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江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有什么特色?

快快.......

风俗民情
  游神,年例,廉江白戏,舞鹰雄,安铺八音,红橙节等。年例是南部讲白话的地区才有,所谓年例,亦即某个人家过年时节大摆宴席,请四方亲朋好友就餐,与办喜事类似,就算不认识主人也可入座就食。   而“游神”就是全廉江皆有。所谓“游神”,就是过年时节某个村将其土地神“请”出,装上轿,青壮抬轿舞狮、小儿手执旌旗尾随,似军队出征状,舞狮先行,敲锣打鼓,穿村过巷而游,有些村乔装打扮,而有些村则平衣而游。所到之处,挨家挨户而停,各户为祈求土地神保佑,事先准备鸡鸭酒食、红包等祭拜,“神”到时,在门口打鼓敲锣、舞狮晃轿,末时,舞狮人舞狮上跃而“吞”红包,并烧炮而庆。各村有各村的“游神”日子,有些村小而不够人力不够规模就不游,一般不超过正月十五,一般村庄只游一天,“游神”之前的几个夜晚在土地庙里打鼓,称之为“屯兵”。   过户门前晃轿时,由于轿重,有时晃得太夸张了控制不住,四个人步子不协调,各自受到来自他人的摇力,似乎那轿不受自己控制,以至于越晃越摇,看似要倒的样子,迷信的抬轿人以及观众就认为那是“阿公”(或“老爷”,亦即土地神)在吃门前的祭拜品时因太过好吃而多吃多饮,导致“老爷”喝醉酒太过兴奋以至于轿不能停,认为那户人家今年有福了。笔者认为抬轿人那些抬轿人像疯子一样晃轿的行为实在不可取,虽然极少,但还是有人因晃轿而摔伤。近年来某些村观念更新,不再追捧晃轿戏,不再认为神是一定要人来抬方能显示对神的尊重,改用车将土地神装上代替人力轿,所到门户,不再晃轿,途中游荡又方便快捷,值得提倡。   以前过年气氛浓厚,大家游神热情高,很多青少年参与,九十年代后期以来,打工仔们都是初六七就到珠三角返工,初六七之后的游神显得清冷寂寥,皆是一些中小学生当主角,特别是十三、十四左右的游神,几乎全是小男孩。   市政府自2003年举办“廉江红橙旅游文化节”以来,每年一次,直至2009年,2010年后改为家电家具博览会,这也成了廉江人的盛会,是每年廉江人齐聚城区的欢乐日子。
地理
  廉江山水秀丽,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土地肥沃,四季如春,自然资源丰富。矿产资源有金、银、铝、锌、锡、锑和花岗岩、石灰岩、玄武石等20多种,其中银矿和花岗岩蕴藏量名列广东前 高桥红树林
茅。全市宜林宜果牧丘山地153万亩,山塘水库2800多个,九洲江贯穿市境西南89公里,全市可开发利用水域面积16万亩。境内双峰嶂为湛江市最高点,海拔382米。全国闻名的鹤地水库,山清水秀,储水量达12亿立方米,水面积122平方公里,有“人造海”之誉。董必武、邓小平、陈毅、郭沫若等国家领导曾莅临考察并予题词。由鹤地水库引流出去的雷州青年运河灌溉了遂溪、雷州、吴川和湛江市区。
史沿革
  1.始建前,   2.秦属象郡地;   3.汉属合浦县地;    廉江市罗州大道
4.晋属高凉郡高凉县地;   5.南朝宋、齐,属高凉郡罗州县地。   6.南朝梁、陈,为罗州高兴郡石龙县地。   7.隋朝,仍属高州高凉郡石龙县地。   8.唐高祖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析石龙县建石城县,属罗州,   (注:罗州城遗址在河唇镇龙湖村东侧,面积约6万平方米。   此遗址布局有仿唐代长安城的明显迹象。1962年,此城址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列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其时,在县境之西及西南同时建招义、零绿两县。唐天宝元年,招义县改为干水县),此县名即为石城县之始。   9.唐朝武德六年(公元623年),罗州徙治石城县。   10.唐玄宗天宝元年,以濂江河取名,易名为濂江县。   11.宋朝,太祖开宝五年(972年)废罗州并废濂江、干水县,划入吴川,属辩州(今化州,太平兴国五年即980年,改辩州为化州)。   12.南宋孝宗乾道三年(1176年),复析吴川西乡置石城县,属化州。   13.元朝,属化州路。   14.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属化州府。   15.七年(1374年)属化州。   16.九年(1376年)属高州府。   17.清朝,属高州府。   18.民国元年(1912年)至3年,属高州道。   19.民国3年(1915年),改石城县为廉江县,属高州道。   20.民国9年(1921年),废除道制,仍属高州善后处。   21.民国12年(1924年),属高雷廉钦琼崖罗阳八属联军总指挥部。   22.民国15年(1927年),八属联军全部覆灭后,属广东南路行政公署。   23.民国25年(1937年),属广东省第七行政区公署。   24.民国38年(1940年)至新中国成立前夕,属广东省第十四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25.1949年11月11日:廉江县城解放,属广东南路专员公署。   26.1950年9月,属高雷专区。   27.1952年11月,属广东粤西行政区。   28.1956年2月,属广东省湛江专区。   29.1959年1月,廉江、遂溪、海康(南渡河以北部分)三县合并为雷北县,属广东省湛江专区。   30.1960年11月,雷北县易名为雷州县,届广东湛江专区。   31.1961年3月,撤销雷州县,恢复廉江、遂溪、海康三县。按原县区域分治和归属。   32.1978年9月,属广东省湛江地区行政公署。   33.1983年9月,实行市领导县体制,属湛江市。   34.1993年12月,经国务批准,廉江撤县设市(二类市)。归广东省直辖,并委托湛江市代管。   35,1994年,廉江市辖23个镇:廉城镇、安铺镇、石城镇、河唇镇、吉水镇、石角镇、良垌镇、平坦镇、新华镇、横山镇、营仔镇、车板镇、青平镇、石岭镇、龙湾镇、雅塘镇、石颈镇、长山镇、塘蓬镇、和寮镇、高桥镇、新民镇、河堤镇。   36,2000年,廉江市辖22个镇。总人口1205764人,各镇人口: 廉城镇 85368 石城镇 104878 新民镇 40620 吉水镇 52813 河唇镇 77004 石角镇 41147 良垌镇 53187 平坦镇 24241 新华镇 21121 横山镇 93482 安铺镇 100753 营仔镇 70438 青平镇 83134 车板镇 35419 高桥镇 24572 石岭镇 62071 龙湾镇 22689 雅塘镇 35491 石颈镇 35390 长山镇 48480 塘蓬镇 62012 和寮镇 31454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37,2002年,廉江市辖22个镇(廉城、石角、河唇、平坦、良垌、新华、石城、新民、横山、安埔、营仔、车板、龙湾、高桥、和寮、雅塘、青平、石岭、石颈、长山、吉水、塘蓬),334个村委会、44个居委会。   38,截至2005年12月31日,廉江市辖3个街道(罗州、城北、城南)、18个镇(石角、河唇、良垌、石城、新民、安埔、营仔、车板、横山、高桥、和寮、雅塘、青平、石岭、石颈、吉水、长山、塘蓬)。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12-01
廉江市是广东省湛江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于1994年撤县设市,地域总面积2835平方公里,总人口160多万,在全国县级单位中排前10,目前市区非农业户籍人口约20万,市区常住人口三十几万,是湛江市辖人口最多、面积较大、经济最发达的县级市。 廉江是传统农业大县和工业强县,盛产水果,号称百果之乡;是广东40个产粮大县中表现较突出的县级市;是粤西唯一一个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工业类别齐全,尤以电饭煲产业表现突出,其电饭煲产量占全国3成以上,是中国电饭煲之乡。

具体你看百科吧,参考资料里的。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196438.htm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