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手和脚总是出汗,天气不是很热的时候,也出的利害,请问有哪位知道是怎么啦?

同时伴有内热现象,面红,身体各部位都很燥热。

看了楼上的我就鄙视,全是抄别人的,你一点都不了解人家就乱说一通.楼主我估计你是手汗症,我也有,不管什么时候手和脚都爱出汗,还有就是液部也容易出汗,这些都是天生的,药物几乎没什么效果.手术可以治疗,不过后遗症很可怕,就是手汗没了但是汗全部就从背部和大腿排出来,很恐怖的,建议你别去做手术。经常多穿棉袜子,勤换洗,手出汗就常洗咯,我就是这样过来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6-04
气温高时身体新陈代谢加快,排汗散热是身体正常的本能反应,称之为生理性排汗。而异常的病理性出汗,则反应出身体健康的各种异常状况,应留心提防,尽早调理。 白天不活动,安静坐着也出汗,动则汗流不止,称为“自汗”;而在晚上睡觉时不自觉地出汗不止,醒来时则自行停止出汗,则称为“盗汗”。这是最常见的两种汗出异常。广东省中医院传统疗法中心陈秀华副教授说,不论自汗、盗汗,都属于病理性出汗,须辨别阴阳虚实。一般来讲,汗证以虚证多见,但因肝火、湿热等邪热郁蒸所致者,则属实证。

“狂汗”标准简易自测

陈秀华说,最简单的自测方法,就是借助空调,在室温26-28摄氏度的环境中静坐,如果仍然出汗,稍有活动则汗出不止,则极可能为病理性汗证,需及时向专家咨询。

此外,所排若为味不咸之淡汗,且易感冒,常出现疲倦乏力,面色少华、舌淡红、舌苔薄白,多为虚证,所流多为虚汗。

盛夏中人们常喜欢把空调温度调得很低,陈秀华建议,室内温度最好不要低于26摄氏度,以免掩盖了一些早期病征而不自知。

炎夏“狂汗”何人最危

在广州,有汗出异常症状的患者不少。陈秀华说,临床中观察,以女性患者更为多见。

小儿常常出现自汗、盗汗的症状,中医理论认为这是因为他们阳气娇嫩,肺卫不固;而体弱的老年人不论肥瘦,都应注意其脾胃功能,不宜进食过于辛辣之物,以免伤及脾胃。一些自以为健壮的年轻人,暴饮暴食,常常熬夜,导致肝火偏亢,或阴虚火旺,或邪热郁蒸,也容易出现汗出异常的症状。

■特别提醒

治汗:莫喝凉茶应温补

无论自汗、盗汗,根本原因为内虚所致。不少广州人总觉得夏天出汗全因湿热,猛灌凉茶,生怕燥热上火。陈秀华提醒,这样反而容易攻伐脾胃,使虚证更甚。其实广东人夏天久居空调冷气之中,缺乏运动,许多人的体质已经转变为阳虚,适当的温补并不会燥热,反而有助于调节体内阴阳平衡。

推荐以下几款食疗汤水,但需注意,应温热时喝,切忌冷饮伤及脾胃。

●北芪大枣水

北芪20-30克,大枣6枚(若为红枣则须去核),浮小麦20克煲水频服,可以益气、生津、敛汗。

●炒米水

将米在锅内炒至金黄,再放水煮之。温中健脾,尤其对于体虚妇女非常有效。民间习俗妇女月子里喝炒米水,也是出于此理。

●人参瘦肉水

人参炖瘦肉,补中益气健脾。如气阴两虚者则可加花旗参;若为阳虚,则可用高丽参。特别是产后虚弱的妇女,待恶露排净后,可用高丽参、阿胶、鹿茸等大补气血之品。

●敛汗汤

浮小麦或糯稻根均有敛汗之效,而大枣也可与圆肉互换,加瘦肉则可作为保健汤水;或加冰糖或蜂蜜引用。

夏季出汗多而最易丢失津液,故需适当吃酸味食物,如番茄、柠檬、草莓、乌梅、葡萄、山楂、菠萝、芒果、猕猴桃之类,它们的酸味能敛汗止泻祛湿,可预防流汗过多而耗气伤阴,又能生津解渴,健胃消食。若在菜肴中加点醋,醋酸还可杀菌消毒防止胃肠道疾病发生。将上述各种食物加以科学搭配食用,则可充分满足心脏和脾脏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求。

持续高温下及时补充水分很重要。饮水可维持人体充足血容量、降低血黏度、排泄毒物、减轻心脏和肾脏负担。但也不能暴饮,暴饮不仅稀释胃液,降低胃酸杀菌能力,而且一下子水分吸收太多,会增加心脏负担,于健康不利。一般早晨起床后先饮一杯凉开水,白天多喝些茶水和淡盐水,一天需求量6~8杯。

夏天最需全面均衡营养。在高温环境里,人体营养物质消耗相当大,除了一日三餐外,还要注意从蔬菜、水果、饮食中额外补充维生素C、B1、B2和A、D,钙丢失多的人还要补充优质钙制剂。学生、老人特别应保持充足睡眠不熬夜,有条件还可午睡。

补充问题:不是病.出汗就是帮你降温的,不出汗倒要生病了.
回答者:美之谷 - 江湖新秀 五级 5-29 16:46
修改答复: 美之谷,您要修改的答复如下: 积分规则 关闭
气温高时身体新陈代谢加快,排汗散热是身体正常的本能反应,称之为生理性排汗。而异常的病理性出汗,则反应出身体健康的各种异常状况,应留心提防,尽早调理。 白天不活动,安静坐着也出汗,动则汗流不止,称为“自汗”;而在晚上睡觉时不自觉地出汗不止,醒来时则自行停止出汗,则称为“盗汗”。这是最常见的两种汗出异常。广东省中医院传统疗法中心陈秀华副教授说,不论自汗、盗汗,都属于病理性出汗,须辨别阴阳虚实。一般来讲,汗证以虚证多见,但因肝火、湿热等邪热郁蒸所致者,则属实证。

“狂汗”标准简易自测

陈秀华说,最简单的自测方法,就是借助空调,在室温26-28摄氏度的环境中静坐,如果仍然出汗,稍有活动则汗出不止,则极可能为病理性汗证,需及时向专家咨询。

此外,所排若为味不咸之淡汗,且易感冒,常出现疲倦乏力,面色少华、舌淡红、舌苔薄白,多为虚证,所流多为虚汗。

盛夏中人们常喜欢把空调温度调得很低,陈秀华建议,室内温度最好不要低于26摄氏度,以免掩盖了一些早期病征而不自知。

炎夏“狂汗”何人最危

在广州,有汗出异常症状的患者不少。陈秀华说,临床中观察,以女性患者更为多见。

小儿常常出现自汗、盗汗的症状,中医理论认为这是因为他们阳气娇嫩,肺卫不固;而体弱的老年人不论肥瘦,都应注意其脾胃功能,不宜进食过于辛辣之物,以免伤及脾胃。一些自以为健壮的年轻人,暴饮暴食,常常熬夜,导致肝火偏亢,或阴虚火旺,或邪热郁蒸,也容易出现汗出异常的症状。

■特别提醒

治汗:莫喝凉茶应温补

无论自汗、盗汗,根本原因为内虚所致。不少广州人总觉得夏天出汗全因湿热,猛灌凉茶,生怕燥热上火。陈秀华提醒,这样反而容易攻伐脾胃,使虚证更甚。其实广东人夏天久居空调冷气之中,缺乏运动,许多人的体质已经转变为阳虚,适当的温补并不会燥热,反而有助于调节体内阴阳平衡。

推荐以下几款食疗汤水,但需注意,应温热时喝,切忌冷饮伤及脾胃。

●北芪大枣水

北芪20-30克,大枣6枚(若为红枣则须去核),浮小麦20克煲水频服,可以益气、生津、敛汗。

●炒米水

将米在锅内炒至金黄,再放水煮之。温中健脾,尤其对于体虚妇女非常有效。民间习俗妇女月子里喝炒米水,也是出于此理。

●人参瘦肉水

人参炖瘦肉,补中益气健脾。如气阴两虚者则可加花旗参;若为阳虚,则可用高丽参。特别是产后虚弱的妇女,待恶露排净后,可用高丽参、阿胶、鹿茸等大补气血之品。

●敛汗汤

浮小麦或糯稻根均有敛汗之效,而大枣也可与圆肉互换,加瘦肉则可作为保健汤水;或加冰糖或蜂蜜引用。

夏季出汗多而最易丢失津液,故需适当吃酸味食物,如番茄、柠檬、草莓、乌梅、葡萄、山楂、菠萝、芒果、猕猴桃之类,它们的酸味能敛汗止泻祛湿,可预防流汗过多而耗气伤阴,又能生津解渴,健胃消食。若在菜肴中加点醋,醋酸还可杀菌消毒防止胃肠道疾病发生。将上述各种食物加以科学搭配食用,则可充分满足心脏和脾脏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求。

持续高温下及时补充水分很重要。饮水可维持人体充足血容量、降低血黏度、排泄毒物、减轻心脏和肾脏负担。但也不能暴饮,暴饮不仅稀释胃液,降低胃酸杀菌能力,而且一下子水分吸收太多,会增加心脏负担,于健康不利。一般早晨起床后先饮一杯凉开水,白天多喝些茶水和淡盐水,一天需求量6~8杯。

夏天最需全面均衡营养。在高温环境里,人体营养物质消耗相当大,除了一日三餐外,还要注意从蔬菜、水果、饮食中额外补充维生素C、B1、B2和A、D,钙丢失多的人还要补充优质钙制剂。学生、老人特别应保持充足睡眠不熬夜,有条件还可午睡。
第2个回答  2007-06-06
身体太虚!!
多补充营养!!
多锻炼
第3个回答  2007-06-04
可能是缺钙,要不就是体虚
第4个回答  2007-06-06
我也很爱出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