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若金《寒竹篇》的译意,最好详细一点。。

全诗。
寒竹篇 傅若金
寒竹依涧阿,石生何磊磊。滋息因厚地,生成籍元宰,
春阳散华景,枝叶被光彩。及兹芳岁阑,使我忧心每。
遽悲凛节变,但恐惊尘免。寒奥既宜异,迟暮复焉悔。
淇园荫未息,解谷音忧在。君子夙相好,深怀邈云海。
竹性谅糜迁,人心惧中改。愿言卒封植,勿使伤樵采。

竹子借淇园之荫庇和华夏始祖黄帝的恩泽,依山靠水,生长在石头磊磊、土地肥厚之地,不惧“寒燠”,“凛节”不变,“惊尘”难浼,邈入“云海”,竹性“靡迁”,因此,“君子夙相好”,品格高尚的人们一向爱好它。作者希望竹子能得到保护,免遭砍伐,诗中充满对竹子的尊贵地位和高尚品质的赞誉和爱怜。

寒竹:竹子本身带着凉气,这是人们习惯的感觉;再因竹子耐寒,不怕雪压霜欺,所以称竹子为寒竹。南宋诗人黄庚有诗:“淇澳分清入素纨,一梢潇洒胜千竿。此君不受人间暑,叶叶生风夏亦寒。” 南宋诗人陆游有吟竹诗:“气盖冰霜劲有余,江边见此列仙癯。

清寒直入人肌骨,一点尘埃住得无。”当代我国竹类专家周芳纯教授也有“酷署生清阴,严寒葆翠色”的诗句。

依涧阿:指竹子生长在大山脚下的涧水边。依,依靠。涧,夹在两山间的水沟,也称“涧水”。阿,ē,大的山陵。

石生句:石头何等多。磊磊,石头众多貌。

滋息句:滋养生息,因土地肥厚。

生成句:竹子长得这么好,还借助于自然天道。藉,同“借”。玄宰,道教指宇宙之大道。《维摩精舍丛书》:“治儒者,斥道辟释,谓攻异端。道家者流、以老庄为神化而释孔俱不入焉。

至于释子,概斥他宗,诋为魔外,而于自乘且亦互讥,讵知诸法本乎一心,三教理无二致?若曰此优,是取实际理地必立一尘﹔必曰彼劣,是舍万行门中当少一法。

庸讵知儒曰精一,道曰玄宰,释曰真如,一名异名,假名耳。昧者妄标门户。自诩精深,是非倒置,去取乃乖,方以吾土春秋战园时,竺土婆罗门、拜火等教炽盛时,殆有过之而无不及。”一说“玄宰”指卫武公。玄,玄孙之意;宰,殷代始置的官名。传说淇澳竹是武公种植的。

春阳句:春天晴和,阳光普照。

枝叶句:枝叶披上艳丽的光彩。被,通“披”。

及兹句:值此美好的一年将尽的时候。芳岁阑,美好的一年将尽。

使我句:这倒让我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心病。

邃悲句:我深深地担心,天气严冷,不要把竹子冻坏了。邃,suì,深。凛,严冷。节,竹节。

但恐句:只恐怕惊尘把竹子污染了。惊尘,车马疾驶所扬起的尘土。浼,měi,玷污。

寒燠句:无论寒暖,(竹子)都能适宜。燠,yù,暖。异,不同。宜,适宜。

迟暮句:晚年有何懊悔呢?复,又。焉悔,有何懊悔呢?

淇园句:淇园给我的荫庇现在还没有停止。荫:庇护、荫庇,大树遮住炙人的阳光,旧时比喻尊长照顾着晚辈或祖宗保佑着子孙。

懈谷句:懈谷里黄帝的乐师伶伦的笛箫之声还在回荡。《吕氏春秋·仲夏记·古乐篇》记载,黄帝命伶伦作乐律,伶伦取懈谷之竹,先用其中厚薄均匀的做成竹管。伶伦根据凤凰的鸣叫声,经过长时间的揣摩、推敲,终于创制出音乐上12音律,受到了黄帝的赞扬。懈谷,即嶰谷,昆仑山北谷名。

君子二句:君子一向爱好它(竹子),深深地敬仰它能高入云海。君子,人格高尚的人。夙,sù,素,一向。邈,miǎo,高远,渺茫。相好(hào),爱好它(竹子)。

竹性二句:竹子的性情料想不会改变。人心就惧怕中途改变。谅,料想。靡,mǐ,无、没有。

末两句:希望终于有人拥土培植保护好竹子,不要让它伤害于打柴人的采伐。愿,希望。言,语助词。卒,终于。封植,亦作“封殖”,即拥土培植。樵,qiáo,樵夫,打柴人。

扩展资料:

傅若金,元顺帝三年(1335),傅若金奉命以参佐出使安南(今越南),当时情况复杂,若金应付自如,任务完成出色。安南馆宾以姬,若金却之去,并赋诗以言节操。欧阳玄赞其“以能诗名中国,以能使名远夷”。   归后任广州路学教授,年四十而卒。

傅若金的文章“无可长短,特以诗传”。其诗“高出魏晋,下亦不失于唐”。《四库全书》收录了《傅与砺诗文集》,并说:“今观其集,当以士祯为定论”。胡应麟《诗薮》云其五律雄浑悲壮,有“老杜遗风”。

作品原文

寒竹依涧阿,石生何磊磊。

滋息因厚地,生成藉玄宰。

春阳散华景,枝叶被光彩。

及兹芳岁阑,使我忧心病。

邃悲凛节变,但恐惊尘浼。

寒燠既异宜,迟暮复焉悔。

淇园荫未息,懈谷音犹在。

君子夙相好,深怀邈云海。

竹性谅靡迁,人心惧中改。

愿言卒封植,勿使伤樵采。

傅若金(1303-1342)字与励,元代新喻(今江西新余)人。年二十出游,湖南宣慰使阿荣招延为宾客,荐为岳麓书院直学。不久弃去。至顺三年游京师。顺帝时奉命随使臣出使安南,以功得授广州路儒学教授,暴病卒,著有《傅与励诗文集》。

作者傅若金希望竹子能得到保护,免遭砍伐,诗中充满对竹子的尊贵地位和高尚品质的赞誉和爱怜。

参考资料:寒竹篇-百度百科

傅若金-百度百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0-31

译意:

寒竹常常生长在大山脚下的涧水边,扎根在怪石嶙峋之间。寒竹借土地肥厚而滋养生息,竹子长得这么好,还要借助于自然气候,要感谢玄宰卫武公,传说淇竹是卫武公种植的。春天气和风清,阳光明媚,青竹枝叶披着艳丽的光彩。

值此美好的一年又将过去的时候,倒让傅若金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心病。傅若金在为竹子深深地担心,天气严冷,不要把竹子冻坏了,看着车马疾驶所扬起的尘土,只恐怕污染了洁净的竹子。春秋四季冷暖交错,竹子都能够适宜生存,一年又将过去有何懊悔呢?

淇园寒竹像尊长照顾着晚辈或祖宗保佑着子孙那样,依然照常荫庇着我们,昆仑山北懈谷里黄帝的乐师伶伦的笛箫之声还在回荡。据《吕氏春秋?仲夏记?古乐篇》记载,黄帝命伶伦作乐律,伶伦取懈谷之竹,先用其中厚薄均匀的做成竹管,伶伦根据凤凰的鸣叫声,经过长时间的揣摩 、推敲,终于创制出音乐上十二音律,受到了黄帝的赞扬。

人格高尚的君子一向爱好竹子,深深地敬仰竹子能高入云海,持节云中。竹子的性情料想是不会改变的,而最可怕的是人心会中途生变。但愿人们对竹子倍加喜爱,拥土培植对竹子加以保护,千万不要让竹子受到打柴人采伐伤害。

扩展资料:

竹子借淇园之荫庇和华夏始祖黄帝的恩泽,依山靠水,生长在石头磊磊、土地肥厚之地,不惧“寒燠”,“凛节”不变,“惊尘”难浼,邈入“云海”,竹性“靡迁”,因此,“君子夙相好”,品格高尚的人们一向爱好它。作者希望竹子能得到保护,免遭砍伐,诗中充满对竹子的尊贵地位和高尚品质的赞誉和爱怜。

竹子长得这么好,还借助于自然天道。藉,同“借”。玄宰,道教指宇宙之大道。《维摩精舍丛书》:“治儒者,斥道辟释,谓攻异端。道家者流、以老庄为神化而释孔俱不入焉。至于释子,概斥他宗,诋为魔外,而于自乘且亦互讥,讵知诸法本乎一心,三教理无二致?若曰此优,是取实际理地必立一尘﹔必曰彼劣,是舍万行门中当少一法,庸讵知儒曰精一,道曰玄宰,释曰真如,一名异名,假名耳。昧者妄标门户。

自诩精深,是非倒置,去取乃乖,方以吾土春秋战园时,竺土婆罗门、拜火等教炽盛时,殆有过之而无不及。”一说“玄宰”指卫武公。玄,玄孙之意;宰,殷代始置的官名。传说淇澳竹是武公种植的。

作者傅若金希望竹子能得到保护,免遭砍伐,诗中充满对竹子的尊贵地位和高尚品质的赞誉和爱怜,借淇园的荫庇和华夏始祖黄帝的恩泽,依山靠水,生长在石头磊磊、土地肥厚之地,不惧寒燠,凛节不变,惊尘难浼,邈入云海,竹性靡迁,使得君子夙相好,品格高尚的人们一向爱好它。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11-03

《寒竹篇》译意:

人们习惯性地称呼竹子为寒竹,总感觉竹子本身带着凉气,竹子与松树、梅花一样,生性傲寒,不怕雪压霜欺。南宋诗人陆游有吟竹诗:“气盖冰霜劲有余,江边见此列仙癯。清寒直入人肌骨,一点尘埃住得无。”

寒竹常常生长在大山脚下的涧水边,扎根在怪石嶙峋之间。寒竹借土地肥厚而滋养生息,竹子长得这么好,还要借助于自然气候,要感谢玄宰卫武公,传说淇竹是卫武公种植的。春天气和风清,阳光明媚,青竹枝叶披着艳丽的光彩。

值此美好的一年又将过去的时候,倒让我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心病。我为竹子深深地担心,天气严冷,不要把竹子冻坏了,看着车马疾驶所扬起的尘土,只恐怕污染了洁净的竹子。春秋四季冷暖交错,竹子都能够适宜生存,一年又将过去有何懊悔呢?

淇园寒竹像尊长照顾着晚辈或祖宗保佑着子孙那样,依然照常荫庇着我们,昆仑山北懈谷里黄帝的乐师伶伦的笛箫之声还在回荡。据传说记载,黄帝命伶伦作乐律,伶伦取懈谷之竹,先用其中厚薄均匀的做成竹管,伶伦根据凤凰的鸣叫声,经过长时间的揣摩 、推敲,终于创制出音乐上十二音律,受到了黄帝的赞扬。

人格高尚的君子一向爱好竹子,深深地敬仰竹子能高入云海,持节云中。竹子的性情料想是不会改变的,而最可怕的是人心会中途生变。但愿人们对竹子倍加喜爱,拥土培植对竹子加以保护,千万不要让竹子受到打柴人采伐伤害。

扩展资料

傅若金(1303—1342) 字与砺,一字汝砺,元代新喻官塘(今江西新余市渝水区下村镇塘里村)人。少贫,学徒编席,受业范椁之门,游食百家,发愤读书,刻苦自学。后以布衣至京师,数日之间,词章传诵。虞集、揭傒斯称赏,以异才荐于朝廷。

元顺帝三年(1335),傅若金奉命以参佐出使安南(今越南),当时情况复杂,若金应付自如,任务完成出色。安南馆宾以姬,若金却之去,并赋诗以言节操。欧阳玄赞其“以能诗名中国,以能使名远夷”。   归后任广州路学教授,年四十而卒。

傅若金的文章“无可长短,特以诗传”。其诗“高出魏晋,下亦不失于唐”。《四库全书》收录了《傅与砺诗文集》,并说:“今观其集,当以士祯为定论”。胡应麟《诗薮》云其五律雄浑悲壮,有“老杜遗风”。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傅若金 、

百度百科▬寒竹篇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1-06-02
寒竹篇》大意:人们习惯性地称呼竹子为寒竹,总感觉竹子本身带着凉气,竹子与松树、梅花一样,生性傲寒,不怕雪压霜欺。南宋诗人陆游有吟竹诗:“气盖冰霜劲有余,江边见此列仙癯。清寒直入人肌骨,一点尘埃住得无。”寒竹常常生长在大山脚下的涧水边,扎根在怪石嶙峋之间。寒竹借土地肥厚而滋养生息,竹子长得这么好,还要借助于自然气候,要感谢玄宰卫武公,传说淇竹是卫武公种植的。春天气和风清,阳光明媚,青竹枝叶披着艳丽的光彩。值此美好的一年又将过去的时候,倒让傅若金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心病。傅若金在为竹子深深地担心,天气严冷,不要把竹子冻坏了,看着车马疾驶所扬起的尘土,只恐怕污染了洁净的竹子。春秋四季冷暖交错,竹子都能够适宜生存,一年又将过去有何懊悔呢?淇园寒竹像尊长照顾着晚辈或祖宗保佑着子孙那样,依然照常荫庇着我们,昆仑山北懈谷里黄帝的乐师伶伦的笛箫之声还在回荡。据《吕氏春秋?仲夏记?古乐篇》记载,黄帝命伶伦作乐律,伶伦取懈谷之竹,先用其中厚薄均匀的做成竹管,伶伦根据凤凰的鸣叫声,经过长时间的揣摩 、推敲,终于创制出音乐上十二音律,受到了黄帝的赞扬。人格高尚的君子一向爱好竹子,深深地敬仰竹子能高入云海,持节云中。竹子的性情料想是不会改变的,而最可怕的是人心会中途生变。但愿人们对竹子倍加喜爱,拥土培植对竹子加以保护,千万不要让竹子受到打柴人采伐伤害。

傅若金笔下的竹子,借淇园的荫庇和华夏始祖黄帝的恩泽,依山靠水,生长在石头磊磊、土地肥厚之地,不惧寒燠,凛节不变,惊尘难浼,邈入云海,竹性靡迁,使得君子夙相好,品格高尚的人们一向爱好它。淇园希望竹子能得到保护,免遭砍伐,诗中充满对竹子的尊贵地位和高尚品质的赞誉和爱怜。遗憾的是,傅若金生活的年代,淇园翠竹已经被金人砍伐殆尽,也许这正是傅若金为淇奥修竹惨遭破坏发出的哀叹之声。

应该可以了吧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