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志愿中的批次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高考录取批次是指:由于在各省(区市)招生录取的高校较多,所有高校不可能同时录取,于是将不同层次的院校分批进行录取,由此形成录取批次。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招生录取批次分为“本科提前批”、“本科一批”、“本科二批”、“专科一批、“专科二批”等招生批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近年积极推动各地开展高校招生录取批次改革,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批次合并体现了国家改革的总体方向。


扩展资料:

高考录取批次改革的意义:

1、有利于促进普通高等学校公平发展。

逐渐减少直至取消录取批次,消除因批次划分可能带来的政策歧视,促进普通高等学校平等竞争。普通高等学校不再靠人为划分层次吸引生源,而是靠提高办学质量得到社会和考生认可。

2、有利于减轻高中升学排名的压力。

虽然划分普通高等学校录取批次仅是录取工作的操作方式,但长期以来考生、家长乃至社会都把考上各批次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多少作为评价高中办学质量的标准。

3、有利于学生按照兴趣选择普通高等学校和专业。

考生不再计较批次的高低,有利于引导考生更多根据自己的特长、志趣来选择学校和专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招生录取批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29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招生录取批次分为“本科提前批”、“本科一批”、“本科二批”、“专科一批、“专科二批”等招生批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近年积极推动各地开展高校招生录取批次改革,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批次合并体现了国家改革的总体方向。

北京将从2017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对于明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行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将采取本科二批与本科三批合并录取,取消本科三批。英语听力考试方面,要从笔试中分离,一年两次、实行机考等。

河南从2017年起,该省本科三批与本科二批合批录取,逐步减少普通本科录取批次,克服简单用录取批次来划分和评价不同类型高校的倾向。加快推进基于考生总成绩、专业志向和学习特长的考生志愿填报方式和投档录取方式改革。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4
批次是高考分数等级的划分,提前批:一般是军校、师范、国防生或者港校,第一批:重点本科(全国211工程类的高校还有在第一批录取的高校,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第二批A线:普通本科(公办的),第二批B线:普通本科(民办的),第三批A线:专科学院(公办的),第三批B线:专科学院(民办的)
高考,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简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港、澳、台除外)大学最重要的入学考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统一组织调度,或实行自主命题的省级考试院(海南省为考试局)命题,每年6月7日、6月8日为考试日,部分省区高考时间为3天。
志愿填报是高考录取之前的一个项目,是考生进入大学的一个必经项目,关系到广大学子的命运。高考志愿表中,在院校、专业的下面设置一个“专业服从调剂与否”栏目,究竟填报“服从”还是“不服从”,要求考生必须在学校与专业之间进行一次博弈。
第3个回答  2011-06-13
就是自上往下录取,如果前面某个环节录取了,就没有后面批次的事情了,例如你被2录取了,然后2里面的院校就把你的档案拿走了,后面批次的学校就没有看到你档案的机会了,如果你不去2了,后面的学校也不会看到你的档案,因为那时候已经录取完了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11-06-13
就是说一本、二本、三本三个批次,不是同时录取的,每个批次录取都相隔将近 20 天。

祝你开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