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崩溃,都是从借钱开始的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2-24
01. 最近在网易新闻上看到一个故事,男主角的母亲小王(化名)突发白血病,医生表示需要80万的手术费用。小王,一个每天忙碌、月入仅3000元的人,面对这个数字无能为力。他必须借钱,开始向亲朋好友求助,但回应不是没钱就是拒绝,甚至有人直接挂断电话。尽管有朋友愿意帮忙,但援助有限。看着年迈的父亲、年幼的弟弟,他崩溃了。当父亲住院时,他从一栋高楼跳下。电影《飞天人生》中沈腾的一句台词令人感慨:“成年人的崩溃是从借钱开始的。”人们往往在失去尊严和颜面去哀求时,甚至跪下借钱时,才能真正体会崩溃和绝望的感觉。从那一刻起,我告诉自己,要努力赚钱,让父母老有所依,不必再为医药费低头。
02. 贫穷的无奈,许多人都有体会。几年前,广东一场大台风中,一名货车司机在风暴中坚持推车,最终被倾倒的货车压死。为何有人会因一辆车而舍命?后来得知,他是低保家庭,家中厨房是用树皮搭建的。他的妻子平时种菜卖菜,打零工为生。还有两个孩子,一个刚毕业未找到工作,一个正上高中,都需要用钱。他的货车是向亲朋好友借来的,不到一个月。他坚持的不是车,而是家庭!一个人真正的成熟,不是看破红尘,厌恶金钱,而是明白只有努力赚钱,才能让家人在风雨中得到庇护。
03. 一个人真正的成熟是为家人赚钱。网上有则笑话:不要大声责骂年轻人,他们会立刻辞职。但可以责骂中年人,尤其是有车有房有孩子的。为何这些人不敢立刻辞职?因为背后有一个家。曾有个80后宝妈计算过自己的开销——她一半以上的工资用于偿还房贷和车贷。孩子要上600万的学区房负担不起。父母年纪渐大,医疗、药品、养生费用不断。每月的物业费、水电费、油费等也不计其数。快到月底,孩子的小提琴还没买,自己很久没买新衣服了。家里的电视和冰箱老出问题,修不好,只能换新,需要钱。考虑到这些,她不敢有丝毫懈怠,半夜起来打零工。有时孩子哭了,她没听见。孩子的作文里写道:“爸爸妈妈不陪我,只知道干活。”她没有错过。"在一些面孔的背后,是咬牙切齿的灵魂。"这是柴静在《看见》中的一句话,道出了多少人的心声?对于真正爱的人,赚钱不是可有可无的自由,而是我们对家庭的责任,是强大的责任。但我们为什么这么努力工作,或者说我们这么穷?为什么你勤劳却赚不到钱?
04. 贫困的困境:你是勤劳的穷人吗?你是否注意过,有些人面对赚钱的机会却将其搞砸;有些人一会儿赚了很多钱,一会儿又花光了;有些人总是犹豫不决,有些人总是在行为背后后悔。这些心理症结从何而来?心理学家武志红曾在书中分享自己的经历:有一段时间,他常把银行卡忘在自动取款机上,总会有“意外之财”,如报社发奖金、收图书版税等。大多数人收到钱会高兴得跳起来,而他却感到心慌意乱,不自在。钱越多,越严重。“我内心深处是不想要这个钱,所以我想失去它。”这些问题源于何处?他想到了父亲的“言传身教”。父亲有很强的商业意识,卖水果和大米的时间比别人早,还承包了村里的面粉厂。但一家人一直过着拮据的生活。“最穷的时候,连买火柴的钱都没有。”为何?原来每次父亲钱多了,不是被偷就是被骗,他害怕了。武志红说:“爸爸一生都在重复一个模式:每当他赚了一笔钱,家里稍微好一点的时候,他就会出事,失去他的钱。他一直是个高智商苦干一辈子的穷人。”有类似模式的人少吗?这并不罕见。在心理学家黄启团的工作坊里,一个受训者分享:“我发现我无法积累财富,要么尽快花掉,要么失去它。”他开始意识到他的信念模式:父母很努力挣钱供自己学习,不能乱花钱!从小就觉得有钱人不是好人;我的父母很穷,我是他们的孩子,我没有资格成为富人;一个人抱着这样的信念生活,怎么敢放开手脚去赚钱?这位领导将人们对财富的信念和心智模式称为“财富软件”。他进一步解释:“我们的收获成果是由行为创造的,而人的行为是由思想直接控制的,思想中最重要的是信念。这意味着——。我们想要的财富都在我们的信仰体系里,也就是财富软件。”
05. 意识:财富软件决定了你能赚多少钱。德国哲学家韦伯曾提出一个问题:有固定工资,就能过得很好。突然有一天,董事长心情很愉快,决定给你加一倍工资。那么,你现在有三个选择:一是你可以减少一半的工作时间和工作量。比如你以前下午不用上班,工资和以前一样。二是多花钱。以前买50万的车,现在要买100万!第三是过着同样的生活,还要工作到最后一天。有了这么多钱,剩下的钱就投资管理了。韦伯说,选择第一份兼职表明你本质上是农民或知识分子,满足于简单的物质生活;选第二个消费多的,内心高尚;选择第三种的,有典型的商人思维。你的选择是什么?你为什么选择这个?我提这个故事是想说,如果我们不改变内心的财富软件,即使财富就在眼前,我们也抓不住。
06. 出路: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有人说我每天都想赚钱,对财富软件有强烈的渴望。为什么我赚不到钱?哈佛大学教授马伦森说,这是因为你处于一种“大脑稀缺模式”的思维中。这也是典型的财富软件模式。担心钱的人大脑中几乎没有能力关注其他事情。“这种感觉就像一个饥饿的人去购物。他不会去想衣服,他会更多的去想怎么找东西吃。这个时候,你的智力和对未来的判断就会开始下降。”(心理学专栏作家吴在天宇)香港富豪田北辰对此深有感触。他住在一个真人秀的笼子里体验riff-raff,一大早起来扫大街。他满脑子想的都是怎么攒钱买面包,连水都舍不得买。他吃不好,睡不好。“没有学历和技能的人为了生存,要么住在笼屋,要么工作到半夜,但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是接下来吃什么。他们哪有时间和精力去想以后怎么发展?”(田北辰)我们大多数人都不会住在站不起来的笼屋,但我们可以以某种方式挤出一些时间来思考现状和未来。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