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野十虎将

四野在解放战争中三下江南,四保临江,喋血四平,三大战役中打了两个,而后衡宝战役、两广战役消灭白崇禧,最后解放海南岛。四野征战了大半个中国,涌现了一大批赫赫有名的战将,你知道四野十虎将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9
林彪在东北野战军(四野)的五虎上将和五虎爱将
五虎上将
刘亚楼 入选理由地球人都知道
邓华 入选理由:抗美援朝以邓替黄永胜就可以看出来
李天佑 1纵司令38军军长 四战四平的前线总指挥,不用多说了。
韩先楚 主力纵队司令,“好战分子”。
黄永胜 林喜欢他仗打得好,分别任过几个纵队司令

五虎爱将
苏静 “一人能抵10万兵”这评价足够了
梁兴初 1师师长,林亲切叫他“梁大牙”,后任10纵司令
钟伟 敢打没有命令的仗,从师长直接到12纵司令。
胡奇才 4纵副司令,林彪命令他到塔山守住塔山。
龙书金 攻坚老虎师师长,攻锦州,东总直接指挥。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5-11-19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力部队之一。根据中央军委1949年1月15日和3月7日的命令,东北野战军于3月11日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林.彪.任司令员,罗荣桓任政治委员,萧克任参谋长,谭政任政治部主任。四野三下江南,四保临江,喋血四平,决战辽沈,解放东北;继而挥师入关,而后鏖战华南,最后千帆过海解放海南岛。纵横驰骋于十四个省区。其麾下战将如云,在开国1600多位将军中,原属四野的有519人,其中元帅2人,大将3人,上将18人,中将57人,少将439人。而其中的十大虎将更是彪柄千古。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3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力部队之一。其麾下战将如云,在开国1600多位将军中,原属四野的有519人,其中元帅2人,大将3人,上将18人,中将57人,少将439人。而其中的十大虎将更是彪柄千古:
  宁折不弯的军人——大将黄克诚(1902-1986)湖南省永兴县人,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国民革命军任营政治指导员、团政治教官。参加了北伐战争和湘南起义。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游击队党代表,红四军第十二师三十五团党代表、团长,第二路游击队司令,红三军第四师政治委员、军政治部主任,红三军团代政治部主任,中央军委卫生部部长,红军总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参加了长征。黄克诚在军队中长期做政治工作,基本要诀就是自身的模范作用。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四旅政治委员,八路军第二纵队、第四纵队政治委员,第五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新四军第三师师长、政治委员,苏北军区司令员、政治委员,中共苏北区委书记。解放战争时期,任西满军区副政治委员、司令员,中共西满分局人理书记,东北军区副司令员兼后勤司令员,中共冀察热辽分局书记兼军区政治委员,中共天津市委书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湖南军区司令员、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总后勤部部长,国防部副部长,中共中央军委秘书长兼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是第一、二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第十一届中央委员。在中国共产党中央纪委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被选为中央纪委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第二书记。
  当先大将——大将肖劲光(1903-1989)湖南省长沙人,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我党卓越的 海军军政领导人1920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赴苏联学习。1922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回国后,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六师党代表。参加了北伐战争。1927年赴苏联入列宁格勒军政学院学习军事。1930年回国。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闽粤赣军区参谋长兼政治部主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校长,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政治委员,建黎泰警备区司令员兼红十一军政治委员,闽赣军区司令员兼红七军团政治委员,红三军团参谋长,中共陕甘宁省委军事部部长兼红二十九军军长,中共中央军委参谋长。1933年任建(宁)黎(川)泰(宁)警备区司令员兼红11军政委,闽赣省委委员、闽赣军区司令员、政委兼红7军团军团长、政委。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后方留守处主任,陕甘宁留守兵团司令员,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副司令员。任军委总参谋部参谋长, 八路军后方总留守处主任、政委,八路军留守兵团司令员、政委。1940年09月任陕甘宁边区中央局常委。1941年05月任中共中央西北局委员。1942年09月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副司令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副总司令兼参谋长、南满军区司令员,东北野战军第一兵团司令员,第四野战军副司令员兼第十二兵团司令员和政治委员。1946年底-1947年初,连续指挥部队四保临江,打退了国民党军4次进犯。1948年参与指挥辽沈战役的长春围困战,成功使曾泽生将军率部起义,郑洞国将军放下抵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湖南军区司令员,东北边防军副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三、四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共产党第七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八、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在中国共产党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被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
  啃过洋面包的参谋长——上将刘亚楼(1910年—1965年),原名刘振东,福建省武平县厢店乡湘洋村人。一九二九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闽西游击队排长,红四军随营学校学员班长,红十二军连长、营长兼营政治委员,红四军第三纵队八支队政治委员,第十二师三十五团政治委员,第十一师政治委员,红一军团第二师政治委员,第一师师长,陕甘支队第二纵队副司令员,红一军团第二师师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训练部部长、教育长。一九三九年赴苏联入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一九四五年回国。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东北野战军、东北军区参谋长,第四野战军十四兵团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兼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国防科委副主任。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
  旋风司令———上将韩先楚(1913年2月 - 1986年10月),男,湖北省红安县(原黄安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上将,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军首任军长,原中央军委常委,福州军区原司令员,兰州军区原司令员。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34年11月中旬,红25军在河南罗山县朱堂店突破敌人阻拦,当晚从信阳以南越过平汉铁路,进入豫鄂交界的桐柏、枣阳一带,实现了战略转移初步目标。红25军被逼在独树镇打了一场恶仗。独树镇战斗,让他一战成名。
  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10月,韩先楚又参与指挥了新开岭战役。战役前夕,由于发现敌兵力增加,第4纵队部分领导对打与不打一时决心难下。这时,韩先楚率纵队第10师从200里外日夜兼程赶回,力主下达战役决心。1947年1月-2月间,韩先楚和政委彭嘉庆等率4纵向敌守备重点宽甸、桓仁、凤城、赛马集地区及安(东)沈(阳)铁路两侧实行远程奔袭,作战50多次,拔掉敌据点40多个,歼敌6000余人。1947年东北夏季攻势中,韩先楚指挥五个团攻克梅河口,歼敌重建的第184师,打通了东北民主联军的南北联系。
  建国后,1949年4月韩先楚出任12兵团副司令员,率部解放武汉。湘赣战役后,他又率部解放了长沙,建立湖南军区并任副司令员。1950年4月16日19时30分,一代名将韩先楚置个人生死和军事荣誉于度外,在没有海空军配合的情况下,冒着丧师琼州海峡的极大风险亲率40军,43军四个师三万关东子弟乘坐400多艘风帆船从雷州半岛灯楼角起渡,跨海进击海南岛!
  最耀眼的将星———上将邓华(Deng Hua, 1910年—1980年),湖南省郴县(现郴州市北湖区)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参加湘南起义。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工农革命军第七师政治部组织干事,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十一师三十三团宣传中队长、连党代表,第三纵队政治部组织科科长,红十二军教导队政治委员,三十六师政治委员,红一军团第一师三团政治委员,第二师政治部主任,第一师、第二师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一一五师六八五团政治处主任、副团长、团政治委员,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平西支队司令员,八路军第四纵队政治委员,挺进第十一纵队司令员,晋察冀军区第五军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第二旅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东北保安副司令员兼沈阳市卫戍司令员,辽西军区、辽吉军区司令员,东北野战军第七纵队司令员,第四野战军四十四军军长,第十五兵团司令员。
  建国后,历任广东军区第一副司令员,第十三兵团司令员,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副司令员,第十三兵团司令员,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副司令员兼第一副政治委员、代司令员兼代政治委员,沈阳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是第一、二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第九、十、十一届候补中央委员。
  主力军军长——上将李天佑(1914年1月8日—1970年9月27日),广西临桂人 。1928年入桂军当兵。1929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上将。曾任中共中央委员、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1934年荣获三等红星奖章,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9月,李天佑率全团参加歼灭日军板垣师团1000人的平型关战斗。1938年,任第343旅副旅长,参加正太路的多次战斗,消灭日军数百人,缴获战马数百匹和200支步枪。1928年3月,代理343旅旅长,率部转战于吕梁山区,参加开辟晋西南抗日根据地。
  解放战争时期,1947年6月,指挥2个纵队另1个师和配属5个炮兵营攻打四平,歼敌1万多人,攻占城区五分之三。战后,总结出一套攻坚战术,在东北各部队推广。1948年5月,指挥3个纵队和4个炮兵团再次攻打四平国民党守军,歼敌近2万人。1948年9月,率部参加辽沈战役,歼敌近3万人。1949年1月,在平津战役中,李天佑担任解放天津西线指挥员,指挥38军、39军,全歼天津国民党军13万人。是役后,担任第13兵团副司令,率部南下参加渡(长)江、解放湖北等战役,为全国解放立下赫赫功勋。
  打铁自身硬——上将梁兴初(1912—1985),男,江西吉安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中将军衔。抗日战争时期,曾任八路军115师教五旅旅长,新四军独立旅旅长等职。解放战争时期,曾任东北民主联军第十纵队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8军军长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率部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曾任海南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副司令员等职。为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党内,曾任中共四川省委、成都军区党委第二书记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红军时期,历任班长、排长、连长、连政治委员、营长、团长。在中央苏区一至五次反“围剿”作战中,英勇顽强,机智灵活,身先士卒,与敌拚搏,荣获红四军三级奖章。在两万五千里长征中,担任红军第一任骑兵侦察连连长,多次出色地完成重要的侦察和战斗任务,晋升为二团团长。到达陕北后,参加了直罗镇战斗和东征、西征作战。
  抗日战争时期,曾任八路军115师教五旅旅长,新四军独立旅旅长等职。解放战争时期,曾任东北民主联军第十纵队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8军军长等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率部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曾任海南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副司令员等职。为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曾任中共四川省委、成都军区党委第二书记等职 。1955年,授予中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5年10月5日在北京病逝。
  塔山司令——中将吴克华(1913—1987),江西省弋阳县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军事指挥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
  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十军第一团排长,军政治部特务连连长,军部特务大队大队长,红七军团第二十师六十团营长,少先队中央总队部参谋长,红五军团第十三师三十七团团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五支队副司令员,第二支队司令员,第五旅旅长,山东军区第五师师长,胶东军区副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第四纵队司令员,辽东军区副司令员。第四野战军四十一军军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十五兵团副司令员,华南军区参谋长,海南军区司令员,济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司令员,铁道兵司令员,成都军区、乌鲁木齐军区、广州军区司令员。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是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三、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候补中央委员。在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战争骄子——少将钟伟(1915—1984),湖南平江人,1928年参加革命活动,1929年加入共青团,1930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参加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一至第五次反“围剿”作战;1934年10月参加长征,到达陕北后任红十五军团第七十八师政治部主任;1936年10月任第七十三师政治部主任,参加东征、西征战役;抗日战争时期担任新四军第三师第十旅二十八团团长、第十旅副旅长等职,率部参加敌后抗日游击战争;
  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三师第十旅旅长,第二纵队第五师师长、东北野战军第十二纵队司令员、第四野战军第四十九军军长,率部参加解放东北和进军中南的多次重要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广西军区参谋长,中南军区编练司令部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军司令部参谋长,北京军区参谋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和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剿匪司令——少将贺晋年(1910.10~2003.05),男,陕西省安定(今子长)县贺家湾人,陕北红军创建人之一,原军委装甲兵副司令员(正大军区职待遇)。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他是陕北红军创建人之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陕甘游击队骑兵大队副大队长、一支队政委、总指挥部参谋长、总指挥,中国工农红军团长、师长、军长等职,率部参加了陕北革命根据地的第一、二、三次反“围剿”斗争,开辟和巩固陕北革命根据地,迎接中央红军的到来做出了重要贡献。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团长、旅长兼分区司令员,率部参加了固守黄河防线、反国民党顽固派磨擦滋扰的斗争和大生产运动。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东北民主联军合江军区司令员、纵队司令员,兵团副司令员兼军长、江西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兼赣西南军区司令员等职。他创建了我军第一支骑兵纵队和第十一纵队,率部参加了东北夏季攻势、冬季攻势和辽沈、平津、解放江南等战役战斗。新中国成立后,任东北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同时兼任防空、卫戍、装甲兵部队司令员和中朝联合铁道运输指挥部司令员,为东北军区部队的正规化建设和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建立了功勋。他1957年任装甲兵副司令员,主持了我国第一代主战坦克装甲车辆的研制工作,为建设人民装甲兵做出了重要贡献。
  贺晋年是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十一届中央候补委员,在党的第十二、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