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佛教石窟遗存如何体现中外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急求答案呐

如题所述

1文化不是固定的,是一直在变动的,不过由于文化属于意识领域,所以变化比较缓慢。
2 佛教石窟的东西体现中国本土古文化与印度佛教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3为何会冲突?冲突的本质是不适应,不接受。为何佛教在魏晋南北朝会急速发展?因为那个时代是剧变的时代,朝代更替,国家不统一,战乱不断,人民罹难,痛苦不堪,外在的动乱是个人无力控制的,但内心的安宁却是可以控制的。动荡的时候,往往是思想界最发达的时刻。佛教和中国儒道教化是有冲突的,从义理上说,比如佛教的孝,要求出家“一人出家,全家升天”,儒家的孝是孝顺当代的父母妻儿。这些矛盾更体现在政治上。古代中国是政教合一的。道家儒家佛家都有伟人在影响着政策。统治者由于个人因素或者客观因素,对某些宗教进行人为的褒贬,做出具有倾向性的政策来。冲突体现比较多,大概先说这两个等等。
4为何会融合?佛教传过来有两个因素,一个是主动吸纳:国家主动派遣僧人取经、宏法(文化角度)、政策倾斜(政治角度)、给寺庙田地(经济角度),尊重僧人身份地位(社会)等等,一个是外在的推动:印度当地僧人主动传法弘法。根源在于【需求】:人们的需求(对真理的追求,对痛苦的厌恶等等),在于政治的需求(以教治国,化民成俗)。
5启示:中国儒释道能够融合在一起,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包容性,表现了文化的延展性和生命力,表现了文化的变动性特点。更表现了中国人民对儒释道三家宗教道义所共有的价值观的认同。至于这三家文化共有的价值观是什么,这其实就是中国文化之所以在世界领域内赫赫有名的原因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4-24
没有吧,中西宗教一直是冲突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