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是怎样形成的?

如题所述

空气流动就成风。空气流动得越快,风就越大。对于大范围的空气来说,它的运动有上下左右的区别。气象学上把空气的上下运动叫做垂直运动,也叫做对流,而空气的水平运动就是风。

空气的水平方向流动,是各地的气温和气压分布不均匀造成的。空气流动的规律,是从气压高的地方流向气压低的地方,于是就产生了风。高气压和低气压之间的气压差越大,空气流动的速度越快,风也就刮得越大。

人们认识风,必须知道风向和风速。习惯上把风的来向定为风向。如西北风,是指从西北方向吹来的风;东南风即为东南方向吹来的风。风速是指单位时间空气流过的距离。风速根据风力的大小划分为0~12的13个等级。风速和风级的对应关系可用下表表示。

尽管风级划分为12级,但自然界的实际风速有的还要大得多,如龙卷风的风速甚至达到每秒200米以上。

风是天气变化的主要因素,不同的风能产生迥然不同的天气。地球上除了常年不变的信风和随季节变化的季风外,还有台风、龙卷风、海陆风、山谷风、焚风、布拉风、干热风等形形色色的风。

风对人类既有利也有弊。一年一度的季风给我国大部分地区带来大量的雨水。大风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无污染的能源。但大风、台风、龙卷风、干热风等又会给人民生命财产和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的威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29
为了能够清楚地表述出太阳风是怎样形成的,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太阳大气的分层情况:一般情况下,把太阳大气分为6层,由内往外依次命名为日核、辐射区、对流层、光球、色球和日冕。然而,日核的半径占太阳半径的1/4左右,日核集中了太阳质量的大部分,并且是太阳99%以上的能量的发生地。光球是我们平常所见的最为明亮的太阳圆面,太阳的可见光全部是由光球面发射出来的。日冕位于太阳的最外层,属于太阳的外层大气,太阳风就是在这里形成并发射出去的。
通过人造卫星和宇宙空间探测器拍摄的照片,我们可以发现在日冕上长期存在着一些长条形的大尺度的黑暗区域。这些黑暗区域的X射线强度比其他区域要低得多,从表面上看就像日冕上的一些洞,所以,人们就形象地称之为冕洞。
冕洞是太阳磁场的开放区域,这里的磁力线向宇宙空间扩散,大量的等离子体顺着磁力线跑出去,形成高速运动的粒子流。粒子流在冕洞底部运行的速度为每秒16千米左右,每当到达地球轨道附近时,速度可达每秒800千米以上,这种高速运动的等离子体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太阳风。
太阳风从冕洞喷发而出后,夹带着被裹挟在其中的太阳磁场向四周迅速吹散,太阳风涉及范围非常大,太阳风至少可以吹遍整个太阳系。太阳风在地球上空环绕地球流动,以大约每秒400千米的速度撞击着地球磁场。
当太阳风到达地球附近的时候,与地球的偶极磁场发生着作用,并把地球磁场的磁力线吹得向后弯曲。
但是地磁场的磁压阻滞了等离子体流的运动,使得太阳风不能侵入地球大气而绕过地磁场继续向前运动。于是就形成一个个空腔,地磁场被包含在这个空腔里。此时的地磁场外形就像一个一头大一头小的蛋状物。但是,当太阳出现突发性的剧烈活动时,情况会发生明显的变化。此时太阳风中的高能离子会增多,这些高能离子能够沿着磁力线侵入地球的极区。
地球磁场形如漏斗,尖端对着地球的南北两个磁极,因此太阳发出的带电粒子沿着地磁场这个“漏斗”沉降,进入地球南北两极地区。两极的高层大气,受到太阳风的轰击后,产生绚丽壮观的极光,在南极地区形成的叫南极光,在北极地区形成的叫北极光。这种极光是非常美丽的。
太阳风
第2个回答  2012-01-12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风受大气环流、地形、水域等不同因素的综合影响,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季风、地方性的海陆风、山谷风、焚风等。简单地说,风是空气分子的运动。要理解风的成因,先要弄清两个关键的概念:空气和气压。空气的构成包括:氮分子(占空气总体积的78%)、氧分子(约占 21%)、水蒸气和其他微量成分。所有空气分子以很快的速度移动着,彼此之间迅速碰撞,并和地平线上任何物体发生碰撞。
第3个回答  2019-11-12
第4个回答  2021-01-06

风是怎样形成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