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求四年级下册语文同步训练卷子快速

第一单元

一、基础知识平台(16分)

1.下列各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4分)( )

A.烂熳màn 芋梗ɡěn 解剖pāo 匿名nì

B.诘责jié 绯红fēi 托辞cí 广袤róu

C.粗劣liě 粗鄙bì 禁锢qù 浸满jìn

D.不逊xùn 弥补mí 滞留zhì 尴尬ɡà

2.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括号中,正确的一组是(4分)( )

如果我学得了( )的好脾气,如果我学了一点点( )的和气,如果我能( )人,( )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A.柔和 待人接物 饶恕 认清

B.一丝一毫 格外 宽恕 识别

C.一丝一毫 出奇 饶恕 体谅

D.一丝一毫 待人接物 宽恕 体谅

3.判断下列各句所用修辞方法完全正确的一项(4分)( )

(1)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

(2)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义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3)在没有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非常临近。

(4)大自然有时也会向她的儿女开战,在她那温柔美丽的外表下面还隐藏着利爪哩!

A.比喻 引用 排比 拟人

B.拟人 反语 排比 比喻

C.比喻 反语 比喻 拟人

D.比喻 反语 排比 反语

4.仿照下列句式,发挥想象,写出两个关于友情的比喻句。(4分)

例句:友情像春雨滋润着我的心田。

友情像明灯照彻了我的灵魂。

二、综合性学习实践(44分)

(一)文言文阅读(14分)

阅读《林积拾珠不昧》,回答问题。

林积拾珠不昧

林积南剑人少时入京师至蔡州息旅邸既卧觉床笫间有物逆其背,揭席视之,见一布囊,其中有锦囊,又其中则锦囊实以北珠①数百颗。明日,询主人曰:“前夕何人宿此?”主人以告:“乃巨商也。”林语之曰:“此吾故人,脱②复至,幸令来上庠③相访。”又揭其名于室曰:“某年某月日剑南林积假馆④。”遂行。商人至京师,取珠欲货,则无有,急沿故道处处物色之。至蔡邸,见其榜,即还访林于上庠。林具以告曰:“元珠俱在,然不可但取,可投牒府中,当悉以归。”商如其教,林诣府尽以珠授商,府尹使中分之,商曰:“固所愿。”林不受,曰:“使积欲之,前日已为己有矣。”秋毫无所取。

【注】 ①北珠:珍珠。②脱:倘若。③上庠(xiánɡ详):这里指郡府官学。④假馆:寄宿。

1.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3分)

息旅邸( ) 林具以告之( ) 固所愿( )

2.给画横线处断句(用“/”线)。(3分)

3.从哪里可以看出林积诚心还珠?(2分)

4.用一成语概括林积品质。(2分)

5.谈一谈本文对你的启示。(4分)

(二)现代文阅读(26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地 蕴

十月的风已经很冷,我怀疑我的脚下是一片冰川。

我站立的姿势,多少有点畏缩和可笑。身边的一汪沼泽正映出我的身影,幽独而可怜。

我生平第一次走在这有人而不见人行,有矿而不见工厂的地方,领受一种来自地脉深处的教诲,铭心而刻骨。

那是许多年前的事。当时我正在读大学,弟弟却在这一片土地上打工,钻到地下几百米深的地方,用铁铲与榔头挖掘煤炭。他久处阴暗潮湿不见阳光的井下,用血汗运送取暖和燃烧的原料,以燃烧自己的青春为代价,用黑暗兑换光明。然而在那时,我并不知道这些。我只是照例每月到邮局一次,取回由弟弟亲手寄来的生活费。

我不知节省地用它买小吃,买影票,买舞票,宴朋友,交女友。弟弟的钱及时而丰厚,我花起来也就格外大手大脚。我知道有坚强的经济基础为我撑腰,钱又算得了什么。同学之谊,情人之情,才是比金钱更可珍贵的东西。从许多名著中,我学会了对钱的鄙视。我学会了诋毁:“钱是人类共同的娼妓”,我压根就不知道钱还有什么人格和尊严,有什么情感和道德。它不过是一张特殊的纸,在商品与货物的交换中极尽逢迎的能事罢了。

然而时隔不久,弟弟的一封来信让我想了好多。弟弟说他整日身处矿底,如同坐井观天,外面的变化他一无所知。他凝神中只有地下漏水凄凉的滴答声,和铁铲与矿石碰撞的叮当声。在那里他感觉到一种压抑和窒息的难受。他想那是一个阒寂的地方,死神在黑暗中伸出魔爪,时刻都在召唤人们走近前去。而有好几次,地狱的大门差点就为他打开。他走出矿来都心惊肉跳。他说学校读书的哥哥可曾想到年轻多梦的弟弟,在这里同逃避和出走的念头搏斗,因一次次想到年迈的父母和求学的哥哥就不得不咬牙作罢。他就在井下并不是为钱而活着,他本身并不喜欢钱,甚至有时也恨钱,但他知道钱本身并没有过错。他只是想通过钱来传达一种亲情,超越金钱本身。他说他在那里能读到的只有我给他寄去的书信。每一封信他都要读上好几遍,每读一遍就有一种诱惑,让他在夜里不得安眠。他就出来看星星。那幽蓝而渺远的光芒,总像对他诉说些什么。可他就是弄不懂。他说他希望有机会读我的书;他很想见见大学的课本究竟是什么样子……

弟弟的言辞像一把利刃,刺向我灵魂的最虚弱处。我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慌恐和苍白。仿佛一股烈焰,来自地下,冲破所有的黑暗和阻挠,挟裹着血汗和泥土混合的味道,将我包围,我在这堆烈焰中极力挣扎,如飞蛾孱弱和无力。

在极度愧疚和自责中,我决定带上一些书去看望一回弟弟。正是十月天气,按季节还不应到冷的时候,但那年却有点反常。秋霜及早地飞落了一场,像下了雪,树叶在冷风中瑟瑟地翕动着飘摇欲坠的翅膀。我从都市出发时感到并不很冷,车驶出郊外,在高山峻岭中盘旋而上,空气变得阴郁而沉重,风却裹着细尘砂石,从有雪的山岭刮来,敲击着车玻璃咣啷作响。六七个小时后,车到了一片荒草衰败的矿区,地面因“内心”的空虚而塌陷裂成巨大的缝隙,车便极其厉害地颠簸着在荒野行进。一种从未有过的复杂的情绪冲向我的脑门。我不禁打一个寒颤。

到达目的地时正值黄昏。我见到了从矿井出来的瘦而黑的弟弟。我与他对坐良久却没说多少话。我坚持要到井下看看,可走到井边就被弟弟拉住了。看着幽深不见底的黑洞,我倒吸一口凉气。之后我便一人四处走走,烦乱的心思为冷风吹皱,有几滴泪流出我的眼窝。虽然很快就被风干,但它不再像单纯的液体。它仿佛是一种炽热而粘稠的东西,从看不见的地府涌出,源源不断,用激荡的真情的烈焰,将我的浅陋烧毁,化为灰烬。

如今,虽然已事隔多年,但我依然能感受到那个阴冷的十月。然而也正是在那种旷远的凄冷中,我曾经迷失了归途的灵魂才得以回到我朴素的精神家园。在那里,那段来自地蕴的烈焰,也像是为我永不熄灭地燃烧着,照彻并温暖了我。

1.给加点字注音。(4分)

教诲( ) 阒寂( ) 诋毁( ) 孱弱( )

2.作者起初对金钱的认识是什么?你认为兄弟二人对金钱认识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4分)

3.结合全文回答:作者为什么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惊恐和苍白?(4分)

4.“一种从未有过的复杂的情绪冲向我的脑门”,你认为这种复杂的情绪是什么?(4分)(要求用比喻句来回答)

5.“它仿佛是一种炽热而粘稠的东西,从看不见的地府涌出,源源不断,用激荡的真情的烈焰,将我的浅陋烧毁,化为灰烬。”请分析这句话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6.请简要分析“地蕴”的含义。(2分)

7.读罢此文,你是否受到心灵的震撼,请用真挚的语言,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感受。 (4分)

(三)文学放飞(4分)

根据你的阅读积累,请写出凡尔纳的三部曲,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部,简单说明理由。

三、作文(40分)

题目:(1)珍惜

(2)阅读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作文

人活着,正视自己比注视别人更重要。人生的意义,生存的价值,往往取决于人最终能否做到正视自己。所以,中国人李白说:“天生我才必有用”;法国人毕加索说:“你就是太阳。”

作文要求:(1)要有真情实感,努力做到有新意、有创见;

(2)不得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一、1.D 2.D 3.C

4.略(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内容是友情即可)

二、(一)1.歇息 全、都 本来

2.林积/南剑人/少时入京师/至蔡州/息旅邸/既卧/觉床第间有物逆其背。

3.在墙上写上自己于某年某月某日住此店,并详写住处姓名。

4.拾金不昧

5.略(围绕着“要做林积一样的人,拾金不昧,保持良好的品格”来谈即可)

(二)1.huì qù dǐ chán

2.它不过是一张特殊的纸,在商品与货物的交换中极尽逢迎的能事罢了。他在井下不是为钱活着,他本身并不喜欢钱,甚至有时也恨钱;但他知道钱本身并没有错,他只是通过钱传达一种超越金钱本身的真情。

3.在弟弟的信中,“我”了解了弟弟为了供自己读书,他在危险的井下的孤寂和恐惧,他有着自己永远也不能实现的大学梦,但为了哥哥读书,为了父母,他忍下来,这是怎样的一种岩浆般炽热的情感?而自己却不能体会到这一点,大手大脚去花弟弟汇来的血汗钱,作者为弟弟的生活感到惊恐,也为自己的浅陋感到苍白。直到这时,他才看到弟弟把亲情看得重于自己的生命,他才明白了弟弟奉献给自己的亲情。

4.(此题具有开放性,回答符合题意即可)如:这种复杂的情绪像一枚青橄榄,经过苦涩才会泛起甜味。

5.表明弟弟的真情点燃了自己真情的火焰,唤起了作者灵魂深处真挚的情愫,并勇于迷途知返。

6.弟弟把亲情看得重于自己的生命,这种岩浆般炽热的亲情,蕴藉着伟大的力量,它能点燃一切美好的情感,烧却一切浅陋。

7.此题为开放试题,可以从多角度回答,关键要谈出感受,抒发真情。

(三)凡尔纳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

最喜欢《海底两万里》。

理由:它构思巧妙,情节惊险。在这部书中描绘的是人们在大海里种种惊险奇遇,潜艇在大海中任意穿梭,海底时而险象丛生,千钧一发,时而景色优美,令人陶醉。(抓住一点谈即可)

三、略 行么?

参考资料:www.5156edu.com/page/06-04-21/6977.html 2010-10-19 - 百度快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