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下欧洲的建筑史

如题所述

欧洲的封建时代,主要意识是基督教。教会不仅统治与震慑着人们的精神世界,还控制着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教会的统治对当时的建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于是教堂往往代表了当时当地建筑的最高代表,凝聚着当地的文化,象征着一座座的城市和村镇。
西方古典教堂建筑时期一般认为是从公元313年到十七世纪下半叶。其发展主要经过了欧洲早期基督教时期,拜占庭时期,中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古典主义时期。因此西欧现存的古典教堂的风格主要有:早期的基督教风格,拜占庭风格,罗马式风格,哥特式风格,文艺复兴风格,巴洛克风格,古典主义风格,以及由于文化交流而产生的混合样式和风格。
一. 早期的基督教式
(1)特点:地下墓窟时期。这个时期的基督教堂其实是没有统一风格的。由于历史的原因教堂和墓葬与住宅是结合的。教堂的平面型制主要是巴西利卡式。出现了钟楼。
(2)发展:公元313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米兰发布勒令宣布帝国内宗教信仰自由,结束了对基督徒的迫害。此后大量的基督教堂开始公开修建。早期的基督教堂没有统一的风格。公元395年罗马帝国迁都君士坦丁堡,早期基督教堂在西欧继续发展。
二.拜占庭式
(1)特点:是古西亚的砖石拱券,古希腊的古典柱式和罗马的的宏大规模的别有特色的综合。占地少而且向高发展,中央是几个小穹隆群,并且重于装饰。教堂的格局大概有三种:巴西利卡式;集中式(平面圆形或多边形,中央有穹隆);十字式(平面十字形,中央有穹隆,有时四翼上也有)。此外用彩色云石琉璃镶嵌和彩色面砖来装饰建筑也是它的特色。
(2)发展:分裂后的东罗马帝国建都君士坦丁堡,后来称拜占庭帝国。拜占庭风格是拜占庭帝国控制和受拜占庭文化影响的地区的一种建筑风格。而西罗马帝国在公元479年被一些当时比较落后的民族灭亡,经过相当长的战乱时期,西欧建立了封建制度。在地域和文化上,两个地区有时有交叉现象。拜占庭是东正教的。按照国家的发展可以氛围三个时期:前期。也是兴盛时期主要是按照古罗马城的样子来建设君士坦丁堡。教堂越建越大,越建越华丽,6世纪出现了大穹隆为中心的圣索非亚大教堂。中期。向高处发展,中央的大穹隆没有了改为几个小穹隆,并重于修饰。如威尼斯的圣马可大教堂。后期。由于战乱建筑不多也没有新的创造。
三.罗马风式。
特点:墙体巨大而厚实,墙面用连列小券,门宙洞口用同心多层小圆券,以减少沉重感。西面有一、二座钟楼,有时拉丁十字交点和横厅上也有钟楼。中厅大小柱有韵律地交替布置。窗口窄小,在较大的内部空间造成阴暗神秘气氛。朴素的中厅与华丽的圣坛形成对比,中厅与侧廊较大的空间变化打破了古典建筑的均衡感。第一次成功地把高塔组织到建筑的完整构图之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