 打马”心情的“ 阑珊”,自可想见。正因为如此,以前爱玩的“打马”游戏,由于女主人公的孤独无聊,也变得索然无味了。进一步点明了她产生这种心态的原因。既然没了玩耍的兴趣,也无可去之处,更无出门的心思,当然就只好仍在“绣屏”旁边的床上捱着,朦胧之中 ,做起了白日梦。梦说“潇湘”,暗用岑参《春梦》诗 :“洞房昨夜春风起,遥忆美人(这是指所爱的男性)湘江水。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作为典故,即写在梦中远涉异地 ,去寻找心上人 。“潇湘梦”,更加烘托出女主人公的寂寞无聊,反映出女主人公的牵挂。独个人守空房的处境,好令人心烦。唯有做白日梦来减轻内心的痛楚。可是,这白日梦不是说做就做的,得来颇属幸运。可偏偏老天与她过不去。做了一个好梦,却又好境不长,偏被春莺的啼声“惊断”。金昌绪《春怨》诗:“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冯延已《鹊踏枝》词 :“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 同样写莺声虽美 ,但啼醒人的好梦,那就颇煞风景,颇为恼人了。陆词把惊梦放在莺啼之前写,使两者的关系,似即似离,又不写出怨意,显得比较婉转含蓄,避免了情调悲凉。 这是陆游少数的艳词之一,写得旖旎细腻。然只写“ 艳”,不写“ 怨”,“ 怨”在“艳”中。虽透露了一些“ 怨”意 ,又能怨而不悲;虽写得较“艳”,又能艳而不亵。读起来,不带色情气味,也不会引人过分伤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4
【注释】 陆游在孝宗乾道元年(1165)四十一岁时,买宅于山阴(今绍兴)镜湖之滨、三山之下的西村,西村的居宅,依山临水,风景优美。这首词的词境之美,与山阴居宅的环境有关。陆游是个爱国志士,不甘过闲散生活,他的诗词写闲适意境,同时又往往带有悲慨。而这首词却有些不同,整首都写闲适意境,看不到任何悲愤之情。所以必须要结合陆游的身世和思想,从词外去理解他并不是真正耽于词中的生活,这一时的闲适,反而让人去试着探究深藏于作者心中的忧国忧民之情。

手拿团扇在洁白的月下,纱巾被风吹得起复牌飘动像轻轻的烟雾一样。高高的槐树叶子非常茂密,青新雨后天气很好。拿着笔胡乱写着字,喝醉了放下帘子闲适的小睡一觉。一夜没有更声来打扰,只是在枕头上静静的听蝉鸣。写出了作者喜欢这种闲适的生活
吐血码字,求采纳。译文不是复制粘贴的~~~~~~~~~~~~~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3-13
乌夜啼,唐教坊曲名。前蜀薛昭蕴词始名。三十六字,平仄韵转换。上片三句,十八字,每句都用平韵。下片四句,十八字,前两个三言句用仄韵,后两句转平韵。上下片结句都是九字句,常用上六下三或上四下五句式。李煜此词用《乌夜啼》词牌,与四十七字的平韵《乌夜啼》调有别。
又名《上西楼》、《月上瓜洲》、《古乌夜啼》、《西楼子》、《秋夜月》、《乌夜啼》、《亿真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