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的主要人物有哪些?

如题所述

人物

1、方鸿渐:本书主人公。气高学浅、未求专攻,外慧内醇、少谙世故。曾游学西欧,归国后随波逐流,然挣扎自守而不失本心。

2、赵辛楣:曾留学美国,虽出身世家,却外表世故、内心醇厚,是苏文纨青梅竹马的追求者,恋爱失意后成为方鸿渐的至交好友。

3、唐晓芙:苏文纨的表妹,聪明活泼、开朗伶俐、自然本色,是方鸿渐一见倾心、钟情追求的恋爱对象,后来因苏文纨全力挑拨而误解分手。

4、孙柔嘉:与方鸿渐和赵辛楣同赴三闾大学,任外文系英语助教。外表柔顺、心机内敛,后来嫁给方鸿渐。

5、苏文纨:法国里昂大学文学博士,出身官宦名门,“冷若冰霜,艳若桃李”,且老于世故。

6、鲍小姐:与方鸿渐、苏文纨同船归国的留学生,方鸿渐归国途中的一夜情人。

7、方父、方母:中国江浙一带传统的旧乡绅伉俪,方鸿渐的父母。

8、周父、周母:方鸿渐未过门的岳丈岳母(因其未婚妻早亡),也是送方鸿渐出国留学的出资人。

9、董斜川:赵辛楣的朋友,曾为驻外军事参赞。出身传统书香名门,家传谙熟古旧体诗律。

10、褚慎明:赵辛楣的朋友,闭门自修的“哲学家”,擅长投机取巧、故弄玄虚、自我标榜。

11、曹元朗:英国剑桥大学文学博士,后来成为苏文纨的丈夫。

12、高松年:三闾大学校长,典型的学术官僚。

13、李梅亭:三闾大学代理训导长,庸俗贪财,混迹于知识界的学术市侩。

14、汪处厚:三闾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官场失意后退身学界。

15、汪太太:汪处厚的年青妻子,致使赵辛楣逃离三闾大学的暧昧对象,同时又是校长高松年的暧昧对象。

16、韩学愈:三闾大学历史系主任,混迹于知识界的学术骗子。

17、刘东方:三闾大学外文系主任,曾希望将妹妹嫁给方鸿渐。

18、陆子潇:三闾大学年轻教师,孙柔嘉的暗恋者,喜欢故作深沉地自吹自擂。

19、范懿:三闾大学女生指导,赵辛楣的暗恋和追求者。

《围城》是钱锺书所著长篇小说。第一版于1947年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1949年后,由于政治等方面原因,本书长期无法在中国大陆和台湾重印,仅在香港出现过盗印本。1980年经作者重新修订后,在中国大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刊印。此后作者又小幅修改过几次并再版。

扩展资料:

故事大纲

故事发生于1920到1940年代。主角方鸿渐是个从中国南方乡绅家庭走出的青年人,迫于家庭压力与同乡周家女子订亲。但在其上大学期间,周氏患病早亡。后来他出国求学。

方在欧洲游学期间,不理学业。为了给家人一个交待,方于毕业前购买了虚构的“克莱登大学”博士学位证书,并随海外学成的留学生回国。在船上与留学生鲍小姐相识并热恋,但被鲍小姐欺骗感情;同时也遇见了同船留学归国的大学同学苏文纨。

到达上海后,在已故未婚妻父亲周先生开办的银行任职。此时,方获得了苏文纨的青睐,又与苏的表妹唐晓芙一见锺情,于是整日周旋于苏、唐二人之间,并结识了正狂热追求苏文纨的赵辛楣,引发赵的一番误解和情斗。

方最终与苏、唐二人感情终结,苏嫁与诗人曹元朗,而赵也明白方并非其情敌,从此与方惺惺相惜。期间,方鸿渐逐渐与周家不和。

抗战开始,方家逃难至上海的租界。方在赵辛楣的引荐下,与赵辛楣、孙柔嘉、顾尔谦、李梅亭几人同赴位于内地的三闾大学任教。由于方鸿渐性格等方面的弱点,陷入了复杂的人际纠纷当中;后与孙柔嘉订婚,并离开三闾大学回到上海。在赵辛楣的帮助下,方鸿渐在一家报馆任职,与孙柔嘉结婚。

婚后,方鸿渐夫妇与方家、孙柔嘉姑母家的矛盾暴露并激化。方鸿渐辞职并与孙柔嘉吵翻,逐渐失去了对生活的希望。

主题

《围城》是一部多层意蕴的小说。小说中刻画了一大批20世纪30年代的知识分子形象,他们游离于抗日战争之外,他们都留学归来,受到西方文化的熏陶,但是他们缺乏远大的理想,又缺乏同传统势力和思想斗争的勇气,甚至无法把握自己的生活。

揭示人生的无奈和命运的神奇,从婚姻是围城到人生是围城,主角方鸿渐不断渴望跳出围城,但是却又落入另一个围城,描绘了人生和现实世界的斗争和束缚。

创作背景

《围城》是钱锺书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另一部小说《百合心》未创作结束即被遗失,从此作者便再没有续写),开始创作于1944年,1946年完稿,1947年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印制发行。该书是钱锺书“锱铢积累”而成的,小说“从他熟悉的时代,熟悉的地方,熟悉的社会阶层取材。但组成故事的人物和情节全属虚构。

尽管某几个角色稍有真人的影子,事情都子虚乌有;某些情节略具真实,人物却全是捏造的。”而男主角“方鸿渐则是取材于两个亲戚:一个志大才疏,常满腹牢骚;一个狂妄自大,爱自吹自唱。两人都读过《围城》,但是谁也没自认为方鸿渐,因为他们从未有方鸿渐的经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围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