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养生之道文章一篇!

办公室要办报刊哟!领导让每天搞点新鲜玩意进去分享分享!

  1.生活即养生
  不要把养生看成是高不可攀的专门学问,养生的解读权不全在专家手里。养生的普遍规律和原则、技能都在日常生活中。"过好生活就是最大养生",这是我们的基本理念。

  概括的话,着重首先要做到四件事,即:

  ● 合理营养
  ● 适当运动
  ● 充足的睡眠
  ● 平和的心态
  2.平民养生拒绝贵族化
  养生是将科学的生活习惯渗透于日常衣食住行中,是人人都能做好的。在养生面前穷人和富人有同等的机会。
  没有条件进健身房、游泳池、网球场的人照样可以很好地锻炼和养生。
  其实,健身房里空气难保新鲜;游泳池的水温长期会令人体内积寒;网球、高尔夫球很难天天坚持。这些项目适合锻炼,不一定适合养生。
  3.养生贵在养
  与现代体育不同,养生不主张挑战极限,不和自己的身体较劲。养生是顺其自然,循序渐进、慢火煲汤,功到自然成。
  4.个性养生
  现在所有的媒体都辟有养生的栏目,有许多从业者和非从业者都以专家身份谈养生,这没有什么不好,但专家谈的是一般规律,而规律都是以牺牲个案为前提概括而成的。所以规律并不适合所有的人。如果碰巧你就在规律之外寻就被专家们坑苦了。
  养生说到底是个性养生,一定要在弄懂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把自己的体质、性情属性、生活环境、生存条件都搞明白。然后根据自己的条件安排养生的时间、方法、内容、强度、频率等,在个性养生方面千万不能跟风,千万不能人云亦云。 5.慎听"专家"言
  社会浮躁时地位、知识都容易缩水,很多人动不动就自称或他封为"专家",在大讲"养生"的"专家"中有不少是冒牌的,是以偏见来误导民众。还有的为推销自己的产品而故意夸大其辞。市场社会不拒绝包装,但很多"专家"的良知却很容易被收买。
  6.养生不是治病
  养生是"医未病之病",不是治已病之病。养生追求的是增强体质预防或自身化解疾病。不能期望养生之法能治病。
  7.世间无灵丹妙约
  经常有广告把一种药品或营养品吹得神乎其神,能包医人间百病。其实不管是中医药还是西医药中都没有灵丹妙约。
  8.科学养生三字经
  人之初,寿本长;
  轻养生,早衰亡;
  欲长寿,有其道;
  胸怀宽,首其要,知足乐,宜常笑。
  勿悲愁,莫急躁,名利轻,是非薄。
  辩证论,因人异,烦恼事,皆可抛。
  勤劳作,莫贪逸,慢调理,也适宜。
  调饮食,宜清淡,肉蛋奶,莫过贪。
  高蛋白,低脂肪,维生素,需补偿。
  主副食,要全面,讲营养,重保健。
  常运动,胜服药,或快走,或跑跳。
  练气功,易松懈,动与静,结合妙。
  好睡眠,更重要,有规律,莫心焦。
  可赖床,可思考,头脑灵,精神好。
  三字经,讲养生,四主题,撮其要。

参考资料:大道养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3-07
“黑五类”是美丽的黄金食品
黑色食品可谓是补肾精的黄金食品,所以,“黑五类”可是我们的厨房必备哦!
《本草纲目》记载,板栗治疗肾虚,腰腿无力,《千金方》也称板栗是肾之果,肾病适合食用。芡实、木耳、桑葚、荔枝、海带、紫菜、乌鸡、香菇、豆豉都是补肾精的黑色食品。如果想服用中药,就用金樱子泡茶喝,也有固肾气的效果。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款补肾气超级有效的食物——用芡实、莲子和糯米煮粥,每天早晚各喝一碗,坚持7天,则肾气虚弱产生的一切面容早衰问题大多会很快改观。注意这里是糯米,不是粳米,这两种米饭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族,可以防止脚气病、口腔炎,差别在于糯米比粳米性温,糯米有很强的收涩作用,对于尿频和出汗过多都很有帮助。
第2个回答  2011-03-02
给点力
第3个回答  2020-02-06
肾脏分布在腰部两侧,肾脏不好使会有不明原因的腰痛。若是尿量或者排尿次数突然增多或者减少需警惕。另外肾病患者也会出现一过性的水肿,尤其是脚踝以及双下肢水肿比较严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