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中宋江和林冲的人物档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1-18
宋江的人物经历(一)结义晁盖为上梁山奠定基础。出生在山东郓城县的呼保义宋江,母亲早丧的他从小在家跟随父亲务农。宋江从小与郓城县东溪村的晁盖是发小,二人之间建立了亲密的友谊。晁盖生辰纲案件事发后,宋江假意奉命去缉拿罪犯,却偷偷传消息放走了晁盖等人,晁盖深感宋江的救命之恩,经常关注宋江的动态,结义晁盖为日后宋江坐上梁山的头领奠定了基础。(二)怒杀阎婆惜导致流离失所。宋江作为一个衙内为官清廉,阎婆为报答仗义疏财的宋江,决定把自己的女儿阎婆惜送给宋江作小妾,阎婆惜的到来彻底葬送了宋江的仕途梦想,其不守妇道的行为激怒了宋江,宋江因为害怕阎婆惜告发自己和晁盖的书信往来而杀死了她,从此宋江过上了逃亡的生活。宋江在柴进的府邸结识了武松,宋江辞别武松去二龙山投靠华容,并在清风山结实了燕顺王英等人,宋江惨遭陷害被解往青州,途中被燕顺等人救回,于是宋江带着燕顺王英等人投奔梁山,宋江得到家_回家途中被擒,发配江州[2]。(三)梁山结义。宋江在发配江州的途中被梁山好汉解救,但是宋江并没有听从吴用等人的劝解上山入草,他在前往沧州的路上结识了李俊、童威等人,到达江州后宋江结识了吴用引荐的戴宗,戴宗介绍黑旋风李逵给宋江认识,宋江与李逵、戴宗饮酒后提了反诗,宋江和戴宗因此锒铛入狱面临杀头之罪,行刑当天梁山的众好汉劫持了法场,宋江上梁山之后坐了第二把交椅。不料晁盖在攻打曾头市的时候丧命,宋江被推上了梁山首领的位置,在宋江的号召下梁山的好汉人数增加到一百零八个。(四)接受招安梁山覆灭。宋江带着众好汉接受了朝廷的招安,梁山好汉为剿灭反对朝廷的匪患立下战功,征方腊后梁山好汉死伤大半,宋江带着27人班师回朝,宋江和李逵二人惨遭高俅毒死,后吴用和华容二人在宋江的坟前自尽而亡。二、宋江的形象思想性格的冲突(一)宋江的贫民化形象的冲突。《水浒传》原著中用“面黑身矮”的词汇描述宋江的形象,结合他为人孝顺行侠仗义的品质,大家送给了他一个“孝义黑三郎”的外号,这是对宋江的外在形象最确切的评价,宋江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阶级,他为了能出人头地而苦读诗书,身为衙内的宋江经常接济穷人,正是一个曾经的善念为他招来了杀身之祸,宋江作为《水浒传》的主要角色,文章通过刻画一个貌不惊人且出身低微的人,来表达作者写作平民化的思想理念,正是这样一个出生平凡且形象普通的人却成就了一件轰轰烈烈的大事,宋江人物形象的冲突感让读者不禁慨叹,从宋江的身上可以看到自己的缩影。(二)宋江奴性懦弱性格的冲突。宋江出生于农民家庭,幼年丧母的宋江养成了帮助父亲分担生活压力的习惯,所以酿就了他善良厚道的脾气秉性,做事情前他总是为别人考虑。宋江成为梁山的带头大哥并不是偶然,正是他以德服人的结果。宋江治下的梁山以“替天行道”为宗旨,恰恰反映了宋江治军的严明,他怀着对封建势力的仇恨,率领梁山好汉抗击朝廷官兵的围剿,一次次取得了胜利。高俅看出了宋江的实力,他抓住了宋江善良和渴望正名的软肋,以招安为名让梁上好汉为朝廷卖力,最后宋江等人也被高俅所害,正是宋江善良的本性导致了他被奸人利用而殒命的悲剧,宋江奴性懦弱的性格与抗击朝廷的魄力形成了强烈的冲突。(三)宋江封建官僚思想的冲突。宋江骨子里就有“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封建社会思想,他通过个人的努力走上了官场,所以他想通过拼搏去争取更好的生活,于是他对朝廷忠心耿耿,宋江的耿直让他忽略了一件事情,就是封建统治者始终是以剥削为最终目的,如果宋江早日结识林冲或者卢俊义的话,他会早日的看清封建统治势力的卑鄙和残酷。正是宋江天生奴性思想的根生蒂固,才导致他一次次决策性错误,他始终对封建的官场抱有一丝希望,宋江的官僚思想与日后他对官僚主义的愤恨相冲突。(四)形象思想性格相互矛盾又相辅相成。宋江相貌平平却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刚正不阿的人品成就了“梁上好汉”的矛盾;本分善良的性格却要手持屠刀揭竿造反的矛盾;从追随到立志推倒封建势力的矛盾;深受封建奴役思想涂毒却立誓要与封建官僚作斗争的矛盾。宋江没有伟岸的身躯也没有开天辟地的武力,却成功地组织了农民起义来对抗封建的剥削阶级,虽然宋江的形象思想和性格跟他的作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也正是这样的平民化的人物形象才会深得人心。林冲林冲生的豹头环眼、燕颔虎须,虽任京城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却是个温文尔雅、奉公守法的官二代。父亲是提辖,算得上局级干部,给了他一个好出身,还传了他一身好武艺——在禁军教头中没人及得,丈人张教头又是同行,谁敢小看他?且看当今驾校的学员如何巴结教练,便知特级教练林冲活得多滋润。林冲颇识得法度,绝不寻衅滋事,更不会扰乱公共秩序。逃上梁山要纳投名状,他也碍三碍四下不去手。金圣叹评点道:“最奇者,如第一日并没一人过;第二日却有一伙三百余人过,乃不敢动手;第三日有一个人,却被走了,必再等一等,方等出一个大汉来。都是特特为此奇拗之文,不得忽过也。”施耐庵为何不安排一个贪官污吏或刁民歹徒,给林冲去交差?盖因林冲不是阮氏兄弟那种无法无天的杀人越货之徒,让他无端杀人就毁了一世清白。可叹如此顺民也会时乖命蹇。古人喜欢归罪于红颜祸水,林冲不该娶一个如花似玉的娘子,更不该让她外出招风揽火,惹得高衙内心中好生着迷,怏怏不乐。须知即或没有美娘子,若林家有一把宝刀,或者他家房产地段好被高府看上,也会上演同样的故事。一旦被贼惦记,在强权面前,武艺高强的林教头也只是手无寸铁的俎上鱼肉。林冲听闻妻子遭人调戏,乍进岳庙还在高喝“调戏良人妻子,当得何罪”!及至认得是本管高衙内,先自手软了。鲁智深带着二三十个泼皮赶来助阵,林冲反劝他:“原来是本管高太尉的衙内,不认得荆妇,时间无礼。林冲本待要痛打那厮一顿,太尉面上须不好看。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林冲不合吃着他的请受,权且让他这一次。”瞧,林冲还在为花花太岁开脱。鲁智深和尚不怕事大:“你却怕他本官太尉,洒家怕他甚鸟!”本该气愤的林冲,反倒劝回了怒不可遏的鲁智深,只是心中郁郁不乐,忍气吞声不敢发作。但求息事宁人,窝囊之极。高衙内认得林冲的妻子后仍不收手,趋炎附势的马仔们也火上浇油。参与陷害林冲的陆谦并非生来的坏种,同样碍于权势:“一时听允,也没奈何。只要衙内欢喜,却顾不得朋友交情。”他们设计骗出林家娘子,林冲赶到现场,眼看主犯高衙内出逃也不去追打,单挑无情无义的朋友出气,把陆家打得粉碎,天天拿着一把尖刀满城只寻陆谦。哪敢“痛打”上级领导的公子,没有半点男儿血性。可林冲却是极负责任的模范丈夫,被高太尉赚入白虎节堂治罪,他首先想的是别误了妻子的前程。好歹说服了岳父和妻子,才写下一纸休书:“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为因身犯重罪,断配沧州,去后存亡不保。有妻张氏年少,情愿立此休书,任从改嫁,永无争执”立下休书,张家便跟他划清了界限,无须背负坏分子家属之名。遭此冤假错案后,林冲依然逆来顺受盼着一线生机。充军路上,他任由两个防送公人摆布,还自掏腰包买酒买肉供其吃喝。公人用滚水烫他的脚他不敢回话;公人故意让他穿新草鞋磨破脚上的水泡,他鲜血淋漓还在恳求“上下方便”;公人要把他绑在树上他悉听尊便。直到两个歹徒要杀他,他还在叫鲁智深“师兄不可下手”,“非干他两个事你若打杀他两个,也是冤屈”。除了林冲,谁会放过助纣为虐的帮凶?但林冲就是林冲,好好先生一个,不与小人一般见识,也不报复社会。对柴进庄上无礼的洪教头,他也是见着就拜,_恭有余。想做好人苟活也不容易。俗话说赶人不上百步,恶人偏要把坏事做绝,陆谦、富安伙同差拨烧了大军草料场,企图结果林冲性命,张教头才对高衙内“没得推故了”。林冲侥幸躲进山神庙免于烧死,偷听到这伙人还要拣他一两块骨头回东京复命,这才大梦方觉:高俅当道的体制内已然没有容身之地。彻底断绝了平反昭雪的妄想,他才大开杀戒逃奔梁山。假如高俅不派人追杀到沧州,林冲还会服从管教,静待刑满释放重做新人,绝不至于落草为寇。奈何生活没有假如,权势信奉“一不做二不休”“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杀人不灭口,仇家追着走”。他们就这样不断给朝廷栽刺,颠覆大宋江山的哪里是梁山贼寇,恰恰是庙堂之上的高俅们。来源:戏剧之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