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校类型的区别是什么?

示范性高中,比如:桂林中学;一级高中,如:桂林十七中、其他高中,如:桂林七中

高中学校类型分为:民办学校,公办学校。

区别:

1、收费方面:

公办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只需要交学杂费,因此收费比较便宜。

民办小学:收费较昂贵,学费从几千到十几万一年不等。

2、师资方面:

公办小学:师资比较稳定,但因现在二胎政策的放开,不少女老师休产假生二胎,所以也出现部分小学一年换几任班主任的情况。

民办小学:大多数民办小学师资流动性比较大。

3、课程方面:

公办小学:公办小学都是按照教育局的要求用指定教材上课。

民办小学:可以自己选择教材,课程设置方面也比较灵活,有的以外语为优势的民办小学每周设置的英语课课时会比公办小学多;但是民办小学课程难度会比公办小学难一点,所以把孩子送进民办小学的家长还要考虑孩子是否能适应这样的课程难度。

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都是经过相关部门批准才成立的学校,两者间最大的区别应该就是资金来源不同了。公办学校是国家拨款,大部分办学经费都是来自政府;而民办学校则是要靠自筹,办学经费主要是来自企业。所以这也是民办学校的费用要比公办学校高的主要原因。

我国的民办高等院校一般都是由院校所在的省、市、自治区的教育厅或是教委主管,而公办高等院校则是由院校所在的省、市、自治区级政府主管,这也是两者的区别之一。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民办学校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公办学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2-28
高中有很多种,分类:职高、普高、重高、中专、中技、中师等
职高
职业高中,全称职业高级中学,是职业中学的一种,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的中等学校,属于高中阶段的一种中等职业教育。
大部分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改革中等教育结构的基础上由普通高中改建而成,培养目标与中等职业学校类似。职业高中属于初中毕业后考入,学制3年,毕业后为“职高”学历,可以参加对口高考继续升学高等职业学校。
职业高中与普通高中不同之处在于职业高中培养中级职业能力的职工和从业人员,职业高中分各种职业工种,而普通高中不分职业工种。职高要求文化性和职业技能性并重,而普高则要求文化性重要。
职业高中对学生的要求是:具有能直接从事某一职业的技能知识、职业道德和操作技能;对于文化基础课,要具有相当于普通高中的水平。特别适合学习成绩非常不理想的学生,初中学的一塌糊涂
普高
普通高中即普通高级中学,属于高级中等教育学校的范畴,用以区别中师、中专、职高、技校等学校,普通高中是我国高级中等教育的主体,是高级中等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是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结束以后更高等的教育机构,上承初中,下启大学,学制一般为三年。适合学习成绩理想的学生
重高
重点高中即重点高级中学,属于高级中等教育学校的范畴,用以区别中师、中专、职高、技校等学校,重点高中是我国高级中等教育的主体,是高级中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结束以后更高等的教育机构,上承初中,下启大学,学制一般为三年。适合学习成绩非常好的学生,尤其适合学霸
中专
中等专业学校简称中专,其招生列入国家统招计划,毕业由省人事厅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办公室开具的就业报到证(以前称派遣证),有整套人事干部档案手续,每年为社会提供大量中等专门人才和中等管理人才。
学生在校主要学习中等专业知识,同时也进行文化课的学习。通常是在九年制义务教育结束后进行,与对应专业的高等学校本专科专业知识是承接、递进关系。
中专分为普通中专和职业中专、成人中专(含职工中专),中专既不同于、也不包含职业高中、职业中专和技工学校等。
上个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中国百废待兴、人才急缺时,招收初中毕业生的四年学制普通中专培养了大批拥有专业知识的“栋梁之才”。当时,普通中专录取率低至不足10%,毕业后有“铁饭碗”和干部身份,所以选拔严格,通过者也大多智力拔群、学业优异,“考不上中专的,才去上高中”,是当时的普遍认知。
1999年左右大学扩招前后,中央部属中专及省属中专大多升级为学院或并入大学。之后,一些省份将地方县市属职业中学改制为新的中专(职业中专),2003年起毕业生数量猛增。2008年起,剩余未升级的绝大多数四年制普通中专也改为三年制。留存有少部分改制的普通三年制中专。非常适合学习成绩比较理想的学生
中技
中级技工(中技)通常是在九年制义务教育结束后进行,在级别上相当于高中,但普通高中侧重基础知识的传授,毕业后一般参加普通高考,是为升入大学做准备。而中技更重视职业专业技能的培训,毕业后一般都已经掌握了相应的职业技能,步入社会可以胜任某种职业。中技有公办与民办之分,(同等中专、高中学历)。中技毕业生可参加成人高考或升读高技、大专、自考本科等。非常适合学习成绩比较理想的学生
中技还是中级技工者的简称。
中师就是中等师范学校,中师毕业生不仅仅适合做老师(犯罪过的人除外)
大学
大学(拉丁文:UNIVERSITAS,“整体”)是一个机构的更高(或大专)教育和研究,其奖项学位在各个学科。大学通常提供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
“ 大学 ”一词源自拉丁文的 universitas magistrorum et Scholarium,它的大致意思是“教师和学者的社区”。现代大学制度已在欧根中世纪的大学,这是在意大利建立和演变而来大教堂学校的神职人员期间中世纪盛期。
大学(University、College)是指普通高等学校,是一种功能独特的组织,是与社会的经济和政治机构既相互关联又鼎足而立的传承、研究、融合和创新高深学术的高等学府。它不仅是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还在长期办学实践的基础上,经过历史的积淀、自身的努力和外部环境的影响,逐步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
大学从产生到现在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起初,主要是从德国、英国等国家最早发展起来的。中国现代大学源起于西方,现代西方大学又是从欧洲中世纪大学、英国大学、德国大学再到美国大学这样逐渐演化过来的。无论哪一个时代的大学都是以前大学的创造性继承而不是否定。
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这是一个人的成长过程,是生活当中一部分,学习是工作的基础,只有把学习搞好了,毕业后才好找工作,因故没参加毕业考试的最好补考,不补考就不能上高中
毕业证
毕业证明书简称毕业证,是由国家、省、市相关教育培训机关(机构)颁发给完成课程、成绩合格的学生(学员)的毕业证明文书。
肄业证
肄业生,是指具有学籍的学生未完成教育计划规定的课程而中途退学者(被开除学籍者除外,被开除不给予肄业,无肄业证);亦可指完成课程学习及必修环节,成绩合格,但未完成毕业论文者(包括未进行毕业论文答辩者)。个别地区也指具有学籍,但是未修够毕业规定学分,或成绩不合格者。肄业生由培养单位颁发自制的肄业证明,即为肄业证书。肄业证书、结业证书、毕业证书都是国家承认学历,同有法律效应。如本科肄业,取得肄业证书,其学历也为本科。
结业证
第一类结业证:是指职业技术学院,具有正式学籍的学生,在学校学习成绩未及格,不能达到毕业资格,按照国家规定颁发的结业证。
第二类结业证:是指职业培训学校,的学生,在学校学习成绩合格,并考取《职业资格证书》,按照国家规定颁发的结业证。
第三类结业证:是指学员参加党校学习成绩合格,按照《党章》规定颁发的结业证。
这就是好好学习重要性,只有好好学习了,学习成绩才能够理想,就算上职高、中专也都能够上大学,大学毕业后就应该找工作了,好好学习从来都是自己的事情,是为自己学,而不是为其它人学,哪怕你20多岁都应该找工作了,不懂的直接在网上查高中
第2个回答  2011-04-02
民办学校
公办学校
公办民营学校
除了学校举办人、资金来源以及招收对象有所不同外,别的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5736949.html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1-04-08
重点:桂中、附中、二附
普高
职高
第4个回答  2011-04-01
没区别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