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与作物进化相关的基本理论?

如题所述

作物的进化就是一个作物的基因源(gene pool,或译为基因库)在时间上的变化。一个作物的基因源是该作物中的全部基因。随着时间的发展,作物基因源内含有的基因会发生变化,由此带来作物的进化。自然界中作物的进化不是在短时间内形成的,而是在漫长的历史时期进行的。作物进化的机制是突变、自然选择、人工选择、重组、遗传漂移(genetic drift)和基因流动(gene flow)。一般说来,突变、重组和基因流动可以使基因源中的基因增加,遗传漂移、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常常使基因源中的基因减少。自然界中,在这些机制的共同作用下,植物群体中遗传变异的总量是保持平衡的。

(一)突变在作物进化中的作用

突变是生命过程中DNA复制时核苷酸序列发生错误造成的。突变产生新基因,为选择创造材料,是生物进化的重要源泉。自然界生物中突变是经常发生的(详见第四节)。自花授粉作物很少发生突变,杂种或杂合植物发生突变的几率相对较高。自然界发生的突变多数是有害的,中性突变和有益突变的比例各占多少不得而知,可能与环境及性状的详情有关。绝大多数新基因常常在刚出现时便被自然选择所淘汰,到下一代便丢失。但是,由于突变有重复性,有些基因会多次出现,每个新基因的结局因环境和基因本身的性质而不同。对生物本身有害的基因,通常一出现就被自然选择所淘汰,难以进入下一代。但有时它不是致命的害处,又与某个有益基因紧密连锁,或因突变与选择之间保持着平衡,有害基因也可能低频率地被保留下来。中性基因,大多数在它们出现后很早便丢失。其保留的情况与群体大小和出现频率有关。有利基因,大多数出现以后也会丢失,但它会重复出现,经过若干世代,丢失几次后,在群体中的比例逐渐增加,以至保留下来。基因源中基因的变化带来物种进化。

(二)自然选择在作物进化中的作用

达尔文是第一个提出自然选择是物种起源主要动力的科学家。他提出,“适者生存”就是自然选择的过程。自然选择在作物进化中的作用是消除突变中产生的不利性状,保留适应性状,从而导致物种的进化。环境的变化是生物进化的外因,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因。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即在内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下,后代中一些基因型的频率逐代增高,另一些基因型的频率逐代降低,从而导致性状变化。例如,稻种的自然演化,就是稻种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受自然界不同的选择压力,而导致了各种类型的水稻产生。

(三)人工选择在作物进化中的作用

人工选择是指在人为的干预下,按人类的要求对作物加以选择的过程,结果是把合乎人类要求的性状保留下来,使控制这些性状的基因频率逐代增大,从而使作物的基因源(gene pool)朝着一定方向改变。人工选择自古以来就是推动作物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古代,人们对作物(主要指禾谷类作物)的选择主要在以下两方面:第一是与收获有关的性状,结果是种子落粒性减弱、强化了有限生长、穗变大或穗变多、花的育性增加等,总的趋势是提高种子生产能力;第二是与幼苗竞争有关的性状,结果是通过种子变大、种子中蛋白质含量变低且碳水化合物含量变高,使幼苗活力提高,另外通过去除休眠、减少颖片和其他种子附属物使发芽更快。现代,人们还对产品的颜色、风味、质地及储藏品质等进行选择,这样就形成了不同用途的或不同类型的品种。由于在传统农业时期人们偏爱种植混合了多个穗的种子,所以形成的“农家品种”(地方品种)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近代育种着重选择纯系,所以近代育成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较低。

(四)人类迁移和栽培方式在作物进化中的作用

农民的定居使他们种植的作物品种产生对其居住地区的适应性。但农民有时也有迁移活动,他们往往把种植的品种或其他材料带到一个新地区。这些品种或材料在新区直接种植,并常与当地品种天然杂交,产生新的变异类型。这样,就使原先有地理隔离和生态分化的两个群体融合在一起了(重组)。例如,美国玉米带的玉米就是北方硬粒类型和南方马齿类型由人们不经意间带到一起演化而来。

栽培方式也对作物的驯化和进化有影响。例如,在西非一些地区,高粱是育苗移栽的,这和亚洲的水稻栽培相似,其结果是形成了高粱的移栽种族;另外,当地人们还在雨季种植成熟期要比移栽品种长近1倍的雨养种族。这两个种族也有相互杂交的情况,这样又产生了新的高粱类型。

(五)重组在进化中的作用

重组可以把父母本的基因重新组合到一个后代中。它可以把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出现的基因聚到一起。重组是遵循一定遗传规律发生的,它基于同源染色体间的交换。基因在染色体上作线性排列,同源染色体间交换便带来基因重组。重组不仅能发生在基因之间,而且还能发生在基因之内。一个基因内的重组可以形成一个新的等位基因。重组在进化中有重要意义。在作物育种工作中,杂交育种就是利用重组和选择的机制促进作物进化,达到人类要求的目的。

(六)基因流动与杂草型植物在作物进化中的作用

当一个新群体(物种)迁入另一个群体中时,它们之间发生交配,新群体能给原有群体带来新基因,这就是基因流动。当野生种侵入栽培作物的生境后,经过长期的进化,形成了作物的杂草类型。杂草类型的形态学特征和适应性介于栽培类型和野生类型之间,它们适应了那种经常受干扰的环境,但又保留了野生类型的易落粒习性、休眠性和种子往往有附属物存留的特点。已有大量证据表明杂草类型在作物驯化和进化中起着重要作用。尽管杂草类型和栽培类型之间存在相当强的基因流动屏障,这样彼此之间不可能发生大规模的杂交,但研究发现,当杂草类型和栽培类型生活在一起时,确实偶尔也会发生杂交事件,杂交的结果就是使下代群体有了更大的变异。正如Harlan(1992)所说,该系统在进化上是相当完美的,因为如果杂草类型和栽培类型之间发生了太多的基因流动,就会损害作物,甚至两者可能会融为一个群体,从而导致作物被抛弃;但是,如果基因流动太少,在进化上也就起不到多大作用。这就意味着基因流动屏障要相当强但又不能滴水不漏,这样才能使该系统起到作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