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笛全按作1指法表

如题所述

竹笛全按作1指法表:

低音1:全按。

低音2:开第一孔。

低音3:开一二孔。

低音4:开一二三孔。

低音5:开一二三四孔。

低音6:开一二三四五孔。

低音7:全开孔或者开二四孔。

中音1:全按开或者一二三四五孔。

中音2:开第一孔。

中音3:开一二孔。

中音4:开一二三孔。

中音5:开一二三四孔。

中音6:开一二三四五孔。

中音7:全开孔或者开二四孔。

高音1:开一二三四五孔或者开四五孔。

高音2:开二二五六孔。

扩展资料:

吹竹笛演奏时,立式要求是当身体站定后,两腿直立,两脚分开呈八字形(一脚稍前、一脚稍后。笛尾向右者,左脚稍前;笛尾向左者,右脚稍前)。

一般情况下,身体重心落于两腿之间,必要时才向左右移位,腰部要直,胸部自然张开,头正,肩平,眼前视,双手举起笛管,两肘自然下垂,将吹孔向上(不要过分里斜或外闪)置于口唇中央处,笛管与双唇平行、与鼻梁垂直,或笛身和头部略向笛尾方向倾斜,笛头稍高于笛尾。

吹竹笛在合奏或伴奏时,一般采用坐式。坐位高低要适当,凳子太高、太低都会妨碍正常呼吸。坐式最好不要架腿,两脚分立才坐得稳定,头正,肩平,眼前视,双手举起笛管,两肘自然下垂,将吹孔向上置于口唇中央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6-17
有关调性的解释及笛子的选择,PutLuv的回答很精彩,但对于一个完全外行的人来说,对“调性”等概念有个了解基本上就够了,要想作更加深入的理解与掌握也许尚待时日。在笛子的选择上,建议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F调笛或D调笛,或两者俱备。

初学者对指法的选用,建议先以筒音为5进行练习,因为采用这一指法后,笛子的常用音域为低音5——高音6,与我们日常能够接触到的大多数曲子的音域都很接近。

楼主所说的“不管你全按作几……表示不同的音名”中如果把“表示不同的音名”改为“表示不同的唱名”,那样理解的话就是对的。音名和唱名虽然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他们却纯属两个不同的概念,不容混淆。

笛子指法图可参考:





有疑问时,心里庠庠又不能把问题放下,这种钻研精神很可贵,值得敬佩!
第2个回答  2009-06-16
你好,不知道如下答案对你可有帮助。
我小时候也吹过笛子,但是现在荒废了。
希望你要坚持加油噢。

调性我简单理解类似吉他的和弦,弹奏时按的和弦不一样,就算相同的指法发出的声音也会是不一样的。
-------------------------

调性(Tonality)简单的讲就是24个大小调。然而这是如何产生的呢?首先我们应该对音阶要有所认识。基本上西洋音乐是以七声音阶为基础,大家从五线谱上就可以了解,音符照着线与间的顺序排列,所得到的便只有C,D,E,F,G,A,B七个不同的音名。然而之前曾提到一般所使用的共有十二个不同的音,那是因为以上七个音,其音与音之间的音程距离并非都是半音。以C大调为例,C,D,E,F,G,A,B,C*的排列除E,F与B,C*之间是半音音程外,其馀各音之间的音程都是全音。
大家要知道古典音乐从巴洛克时期一直到目前为止,绝大部分的创作是以调性音乐为主。现代音乐中虽然有非调性(atonal)音乐的产生,但基本上大家还是习惯接受调性音乐。而流行音乐更是仍无法跳脱调性音乐的规范。为什么会这样呢?举例来说,一个人从家中出去,不论去多远的地方、或是要离开多久,最后总应该再回到家里。调性音乐中每个调子里最重要的便是主音(tonic),乐曲通常由主音或主和弦开始,结束时又将回到主音或主和弦。此种模式最重要的意义在于使音乐进行具有强烈的方向感。
这种方向感的来源就在于音阶的排列上。我们称二音符间的距离为音程,如果一个音阶里各音符间的音程相同,也就可以说它们之间的距离是一样,没有亲疏之分。如此便缺乏一种趋势,自然也没有进行的方向可言。因此我们可以了解大小调中那二组半音音程位置的重要性。以下将音阶中各音名称顺序列出:主音(tonic)、上主音(supertonic)、中音(mediant)、下属音(subdominant)、属音(dominant)、下中音(submediant)、导??leading tone)、八度音(octave)。
由此可知十二个音各自能成为一个调的主音,如此将得到十二个大调与十二个小调,总共便是所称的二十四个大小调。
-------------------------------------------

笛子,作为中国拥有最古老历史的民族乐器之一,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经久不衰,并延续至今,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8000年前曾出现的骨哨是笛子的前身,笛子大约在秦汉以前就有记载),但古时的人们对笛子的了解远不及现代笛子研究者.包括近代的很多笛子研究者,对笛子的指法、调以及运用的表达仍然是不完善的,所以,我仅希望以本文,能弥补一些笛子学习者对笛子的指法、调的了解不足,同时也希望能和各位朋友一起共同进步。
不管是什么乐器,指法与调子是相互相承的,所以其实也没有调子和指法的分别,由指法不同决定了曲子调子的变化,又由曲子调子的变化派生出不同的指法,两者密不可分,是辩证和统一的关系,不管是笛子作曲家还是笛子演奏家,都不能忽视笛子的指法与调的运用。
那么现在考虑到我们都是学习笛子的,所以我想简单地来说一说笛子常用的指法和调子关系,以及笛子的指法、调子在曲子中的运用。
从笛子可以实现的指法来讲,以全按作5为例,笛子的指法从低音5一直到极高音1,其实上面还有音(极高音2,4等),只是确实不常用了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首先来说一说笛子常用的指法和调子的。笛子常用的调子,如果以C调笛子为基准,全按作1就是G调,全按作2就是F调,全按作6就是降B调,全按作3就是降E调,那么为什么是这么分呢?因为当C调笛全按作1时,1变成了C调的5,所以从C(1)调往上数一个纯5度,是G(5),那么我们就说C调笛全按作1后是G调,以此类推,当全按作2时,1变成了C调的4,往上数一个纯4度是F(4)所以是F调,那么如果我们换成D调的笛子呢?同样原理,全按作1时, 1变成了D调的5,所以,从D(2)调往上数一个纯5度,就是A(6),所以就是A调,以此类推,D调全按作2时,1变成了D调的4,往上数一个纯4度是D(5),所以我们就说它是G调。也就是说是什么调子的笛子,要全按作什么,只要将这个调子笛子的全按作5的1,向上数到作的什么音,是多少度音,然后把几度音加到原来的调子上去,算出是什么音,就是什么调子了,当然,首先得明白一些音程关系才行,以后会作进一步的解释和表达上的研究.
那么笛子的调子和指法在曲子中又是如何运用的呢?
先来说一下笛子本身的调子对曲子的影响。我们把笛子的风格简单地分成了两个大块:南方和北方。我们知道不同风格和不同地方的曲子要用到不同的调子,比如北方笛子曲子的调子以G调笛子(梆笛)居多,原因是因为北方的曲子大多高亢激昂,很具冲力,所以G调梆笛可以将北方音乐豪爽感,而且又比较适合北方笛子演奏技法中的剁、吐、滑的效果,当然,同样作为梆笛的小F、A调也很适合北方笛子曲子的演奏。南方笛子的调子以D调以下居多,大多善于表现委婉和悠闲,所以讲究声音浑厚,具有共鸣感,D调以下曲笛也比较适合南方的笛子演奏技法中的颤、打、叠的效果,尤其是低音区的感觉较梆笛更为厚实。
再来说说不同的曲子应用的笛子的调子吧,很多朋友不知道什么样的曲子配什么调子的笛子,所以我想还是有必要分析一下的。除了以上说过的南北两派风格的差异,我要说的是,北方的曲子如果是表现恬静的、舒适的风格,同样可以用D调来衬托,比如北派笛子代表刘管乐老先生的作品《和平鸽》就是以D调笛子全按作2(1=G)演奏的,他的作品《夸家乡》就是以C调笛子全按作2(1=F)演奏的,也别有风味,另外,南派代表陆春龄老先生的作品《今昔》是以F调笛子全按作5和2(再加上C调笛子全按作2)演奏的,《奔驰在草原上》则是以F调笛子全按作5演奏的。也就说,选用不同调子的笛子与曲子本身没有最直接的联系,那么什么才真正影响着笛子在曲子中的调子呢?大约有三点,第一,是曲子本身的音域,比如曲子的最高音或最低音超过了全按作5时的常用音域,那么我们就用转调使曲子的音域满足笛子的需要,比如《鹧鸪飞》中最低音为低音2,用全按作5就无法演奏低音区了;第二,是曲子的情绪,如果曲子的风格很活泼,又富跳跃感,那么我们不妨选用梆笛类的笛子,如果曲子的风格很平静很抒情,又富诗意,那我们不妨选用曲笛类的笛子,比如用曲笛演奏《扬鞭催马运粮忙》,就会发现情绪总是上不去;第三,是适合笛子的技法表现,比如《山村迎亲人》中有飞指的技法,换作其它的指法(调子)就是不能达到效果。相信只要灵活运用指法和调子,不管是演奏什么曲子都会变得应曲而宜、得心应手、效果更加。
第3个回答  2011-05-31

这是全按作1的指法表。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09-07-02
我觉得你弄混了一个概念——“调性”和“指法”的问题。笛子可分为ABCDEFG调笛,还有很多降音调笛、低音笛等等。你所说的全按作5,全按作2等等是“指法”的问题,正如你所说的,它发出来的音并没有变,只是在不同的指法环境(音阶)中,它表示不同的音名。确实可以这样理解。
一般初学者可以从G调或是F调笛开始练习。并且最适合初学者的指法为全按作5,因为这种指法相对来说最为简单。
笛子指法图可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