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中考理综卷

如题所述

1.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A.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产生的原因
C.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2.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声现象.例如:笑树能发出笑声是因为果实的外壳上面有许多小孔,经风一吹,壳里的籽撞击壳壁,使其 发声;广场音乐喷泉的优美旋律是通过 传入我们耳中的.
3.下面哪项措施的目的是为了减慢水的蒸发
A.用电热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  
B.用扫帚把地面的积水向周围扫开
C.将湿衣服撑开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 
D.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再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内
4. 如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5.下图是物体A通过凸透镜(透镜未标出)成像的示意图。当凸透镜放在哪点时,才能产生图中所成的像A’(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6.在探究“近视眼的形成原因和矫正方法”时,冰蓉同学选择了如下器材:
蜡烛(模拟所视物)、水凸透镜(模拟人眼晶状体,并与注射器相连)、光屏(模拟人眼视网膜)、光具座等。
(注:水凸透镜的凸起程度可以通过注射器注入或吸取水的多少来调节。)
(1)她安装并调整好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将点燃的蜡烛置于透镜前某一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了烛焰清晰的像;当向水凸透镜内注入水,使透镜更凸后,发现光屏上已无烛焰清晰的像,若要在光屏上再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应在水凸透镜前放置一块 透镜;若撤去放置的透镜,应将光屏 (选填:“靠近”或“远离”)水凸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像。
(2)根据上述实验,可知近视眼的形成原因是: 。
7目前甲型H1N1流感的蔓延正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虽然该病毒的传播机制还未确定,但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感染病毒的有效措施。专家称感染病人咳嗽所产生的有大量病毒的飞沫,会使1m范围内的其他人吸入而被感染,所以与感染病人近距离接触须带口罩。一粒飞沫的直径约为1×10-6~5×10-6m(分子直径约为1×10-9m),由此可判断
飞沫 分子。(选填“是”或“不是”)
8.2009年1月1日9时整,江西首条湖底隧道开通.这条隧道西起阳明东路京九线隧道,东至国威路和上海北路交叉口,全长1965m,双向6车道,其中湖底暗埋段550m.在湖底隧道口有一交通标志牌如图18所示,交通标志牌上数字的含义是什么?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 一辆小车通过湖底暗埋段至少需要多少时间?

9.2008年9月27日北京时间16:43翟志刚实现了我国第一次太空行走,如图所示,这是国人为之骄傲和值得永久纪念的一刻。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太空人,此次太空行走共进行了19分35秒,期间,他与飞船一起飞过了9165km,则他的飞行速度
为 km/s。他身着的舱外航天服几乎就是一个小型飞船,请根据他所处环境,谈谈该航天服应具备的基本功能: 。(写出一条即可)
10.下面是小方设计的“测食用油密度”的实验方案: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向烧杯内倒入适量食用油,再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2,然后把烧杯内的食用油全部倒入量筒内,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为V1,根据他的设计,回答下面的问题:
(1)按该实验方案进行测量,食用油密度的表达式是     ,上述实验方案存在的问题是误差较大,试分析产生误差较大的主要原因               。
(2)请你将上述实验方案进行改进并补充填写实验内容于下表,并将图21中实验的数据及测量结果填入表中对应的下一行。
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g
33.3
11. .同学们在实验室里测某种小矿石的密度,选用天平、量筒、小矿石、细线、烧杯和水,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
A.将小矿石用细线系好后慢慢地放入量筒中并记下总的体积.
B.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螺母,使横梁平衡.
C.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D.将小矿石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
E.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并记下水的体积.
⑴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只填字母序号).
⑵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位置如图14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选填“左”或“右”).
⑶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小矿石的质量.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14乙所示;量筒量出小矿石的体积如图14丙所示,由此可知,小矿石的密度ρ= kg/m3.
⑷实验中,由于小英同学不小心把量筒打碎了,但实验室里已没有量筒了,老师就给她增加了一个溢水杯.现请你帮她想办法测出小矿石的体积,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
12.如图所示,将两个底面平整、干净的铅柱紧压后,两个铅柱就会结合在一起,即使在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这个实验表明
A.分子间存在引力 B.分子间存在斥力
C.分子间有间隙 D.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13.密闭的房间里打开香水瓶的盖子,一会儿整个房间都能闻到香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越高,香味扩散得越慢 B.若温度低于0℃,这个现象就消失
C.这个现象能说明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 D.这个现象能说明分子运动是无规则的
14.原子的中心是原子核,周围有电子绕核运动,图1是四种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由图中信息可知

A.质子、电子所带的电荷不等
B.所有原子的中子数都与质子数相等
C.中性原子的电子数与质子数相等
D.所有原子都由电子、质子、中子组成
15.关于微观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结构与西瓜很相似,西瓜籽就如同分布在原子中的电子
B.原子结构与太阳系很相似,质子、中子和电子就象行星绕太阳运动一样在绕核运动
C.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和中子则由更小的粒子组成
D.只要视力足够好,人们凭肉眼就能看到电子
16.一个美丽的氢气球吊着重物在空中缓缓上升,如图7所示。
(1)在上升过程中,若以气球为参照物,重物是 的(选填“静止”或“运动”);
(2)请你在图7中作出被提升的重物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17.2009年4月29日,创下多项世界第一的重庆朝天门长江大桥正式通行(如图15)。大桥主桥长932m,全桥永久用钢达到国内创纪录的4.6×107kg
(1)大桥永久用钢受重力多大?(取g=l0N/kg)
(2)如果从桥上人行通道过桥的路人步行速度约为1.2 m/s,他通过主桥所用时间为多少? (结果保留整数)

18.以下安全提示中与摩擦力知识有关的是
A.请驾驶员系好安全带 B.雨天路滑,驾驶员小心行驶
C.天干物燥,注意防火 D.在火车站站台上候车的旅客请站在安全线以外
19下列实例中,为了增大有益摩擦的是:
A.给自行车轴加润滑油; B.移动重物时,在它下面垫上钢管;
C.在机器的转动部分装滚动轴承; D.车轮上刻有凸凹不平的花纹.
20.如图甲所示,A是木块,B是长木板,C是弹簧测力计,另有砝码、棉布、毛巾等物。若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可测出木块受到的摩擦力。
(1)此实验的目的是:研究 。
(2)在操作过程中,一定要保持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此时,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与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 力。
(3)在图乙中,D是一个电动装置,可带动木板匀速运动。该装置相对图甲所示装置更具优势,请指出其中一点。
21.在乘坐公交车时,我们常常会遇到图13所示的情景.报纸、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也经常从不同角度对此类事情进行过报道(图14).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保证乘客的安全,现在公交车上的语音提示系统会自动提醒大家:“上车的乘客请扶好站稳”.

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漫画中发生的情景并指出这则报道中的错误.说明为什么“扶好站稳”就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22.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 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以判断
A.0 ~5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0.4m/s
B.0~7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5m/s
C.2s~5s内,小车受到的合力不为零 D.5s~7s内,小车受到的合力不为零
23.为纪念郑和七下西洋将华夏文明传扬于世,闽江口屹立起国内最大最高的一尊石雕像,如图8所示。石雕像和基座的总质量为7×105kg,基座底部呈正方形,面积约为50m2,则石雕像和基座总重力是 N,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 Pa。(g取10N/kg)
24如图所示,小华在滑冰场上快速滑行,在10s内滑行80m ,她和冰刀的总质量为40kg,已知每只冰刀与冰面的接触面积为15cm2。问:
(1)小华受到的重力是多大?
(2)小华滑行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3)小华在单脚滑行时对冰面的压强是多大?当小华双脚站立时,她对冰面的压强怎样变化,简要说明理由。

25.置于水平地面上的石柱,高为0.4m,横截面积为0.15m2,质量为150kg,g取10N/kg.求:
(1)石柱的重力;
(2)石柱的密度;
(3)石柱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6.发生在山区的大地震,往往会形成很多的堰塞湖(如图14所示),这些堰塞湖随时有溃堤的可能,严重的威胁着下游群众的生命安全。若某堰塞湖湖堤底部的水深已达到55 m,水的密度为1.0×l03 kg/m3,g取10 N/kg。
(1)求上述情况下湖堤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
(2)假设该湖堤底部和湖堤各部分能承受的水的最大压强都是6 ×105 Pa,那么,最多还能允许水面上升多少米?

27.在北京奥运会上获得比赛前三名的选手都将挂上既体现奥运理念,又体现中华民族特色的奖牌——用一种玉石制作然后分别镀上金、银、铜而成的奖牌。刘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当他得到一小块制作奥运奖牌余下的玉石材料后,立即着手利用家里的弹簧秤测这种材料的密度。请你和刘星一起来完成测量过程。(g取10N/kg)
(1)右图甲所示用细线拴住玉石块,用弹簧秤测出其所受重力,这时弹簧秤示数是_______N,从而可计算出玉石块的质量。
(2)如图乙所示让玉石块完全浸入水中,从图中弹簧秤的示数可计
算出玉石块所受的浮力是__________N。
(3)利用以上测量数据可计算出玉石块的密度是_______________kg/m3。

28、在学习了浮力的有关知识后,甲、乙两同学对“物体的上浮或下沉与哪些因素有关”进行了探究。他们各自将一根新鲜萝卜浸没在水中,松手后,发现萝卜要上浮直至漂浮在水面上(如图1所示).为了使漂浮的萝卜沉下去,两同学分别进行了实验:
甲、将一根铁钉全部插入萝卜中(如图2所示),将萝卜浸没水中松手,发现萝卜沉入水底。
乙:也用同样的铁钉,但只将其一半插入萝卜中(如图3所示),将萝卜浸没水中松手,发现萝卜叶沉入水底。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物体受力的角度看,他们在萝卜中插 入铁钉是为了改变 的大小
(2)结合两位同学的实验目的、过程及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虽然两同学的实验结果基本一致,但老师认为甲同学的方法更科学。你认为老师这样评价的主要理由是
29.为了响应“健康重庆”的号召,小林和爸爸周末到郊外去钓鱼,他在亲近大自然的同时还观察到爸爸在钓鱼前要“试漂”来确定铅坠(铅坠由合金制成)的大小,尽量使“浮标”更灵敏(如图17甲所示),图17乙是浮标和铅坠的位置示意图。若球形浮标的体积为15cm,铅坠的密度为11 g/cm3。(取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g=10N/kg)
(1)若铅坠在水面下1.2m处,它受到水的压强是多大?
(2)有经验的钓鱼者会使浮标体积的 23 浸入水中,此时浮标受到的浮力是多大?
(3)小林看见爸爸有一种体积为0.5 cm3的铅坠,如果使用这种铅坠,浮标静止时浸入水中的体积有多大?(铅坠未接触池底,不计浮标的质量,不计钓线、鱼钩和鱼饵的体积及质量)

30.小明同学注意到新闻节目中经常报道国际原油价格涨至多少美元一桶,又报道我国进口原油价格每吨提高多少元。他想知道原油的单位“桶”和质量常用单位“吨”之间有什么关系。经过努力,小明设法获得“胜利原油”样品若干,并将密度为0.6×103kg/m3.体积为200cm3的立方体木块放入原油中,木块漂浮在油面上,经测量木块有1/3的体积露出油面(g=10N/kg)。
求:(1)木块受到的浮力。(2)原油的密度。(3)若每桶原油的体积为1/6m3,1吨原油等于多少桶?

1.B 2. 振动 空气 3.D 4.C 5:C本题考查凸透镜成像规律,从图可知成倒立缩小实像,故像距小于物距应放置于C点。6.:⑴ 凹 靠近 ⑵ 晶状体较正常人眼更凸 或变厚(或像成在了视网膜之前) 或晶状体偏折能力强或对光线的汇聚能力强 7.:不是 8:解:限速40km/h t=s/v=0.55km/40 km/h =0.01375h= 49.5s 9:7.8 供氧、抗撞击、抗辐射、保温、维持压强(或保压)等 10. 答案:
(1)ρ=(m2-m1)/V1;实验中未能将所有液体倒入到量筒中,导致所测油的体积偏小而使误差偏大
(2)如下表

11. 答案:⑴CBDEA等 ⑵左 ⑶3.1×103
⑷①将小矿石慢慢浸没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同时用烧杯收集从溢水杯中溢出的水;用天平测出溢出水的质量m排.
②利用V石=V排= m排 / ρ水 得出小矿石的体积 12.A 13:D 14.C 15.C 17答案:解:(1)大桥永久性用钢所受的重力 G=mg=4.6×107kg×10N/kg=4.6N (3分)
(2)行人通过主桥所用的时间;t= (3)分,19.D 20答案:(1)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只答“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有关”或“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的得2分,无“粗糙”二字亦得分,仅答“摩擦力”得1分)
(2) 平衡 (3)方便读取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或易于保持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21:这是发生在公交车突然刹车(或速度由快突然变慢,或突然倒车)时的情景.
当公交车突然刹车时,公交车和乘客的脚同时受到阻力的作用而停止运动,而乘客的上半身由于惯性的原因继续保持向前的运动状态而向前倾倒.
报道中的错误:“突然失去惯性”
“扶好站稳”后,当公交车的运动状态改变时,乘客由于手和脚的作用力可以随时改变身体的运动状态,保持与公交车的运动状态一致而不至于摔22:A 23:7×106 1.4×105 24:(1)小华受到的重力G = mg = 40×10 = 400(N) (2)小华滑行的平均速度 = 8(m/s)
(3)小华在单脚滑行时对冰面的压力F = G = 400N 她单脚滑行时对冰面的压强 (Pa)
当小华双脚站立时,她对冰面的压强减小。因为双脚站立时,在压力不变,脚与冰面的接触面积增大。
25

28:(1)重力
(2)在浮力一定的条件下,物体的上浮或下浮与物体的重力有关
(能体现“与重力有关”的其他合理答案均可得分)
(3)甲同学将铁钉全部插入萝卜中,在改变重力时控制浮力保持不变
(能体现“控制浮力不变”、“控制体积不变”等其他合理答案均可得分;或评价乙同学“没有控制浮力不变”、“没有控制体积不变”等合理答案也可得分)
答案:
解: ((3分)
(2)浮标有三分之二的体积浸入水中时:
浮标浸入水中的体积:

(3)铅坠的质量:

铅坠受到的重力:G=mg=0.0055 kg×l0N/kg=0.055 N
由于铅坠未接触池底,浮标和铅坠静止时受到的浮力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此时排开水的体积

浮标浸入水中的体积

30:(1)浮力1.2N。(2)油的密度0.9×103kg/m3(3)6.7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