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吉州窑 磁州窑 还有耀州窑的瓷器有什么特征 怎么区分

如题所述

吉州窑,
创烧于唐代晚期,经五代、北宋,鼎盛于南宋,至元末终烧,
晚唐时期以烧造酱褐、乳白釉瓷器为主。从北宋开始,酱褐釉瓷停烧,乳白釉瓷继续烧造,但形制已发生变化,同时增加了新的黑釉瓷品种。这一时期的乳白釉瓷有涩圈、高圈足、瓜棱腹碗、饰褐色点彩钵、器盖、菱口碟、唇口和莲瓣纹高足杯等。莲瓣纹高足杯为北宋常见物。碗、钵、碟等施釉不及底,底式切削粗涩。乳白釉钵厚唇或卷唇,釉不及底,支钉烧,有褐色彩斑,平底或近宽圈足,似五代至北宋时烧造。南宋时期的乳白瓷有各类碗、盏、粉盒等。这些器物多满釉,碗釉色晶莹润泽,开冰裂细纹。
元代乳白瓷没有各式碗、碟、高足杯和玉壶春瓶等。高足杯、芒口太平底印花碗、玉壶春瓶和芒口双鱼纹印花碟等,都是元代典型断代器。
吉州窑黑釉瓷似在北宋时期才开始烧造。南宋时期的黑釉瓷有芒口、敛口、卷唇、深腹、外黑内白釉碗、盘、芒口薄唇碟、罐、瓶、注壶、鼎、杯和器盖等。芒口、底足矮内凹.为吉州窑黑釉碗、盏最常见的特点,且多施满釉。
元代时期的黑釉瓷有碗、碟、杯、高足杯、罐、黑釉彩绘折唇盆、扁腹壶、鼎、器盖、镂空炉和褐釉柳斗纹罐等。碗盏、杯多芒口,腹斜削,较粗糙。折唇盆这种胎型装饰为宋代所不见,与元代仿银器作风近似。长颈瓶元墓常有出土。

  磁州窑
  宋代是我国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的时期,各个艺术门类得到高度发展并相互影响。特别在陶瓷制作上更是大江南北名窑迭起,官窑民窑竞相争辉,形成了群星璀璨的局面。
  磁州窑这时异军突起,形成了蜚声南北的庞大窑系,同时创造性地将中国画技法巧妙地运用到了瓷器的装饰之中,设计出白底黑花的品种,打破了当时瓷器以单色釉为代表的装饰格局。这种白底黑花是磁州窑在宋代创立不久,由工匠们创造的一种全新的装饰方法。他们用一种含有氧化铁的色料,在涂有白色化妆土的瓷坯上作画,使瓷器的装饰达到了近似水墨画的效果,然后上釉烧成。这些瓷器的画面线条流畅生动,外观色泽鲜艳、永不褪色,有着强大的艺术感染力。磁州窑白底黑花的产生,标志着中国瓷器从用刀在坯胎上刻、画的“胎装饰”转变成了用笔画花为主的“彩装饰”技法上来,因此具有很大的创造性。同时,也把我国的陶瓷工艺提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丰富和开创了我国瓷器装饰的新途径,为以后景德镇青花瓷的发展成熟奠定了基础。
  磁州窑白底黑花产品不仅具有极强的创造性,而且有着极其浓郁、美观、实用的生活气息。首先,它在题材上十分贴近生活,注重人们的欣赏习惯。当时磁州窑器物上除了出现虫草、花鸟、人物、山水及各种大小动物等内容外,匠师们还往往把人们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的事情,如祭祀天地、婚丧嫁娶、传说典故等内容大量地运用到瓷器的绘制中。所以,磁州窑白底黑花的产品深得人们的喜欢,特别在北方地区成了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其次,在表现手法上匠师们的技法十分丰富多彩,他们时而逸笔草草,辅以部分的黑色块面,不仅色调明快,黑白相映,而且用笔灵动、雄劲自如;时而率意勾勒,用笔多以细劲勾勒为主,使得画面自然逼真,人物形神兼备,毫无斧凿之痕:在画面的布局、构图上也是疏密相间、错落有致,有动有静,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受,充满了中国画的笔墨情调,显示出匠师们的扎实绘画功力。

耀州窑,
在今陕西铜川黄堡镇立地坡和上店村。从唐代开始就烧制青瓷,到北宋已达到极盛时期,并烧制过贡瓷。金、元时期逐渐走向衰败。耀州窑瓷器影响到全国各地,如广州的西村窑、江西的吉州窑、河南的汝州窑等。
耀州窑瓷胎变化很大,唐时胎骨多呈深灰色,少数为灰、黄灰或黄色。胎土欠淘洗,胎质比较粗糙。有颗粒状石英和较大的气孔。五代较以前细致,很少见到颗粒状石英和气孔。但胎骨普遍泛灰。宋代胎骨白中泛黄,质地细而致密,仅有少量气孔,瓷化程度最好。
唐和五代是耀州窑的初创时期,以烧黑釉和白釉为主,兼烧一部分青瓷,宋代以烧制青瓷为主。青瓷的釉色,青中闪黄更趋于稳定。胎、釉、装饰花纹都比较精细,可能为宫廷定做的青花瓷器,故出现了带有龙凤纹饰的瓷器。金、元时期,除部分烧制青釉瓷器外,绝大部分烧制一种呈姜黄色釉的青釉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7-09
吉州窑以黑釉居多,磁州窑白地黑花,耀州窑青釉刻花。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