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混双为什么失金牌之技术分析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6
昨晚中国乒乓混双许昕、刘诗雯组合3比4不敌日本水谷隼和伊腾组合,痛失金牌。这场失利让很多人意外,实际上,通过技术层面分析,日本组合取胜不足为怪。

首先,乒乓球比赛最重要的技术环节是发接发。从发球来看,伊腾的发球明显变化更多,其高抛反旋转摩擦式发球可谓乒坛一绝,旋转强,隐蔽性好,对手很难接。再说接发球,因为伊腾有一面是生胶,生胶颗粒不容易吃旋转,球稍高就可以直接弹击,如击球点在球的中上部,弹出去的球非常快,且又飘又下沉,类似强下旋,威胁非常大。如击球点在球的中下部则球往往不转,对手接球容易冒高,故伊藤的球上下旋结合,迷惑性很强。加之伊腾还有生胶侧切的绝活,切出来的球侧拐很强,极大增加了接球难度。

其次,许昕的直板相较水谷隼的横板在反手方面有天然劣势。以往许昕主要通过强行侧身,通过正手拉强力前冲弧圈球来弥补反手的不足,但现在一方面年纪上来呢,跑动不如年轻的时候灵活,另一方面双打不像单打,双打有队友经常会挡住跑动路线,故有些时候许昕无法跑出位置用正手拉,只能反手过渡,这样就会放大出反手不足的问题。

再次,刘诗雯的球从来是稳健有余,凶狠不足。如过是单打,对上女选手时问题不大,但在双打比赛,不凶的球对上对方男选手就很要命。你的球不凶,对方男选手直接就反拉前冲弧圈了,拉过来后许昕反而不好处理,给许昕的压力很大。加上伊腾也有生胶弹击的绝活,诗雯过稳的弧圈球被伊腾生胶加力弹击后球过来的又快又下沉,许昕也非常不好接,一般只能拉高吊弧圈球过渡,这种高吊弧圈球过去后又被水谷直接反拉前冲弧圈球,造成诗雯非常难以防守。

最后,水谷、诗雯和许昕年经差不多,但伊腾差不多小他们有10岁。从体力上讲,日本组合优势明显。打到最后,明显中国组合跑不动了,反应也下降了,自身无谓失误增多,决胜局上来就输了个0比8,赢的机会非常渺茫呢。

综合以上技术分析,中国组合输掉比赛实属正常,以后多上年轻人,努力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