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车床的每转进给和每分钟进给如何转换?

广数系统……或FANUC系统都可以…… 急需!望高手指点一二!

每分钟进给量=每转进给量×主轴每分钟转数。

进给量与工件变形区中的变形量直接有关。当进给量较小时,变形量也较小,变形渗透不到工件内部,加剧金属变形的不均匀性,影响锻件质量。对圆柱件摆碾时,进给量太小时会产生“蘑菇效应”。为保证锻件质量,要有足够的进给量,以使变形能渗透到整个锻件高度。

精车时,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较高,加工余量不大且较均匀,因此选择精车的切削用量时,应着重考虑如何保证加工质量,并在此基础上尽量提高生产率。

因此,精车时应选用较小(但不能太小)的背吃刀量和进给量,并选用性能高的刀具材料和合理的几何参数,以尽可能提高切削速度v。

扩展资料:

确定进给速度的原则

1、当工件的质量要求能够得到保证时,为提高生产效率,可选择较高的进给速度。一般在100~200m/min范围内选取。

2、在切断、加工深孔或用高速钢刀具加工时,宜选择较低的进给速度,一般在 20~50m/min 范围内选取。

3、当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要求高时,进给速度应选小些,一般在 20~50m/min范围内选取。

4、刀具空行程时,特别是远距离“回零”时,可以选择该机床数控系统设定的最高进给速度。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进给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12

转速乘以每转进给=每分钟进给500*0.3=150每分钟进给每分钟进给除以转速=每转进给150/500=0.3每转进给

进给速度和切削进给量的计算公式  Vf=N×f

Vf=进给速度(mm/min)

N=rpm(主轴转数)

f=切削进刀量(mm/rev)

切削线速度计算公式:       V=πDN/1000

N=rpm(主轴转数)

D=¢mm(切削直径)

V=M/min

π=3.14

进给——进给越大粗糙度越大,进给越大加工效率越高,刀具磨损越小,所以进给一般最后定,按照需要的粗糙度最后定出进给。

扩展资料

数控车程序可以分成程序开始、程序内容和程序结束三部分内容。

(1)程序开始部分:

主要定义程序号,调出零件加工坐标系、加工刀具,启动主轴、打开冷却液等方面的内容。

主轴最高转速限制定义G50 S2000,设置主轴的最高转速为2000RPM,对于数控车床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令。

(2)程序内容部分:

程序内容是整个程序的主要部分,由多个程序段组成。每个程序段由若干个字组成,每个字又由地址码和若干个数字组成。常见的为G指令和M指令以及各个轴的坐标点组成的程序段,并增加了进给量的功能定义。

(3)程序结尾部分:

在程序结尾,需要刀架返回参考点或机床参考点,为下一次换刀的安全位置,同时进行主轴停止,关掉冷却液,程序选择停止或结束程序等动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机床进给速度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5-07
每分钟进给量=每转进给量×主轴每分钟转数

楼上兄台,数控车床正常默认都用每转进给率这句话草率了吧,要看它机器里面参数是怎么设定的。为了安全,最好在程序开头用G98(每分)或G99(每转)明确声明。
第3个回答  2011-05-20
数控车床正常默认都用每转进给率,如果要转换成每分钟进给,则在编程开始时就单独一行编入G98即可,以后的F就是每分钟进给。但是从安全角度来讲不鼓励使用,作为知识拓展很好!
第4个回答  2011-05-20
在程序初始段写入G98为分进给,G99为转进给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