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变一个人缺乏主见的缺点?

如题所述

方法有以下五点:学习拒绝,学会独立,不停地学习,反省,干脆。

1、学习拒绝

不想做的事可以大胆说“不”。说了“是”之后,就需要做好。所以不能做到的事情少承诺,有诺必达。遇到不想回答的问题,微笑然后走开。遇到提出要求的人,一定要对方说出目的。

2、学会独立

独立思考,独立去生活。自己的事情自己完成,特别是感情上的事情一定要独立,遵循自己的心。

3、不停地学习

只有懂得多才会有自己的想法和看法,也就是才会有主见。多跑图书馆,多到不同的地方旅游,保持一颗好奇热情的心。

4、反省

不断地反省自己。每一件事情过后给自己一定时间去考虑,去总结。那么下一次这类型的事情,你会有自己独特的方法和思想。

5、干脆

做一个干脆的人其实也就是有主见的人。很多事情不要听人而已,因为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别人的想法只是参考,要干脆一点做出选择。买一个东西,喜欢就是喜欢,喜欢就买,不要考虑太多,也不要考虑别人会不会喜欢,为自己而活。

扩展资料:

有主见的人的表现:

1、关键的时候能拿主意,能站得出来,但绝不是逞能。

2、在自己的爱人面前该软的时候能软下来,该硬的时候别糊涂。

3、有主见不是什么时候都要自己扛,也不是什么时候都要表现得像大男人,那样就显得太大男人主义了。

4、有主见不是说要很成功,而是在面对问题的时候能有自己的主张,能有自己的见解,但绝不是从不听取别人的建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主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4
1.自强自立:培养自信自主自强自立的勇气和信心,培养自己性格中意志独立性的良好品质。
2.决定取舍:不要追求尽善尽美。“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要不违背大原则,就可以决定取舍。
3.有胆有识:心理学认为,人的决策水平与其所具有的知识经验有很大的相关。一个人的知识经验越丰富,其决策水平就越高;反之则越低。这也就是俗话所说的“有胆有识,有识有胆。”.
4.主动思维:“凡事予则立,不予则废”。平时经常开动脑筋,勤学多思,是关键时刻有主见的前提和基础。
5.遇事冷静:排除外界干扰和暗示,稳定情绪,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仔细分析,亦有助于培养果断的意志。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3-24

一个人缺乏主见,主要有两方面缘由:

1.资历尚浅,涵养不足,遇到陌生事物因缺乏经验而感到无从下手。

2.性格偏内向,没有养成遇事思考、时常自省的良好习惯。在群体中习惯于听任摆布,久而久之造成思维退化及不善言谈,继而造成自信不足,恶性循环。

随着自己经验与阅历的增长;对世界认识的加深,思维模式与判断力会经历一个从无到有并不断完善的过程。

平时多与人交流,多看书,多思考,内外充实自身。随着经验的积累,理论的丰富,遇到事物时,经验或理论会带给你参考依据,从而消除陌生,增强你对此事物的了解与把握,主见便由此而来了。

第3个回答  2023-09-19
分析:
主见,就是你看待事物的独立意见和看法。当别人和自己意见不同时,并不代表别人的想法就是不好的。
成熟的、有主见的人,会对自己想做的事有自己的判断,同时也能理性地看待别人的建议、吸取众长。最终选择最合理的那个,并不一定是最初自己的主张。
方法:
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并且积极思考问题。
在参考他人意见的前提下,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决定。
经常在网络、家庭和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观点。
敢于拒绝。
经济独立。
培养孩子的主见:
1.积极征求孩子的意见和想法,让孩子自己做出一些决定,合适的要采纳。例如,带孩子去超市购物,可以问他自己想买什么;带孩子出门,可以问他想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带孩子去旅行,可以问问他自己觉得要准备些什么东西。
2.破除孩子对权威的迷信,而不是盲从、盲目模仿。
3.和孩子一起做家庭智力游戏。家长可以找出一个主题或者难题,让孩子想出多种方法解答。
4.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
5.经常与孩子探讨问题,留空间给他思考作答而不干涉。
6.静听孩子的“唠叨”、聆听孩子的“辩解”、教会孩子说“不”。
第4个回答  2018-08-06

现在的孩子都比较有个性,自我意识较强,常常很有主见,但是也有一类孩子,他们过于听话、乖巧,缺乏主见,让父母也十分担心。为了避免孩子以后变得优柔寡断,到底应该怎么做呢?

相似回答