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经济学中,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怎样换算?给个具体例子讲解

如题所述

表达式有两个:一是近似的表达,名义利率=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二是精确的表达,(1+名义利率)=(1+实际利率)*(1+通货膨胀率)。

名义利率反应的是资金量的一个增长率,含有通胀的因素,实际利率反应的是购买力的增长,剔除了通胀的影响。

假如银行储蓄利率6%,某人的存款在一年后就多了6%,说明他富了吗?这只是理想情况下的假设。如果当年通货膨胀率3%,那他只富了3%的部分;如果通货膨胀率是8%,那他去年100元能买到的东西今年要108元了,而存了一年的钱只有106元,他反而买不起这东西了!

扩展资料

费雪效应的应用:

费雪效应是名义利率随着通货膨胀率的变化而变化。名义利率、实际利率与通货膨胀率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名义利率=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请注意预期通胀和通胀率的区别)

在某种经济制度下,实际利率往往是不变的,因为它代表的是你的实际购买力。于是,当通货膨胀率变化时,为了求得公式的平衡,名义利率——也就是公布在银行的利率表上的利率会随之而变化。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90年代初物价上涨时,中国人民银行制定出较高的利率水平,甚至还有保值贴补率;物价上升,人民银行就加息。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费雪效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4
1.如年贷款利率为10%,一年计息一次,那么年利率就是8%。
2.如年贷款利率是10%,一个季度计息一次,就是说一年下来,计息了4次(计息次数m),那么年利率就会比10%要大了。
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区别,即年名义利率r=10%,而年实际利率Ieff的计算公式为:Ieff=(1+r/m)m-1 。【注意:后面的m是上标,m次方】此时算出来的年实际利率就是10.38%了。
不知道你明白没有?追问

10.38%是怎么算出来的?

追答

代入公式换算啊Ieff=(1+r/m)m-1 。【注意:后面的m是上标,m次方】r=10%,按一下计算器就出来了,即Ieff=(1+10%/4)4-1 =10.38%。【注意:后面的4是上标,4次方】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