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温暖的陌生人阅读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5-05-21
文/沈奇岚

记得有一天打车,上车的时候司机对我摇摇手说 :“哎呀,我要去吃饭了,都九点了。”站了半小时才打到车的我心中一急,说:“师傅您放心,我下车的地方有个砂锅店,便宜又好吃。很多师傅在那里吃饭的。”他看看我,点点头。

他开车开得飞快,忍不住抱怨:“你说人怎么活得这么累啊? 11点吃了中饭,现在都10个小时了。”

我想起包里还有一块小蛋糕,就问他:“我还有一块压扁的蛋糕,您要先垫一垫吗?”

他推辞了两下,然后就接了过去。
  
我逗他:“好吃吧?”
  
他说:“现在就是给我一个白馒头,我都觉得香。太饿了!你说在上海怎么这么累啊?我明天就回老家去。”
  
高架上堵了起来,他在等待中,一边吃蛋糕,一边跟我说着他的家乡,那里山清水秀,那里日落的时候大家都回到了饭桌上,父母和孩子都一起吃饭,搓几盘麻将,早早地歇下。
  
他在远未到达目的地的时候就把计价器停了。
  
到了砂锅店,我对他说:“就是这里了。”
  
他对我说:“那姑娘你的地方到了么?”
  
“到了,走过去就两分钟。”
  
我下车的时候,才看清他的脸。三十多岁,算得清俊,眼神真诚。
  
“你觉得昨天在车上吃到的蛋糕美味吗?”——如果我来写一则找他的 Missed Connection。
  
“昨天的砂锅店果然不错。你可以告诉我哪里能买到昨天车上吃到的蛋糕吗?”——如果他来写一则 Missed Connection。
  
当我和朋友说起这则故事的时候,他开玩笑说:“那司机怎么敢吃陌生人给他的东西呢?万一你是来劫车的呢?”按照流行的说法,世界无比险恶,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可这样的邂逅依然会发生,我总相信大多数的人是善良的,在这个奔忙的都市里,被陌生人温暖的瞬间让人觉得安慰。感受和付出善意是生而为人的一个 bonus。
记得有一年去德国的一个小镇上度假,离开的时候旅行箱沉得吓人。
  
旅店隔壁希腊饭店的小伙看见我拖着箱子艰难地走在路上,就说:“嘿,我送你去火车站吧。”
  
我至今没有想明白他为什么要帮助我呢?
  
他是隔壁希腊饭店老板的远亲,因为美国人打去了阿富汗,他就来投奔在德国的亲戚。他本来读的是医科,就快拿到行医执照了。可战火一起,什么都作废了。他现在的工作是用他拿手术刀的手在饭店切洋葱和牛肉。
  
我前一天晚上吃到的招牌菜出自他的手艺。
  
“为什么不在德国继续学医呢?”
  
“完全不一样的知识系统。语言不一样,执照不同,要在德国当医生,
  
好难。”他用流利的德语说着。
  
“阿富汗那边,你还回去吗?”
  
“现在没法回去了。妈妈和姐姐,战争开始的时候,就已经不在了。爸爸在上一次战争的时候失踪了,我从来没有见过他。”
  
我一阵难过,说不出话来,偷偷看了他一眼。阳光洒在他轮廓分明的脸上,他很平静,仿佛和命运已经和解。
  
“到了。”
  
“谢谢!”
  
他帮我把箱子取出,提到了火车上,见我安顿好之后,放心地离开。
  
他越是周到,我越是难过。那一刻我真是痛恨战争,怎么可以伤害那么善良的人。
  
行走在这个动荡的世界上,我们常常被告知陌生人有着各种诡计,算计着我们的善良。或许这是真的吧,可是,我依然希望世界多一些善良和正能量,希望每个人都能被信任、被善待。
  
我知道,这是一种奢望。
  
现在看国际新闻,提到阿富汗的时候,我就会想起那个阿富汗的小伙来,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
  
“你拿到德国的行医执照了么?”——不对,这不是我想问他的问题。
  
“你在德国找到自己的归属了么?”——这太抽象了,他怎么回答。
  
我到底想问他什么?
  
“善良的陌生人,命运开始对你好些了吗?”

13. 第一个故事中,作者从陌生的司机身上到的温暖有哪些?品读文章细节后简要概括,并根据提示填写在下面横线上.(6分)
(1)司机空着肚子仍然答应送我回家.
(2)
(3)司机一路上和我聊天谈心.
(4)
(5)
①审题:审题限制(司机、温暖、哪些),分条回答.
②按照提示的格式(司机+特定条件+做法)答题,提炼文章相关内容.
答案:(2)司机放心地接受了我的蛋糕;
(4)司机在远未到达目的地的地方停了计价器;
(5)司机在停车时仍担心我还未到达目的地.
14. 作者虚拟的这两则留言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和愿望?
“你觉得昨天在车上吃到的蛋糕美味吗?”——如果我来写一则寻人留言.
“昨天那家砂锅店果然不错.你可以告诉我哪里能买到昨天在车上吃到的蛋糕吗?——如果他来写一则寻人留言.
①审题,确定答题角度(情感、愿望).
②联系上下文、文章主旨去分析作者心理.
答案: 情感:对温暖的邂逅留恋之情.
愿望:对和谐的人际交往的向往之情.(对人与人之间彼此信任充满善意的期望)
15.文中第二个邂逅温暖的故事深化了主题,请作具体分析.(4分)
(1)审题:明确限定——“第二个故事”;明确答题方向——“主题”(深化)
(2)联系第二个故事内容、人物形象、和主旨的联系等方面回答.
答案:(示例)
(1)第二个故事中的陌生人经历过战乱,饱受命运的不公,这样经历过苦难,仍保留善意的人更可贵,更应该被信任,被善待.
(2)第一个故事表达善意能使陌生人之间感到温暖,第二个故事在此基础上强调心怀善意的人应该被善待,世界才会充满温暖.
16.不是每个人都能邂逅温暖,除了机缘还需要怎样的心态?请结合文本内容作简要概括.(4分)
(1)审题:问什么答什么(“心态”、“结合文本内容”)
(2)联系文章主旨,分条作答.
答案:(示例)
(1)文中的“我”从司机毫无戒心地吃下蛋糕而感受到司机对自己的信任和善意,可见细心感受生活细节,可以让我们邂逅温暖.
(2) 文中的阿富汗小伙子主动送我去火车站,命运坎坷的他的善良让“我”感动、温暖,可见心存善念,付出善意,才能相互温暖.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